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鸡的肠道菌群和蛋白质消化的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18 03:34

  本文关键词:鸡的肠道菌群和蛋白质消化的相互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肉鸡 蛋白质的消化 肠道微生物 氨基酸同化 微生物蛋白 内源损失 腐败产物 蛋白发酵 生物胺 吲哚 蛋白酶


【摘要】:肉鸡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已适应其部位特有的理化条件、营养及生理状况。小肠微生物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乳酸菌需要复杂的营养条件,与鸡本身的营养条件类似。乳酸杆菌自身无法进行氨基酸的合成代谢,高度依赖环境中可利用的氨基酸。因此,在小肠中微生物和鸡宿主对氨基酸利用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根据粗略估计,小肠中的乳酸杆菌能消耗日粮中3%~6%的氨基酸。如果蛋白质是高度可消化的,氨基酸将很大程度上在小肠上端吸收,在此处,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鸡吸收的蛋白质可能会更高。能促进蛋白质消化的外源酶会为鸡只提供竞争上的优势,且降低氨基酸依赖型细菌的生长潜力。移动到回肠的蛋白质包括日粮中的抗性蛋白质、与肠道细菌类似的蛋白质和宿主合成分泌的内源性蛋白质,后者在宿主组织中将饲料中的氨基酸合成,因此代表着真正的内源性氨基酸。小肠细菌的活性影响着微生物蛋白质组分的大小,也影响黏蛋白、上皮细胞和抗体中内源性蛋白质的产生。回肠旁路蛋白质在盲肠中经腐败菌发酵,产生许多有毒化合物,且浓度过高时可能对鸡的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蛋白质发酵产物包括胺类、吲哚、苯酚、甲酚和氨,均能对宿主或宿主细胞产生不利影响。减少回肠旁路蛋白质总量可减少潜在有毒害发酵物的产生,也可减少盲肠中有毒害的发酵代谢产物。小肠上端促进蛋白质消化的酶和回肠消化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可减少盲肠糜烂。在小肠远端,优先进行糖发酵,只有当可利用碳水化合物耗尽时才会加速腐败。可溶性低聚糖和多糖由非淀粉性多糖降解酶原位产生,可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作为促进健康的益生菌。
【分类号】:S831.5
【正文快照】: 鸡的肠道菌群和蛋白质消化的相互作用@Apajalahti J @Vienola K肉鸡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已适应其部位特有的理化条件、营养及生理状况。小肠微生物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乳酸菌需要复杂的营养条件,与鸡本身的营养条件类似。乳酸杆菌自身无法进行氨基酸的合成代谢,高度依赖环境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光明 ,C·A·Barth;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小型猪外源性蛋白质的吸收和提高内源性蛋白质损失[J];国外畜牧学(饲料);1995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302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302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