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和通透性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12-25 18:10

  本文关键词: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和通透性的变化 出处:《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瘤胃上皮 形态结构 超微结构 通透性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泌乳期萨能奶山羊9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ARA组、恢复组,n=3),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1.40],SARA组和恢复组先后饲喂NFC/NDF为1.40、1.79、2.31、3.23的4种试验饲粮诱导SARA发生,每种饲喂15 d,恢复组奶山羊待SARA诱导成功后自由采食青干草30 d。对照组奶山羊分别在饲养30、60(与SARA组3只同时)和90 d(与恢复组3只同时)各屠宰1只。采集瘤胃腹囊部上皮组织用于石蜡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尤斯灌流系统(Ussing chamber)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SAR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恢复组(P0.05),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颗粒层厚度对照组显著高于SARA组和恢复组(P0.05),但SARA组和恢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棘突层厚度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皮总厚度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RA组(P0.05),但对照组与SAR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SARA组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被破坏,细胞间隙增大,棘状层细胞线粒体出现降解并出现空泡。2)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和恢复组瘤胃上皮短路电流(Isc)、组织导电性(G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流速显著升高(P0.05),跨膜电位差(PD)显著降低(P0.05)。综合得出,SARA破坏了奶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的完整性,使瘤胃上皮通透性增加,导致瘤胃上皮屏障功能长期受损。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江苏蒙彼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2124)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7)
【分类号】:S858.27
【正文快照】: 3.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31;4.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呼和浩特010018)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高能量饲粮的饲喂模式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集约化生产的显著特征。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训军,孟庆翔;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及其调控[J];中国畜牧杂志;2001年05期

2 顾怀君,温业嫦;洗胃导胃疗法治疗牛瘤胃酸中毒[J];贵州畜牧兽医;2001年04期

3 金朝宁;牛瘤胃酸中毒的纠正[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02期

4 吴元昌,张银国,李飞,何高明;一起被误诊的乳牛瘤胃酸中毒[J];畜牧与兽医;2002年10期

5 吴元昌,张银国,李飞,何高明;一起被误诊的乳牛瘤胃酸中毒[J];中国奶牛;2002年04期

6 夏兆刚,肖训军;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发生机理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2年01期

7 赵庆,陈玲,葛广山,何登峰;一起急性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体会[J];中国动物检疫;2002年04期

8 肖开田;耕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J];贵州畜牧兽医;2003年02期

9 夏季;羊喂精料过量易发生瘤胃酸中毒[J];养殖技术顾问;2003年03期

10 李四清;怎样治疗犊牛瘤胃酸中毒[J];河南畜牧兽医;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耿;毛胜勇;姚文;朱伟云;;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胡宁玺;薛小蓉;;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3 曹维维;王梦芝;丁洛阳;;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其综合防治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侯全中;张胜利;;如何防治牛瘤胃酸中毒[A];冀农杯2008“绿色奥运”科技论文集[C];2008年

5 刘烨彤;刘大程;卢德勋;胡红莲;;慢性瘤胃酸中毒状态下奶山羊瘤胃细菌内几种相关细菌数量变化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诊断方法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罗立平;贺建忠;韩博;;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研究新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郭勇庆;曹志军;李胜利;;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谢正露;张树坤;姜雪元;叶平生;张源淑;;肝脏对高精料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山羊的保护效应[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杨焕民;柳巨雄;栾新红;胡仲明;;饲料应激对肉牛HSPs表达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省大安市 冯国明;羊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防治[N];河北农民报;2013年

2 孙志强;冬春养羊要防瘤胃酸中毒[N];河北农民报;2013年

3 内蒙古乌盟农牧学校 张晓东;肉牛瘤胃酸中毒及其预防[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4 李大刚;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山东省沂水县三十里兽医站 冯培松;肉羊瘤胃酸中毒的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0年

6 河北远征药业 王东军;瘤胃酸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7 夏道伦;精料喂羊过量 谨防瘤胃酸中毒[N];中国畜牧报;2003年

8 刘国信;羊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9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安永福;瘤胃酸中毒的防控[N];河北科技报;2012年

10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安永福;瘤胃酸中毒的防控[N];河北科技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苑学;肉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其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红莲;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营养生理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飞;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模型构建与奶牛日粮CBI的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路丹;瘤胃异常代谢产物组胺对奶牛肝脏中COX-2表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魏德泳;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微生物学机制及阿卡波糖调控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烨彤;慢性酸中毒对瘤胃发酵功能及瘤胃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婷婷;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病牛瘤胃组胺对瘤胃上皮细胞炎性通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5 董淑红;硫胺素对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及其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梅灵;不同产奶水平奶牛瘤胃酸中毒相关指标及血液、乳、粪便中脂多糖浓度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7 郭立辉;VFA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肉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3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333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