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植物乳杆菌KF1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

发布时间:2017-12-18 01:09

  本文关键词:植物乳杆菌KF1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植物乳杆菌KF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


【摘要】:从开菲尔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KF1,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试验,通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水解试验,证明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在pH值2~4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当pH值达到8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121℃处理60 min后,仍保留约68%的活性,稳定性较好。抑菌谱试验表明,KF1细菌素对13株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直径大于18 mm,抑制效果优于G 菌。通过研究KF1细菌素对菌体细胞壁、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揭示其抑菌机制为膜孔道渗漏机制。另外,本文还发现KF1细菌素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其在奶牛乳房炎预防、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山西省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2B06)
【分类号】:S858.23
【正文快照】: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危害性疾病,目前尚未有非常有效的疫苗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主要策略还是使用抗生素。然而抗生素治疗却带来了诸如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残留,抗性基因污染,乳品和公共食品安全、卫生等诸多问题[1]。由此,更多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利,李金勇,牛金刚;自制简易牛乳导管治疗奶牛乳房炎[J];中国奶牛;2000年06期

2 李有业;奶牛乳房炎的高频电磁波疗法[J];当代畜牧;2000年05期

3 古兴忠;奶牛乳房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00年04期

4 辛宏量,刘子刚,张新慧,母洪生;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体会[J];黑龙江畜牧科技;2000年01期

5 ;在临产阶段饲喂大剂量维生素E对奶牛乳房炎的效果[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6 陈建三,李俊凡,李建波;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06期

7 卢利,李金勇,牛金刚;自制简易牛乳导管治疗奶牛乳房炎[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0年08期

8 刘忠琛,李加香;如何防治奶牛乳房炎[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9期

9 彭中山;“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0年03期

10 石传林,李华芬,张恒信;药乳炎消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严作廷;李世宏;陈化奇;;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群维;王根林;;奶牛乳房炎分子水平诊断的研究进展[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英峰;丁伯良;;奶牛乳房炎的血液学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建国;赵雅心;刘东明;胡长敏;丁明星;;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在奶牛乳房炎抗感染作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修权;高健;韩博;;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张久荣;;防治夏季奶牛乳房炎的新方法[A];“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论文集[C];2011年

7 马,

本文编号:1302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302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