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副猪嗜血杆菌自然转化方法的建立及条件优化

发布时间:2018-01-20 07:21

  本文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基因缺失株 自然转化 转化频率 出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然转化可用于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基因缺失株,对于研究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副猪嗜血杆菌自然转化过程中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比较了点样时细菌不同生长阶段、点样孵化不同时长、转化体系细菌不同浓度、外源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不同浓度、外源质粒不同浓度及转化后平板孵化不同时间等条件下的自然转化频率。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的平板转化实验在细菌处于对数生长后期(OD600≈1.5~1.7)时点样孵化,孵化时长为13 h,体系中外源质粒的浓度大于0.1μg/μL,转化后平板孵育5 h时,副猪嗜血杆菌自然转化以较高频率发生。本研究确定了副猪嗜血杆菌自然转化过程中的最佳条件,为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等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Abstract]:Natural trans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gene deletion strai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HP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virulence factors and pathogenicity mechanism.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during natural transformation were optimized.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bacteria, different incubation tim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in transformation system were compar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xogenous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were observed.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of exogenous plasmid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different incubation time after transformation was studied. The plate transformation test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incubated in the late stage of logarithmic growth, the incubation time was 13 hours. The concentration of exogenous plasmids in the system was greater than 0.1 渭 g / 渭 L and incubated with the plate for 5 h.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occurred at a higher frequency. In this study,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were determine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virulence factor and pathogenicity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猪病研究中心;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303034)
【分类号】:S852.612
【正文快照】: *同等贡献作者Establishment and Condition Optimization for Natural TransformationMethod of Haemophilus parasuisJIN Jin1*DAI Ke1*WEN Xin-Tian1HE Lv-Qin1ZHANG Lu-Hua1,2ZHAO Yu-Jia1CAO San-Jie1HUANG Xiao-Bo1WU Rui1ZHAO Qin1WEN Yi-Ping1**1 Research Center o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荣;董永军;杭柏林;赵春梅;王三虎;梁美兰;;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2 温华梅;;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12期

3 何丽丽;李春玲;王贵平;贾爱卿;杨冬霞;宣春玲;郑铁锁;王金生;;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年03期

4 蒋征;李军星;姜平;柴其然;余飞;钱黎婷;;副猪嗜血杆菌分离与基因分型鉴定[J];畜牧与兽医;2008年06期

5 周雪;付利芝;王孝友;翟少钦;谭荣;丁玉春;;重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1年12期

6 张雷;张秀亮;郑新添;余旭平;;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2期

7 郭建强;王传宝;张彬;;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6期

8 陆国林;何海健;;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科学;2010年06期

9 张念章;储岳峰;赵萍;高鹏程;贺英;逯忠新;;重叠PCR法构建副猪嗜血杆菌外源打靶基因[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7期

10 仇微红;张盼锋;郭世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战勤;龙塔;薛云;陈坤鹏;王乐;徐惠娟;刘军涛;;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邸海波;王孝友;楚常欢;宋苍浩;黄伟;;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及鉴定[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都启晶;文心田;曹三杰;黄小波;;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与其荚膜输出多糖蛋白基因的筛选和免疫原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欣;符芳;李雪松;王伟;李曦;高学军;;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洋;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研究与环介导恒温扩增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蔡旭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与灭活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乐敏;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学及毒力相关因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悦;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及其对氟苯尼考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牛惠;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毒素细胞毒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米丁丹;副猪嗜血杆菌HbpA蛋白功能及其致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陈凡杰;副猪嗜血杆菌HAPS_ 2096基因介导的天蚕素B抗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雪梅;副猪嗜血杆菌nanH基因和at1基因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冯芬芬;CpxA/R双组份系统在副猪嗜血杆菌应对刺激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袁虹;混合培养对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郭海祥;副猪嗜血杆菌sapA基因的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

9 徐玉智;副猪嗜血杆菌分型鉴定和HigBA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王立燕;副猪嗜血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其密度感应信号分子初步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447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47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