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圆环病毒2型综合免疫及母源抗体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3 09:30

  本文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型 母源抗体 免疫 评估 出处:《动物医学进展》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参与引起的疾病症候群较为复杂,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及其对其他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根据PCV-2病原和WH疫苗株特点,项目组设计了1组母猪、4组仔猪的免疫试验,并持续监测了免疫抗体及仔猪母源抗体变化情况,同时评估PCV-2免疫对其他疫苗(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仔猪一次性免疫,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间隔2周~3周加强免疫,效果较好,保护抗体可持续到105日龄以上。母猪配种前和产仔前两次免疫,至仔猪断奶后,母猪抗体较高,所产仔猪,28日龄母源抗体较高。PCV-2疫苗免疫不影响上述3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Abstract]:The disease syndrome caused by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is complicated, and the immune effect of vaccin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actual immune effect of the vaccine and its effect on the immune effect of other vaccines are not very clear.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CV-2 pathogen and WH vaccine strain, the project team designed a group of sows. Four groups of piglets were immunized, and the changes of immune antibodies and maternal antibodies of piglets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and the effects of PCV-2 immunization on other vaccines (swine fever) wer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and hog type O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gle immunization of piglets could not achieve the ideal immune effect, and the immunization should be intensified at intervals of 2 weeks and 3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ctive antibody could last for more than 105 days. Sows were immunized twice before breeding and before birth. After weaning, the antibody of sows was higher and the piglets were produced. The immune effect of the above three vaccine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28-day-old maternal antibody high. PCV-2 vaccine immunization.
【作者单位】: 大庆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大庆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大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基金】:2014年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资助项目 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zd-2016-031)
【分类号】:S858.28
【正文快照】: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是迄今发现的最小动物病毒,也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之后又一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病毒。PCV-2不但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还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加重病情,造成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森泉 ,J.Segales,M.Domingo;Ⅱ型猪圆环病毒感染的发病情况[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2年06期

2 许立华,芦银华,王玲,陈溥言;猪圆环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鹏,崔玉苍;猪圆环病毒的防制研究[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3期

4 位明涛;;猪圆环病毒和伪狂犬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05年12期

5 杨汉春;;远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J];猪业科学;2006年07期

6 尹业师;黄伟坚;陈琼;刘海鹏;谢丽华;冯建远;;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理组织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1期

7 李凯年;逯德山;;美国对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管理对策[J];猪业科学;2007年06期

8 刘建华;苏洪军;赵丽娟;;猪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07年07期

9 王宪文;姚四新;张智勇;刘兴友;;河南省猪圆环病毒流行情况初步调查与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07期

10 ;猪圆环病毒的管理研究[J];中国猪业;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方;安春霞;刘光辉;闫若潜;吴志明;;猪圆环病毒1、2型多重PCR诊断方法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冯丽丽;张改平;张丽萍;朱礼倩;李娇;杨苏珍;席俊;;猪圆环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立平;刘长明;危艳武;陆月华;郭龙军;温士刚;武嘉男;吴洪丽;;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中和抗体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程荣华;刘云志;孙健;呼延含蓉;赵欣;邵洪泽;张丽媛;杨金生;;浅谈猪圆环病毒研究现况[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鑫;叶贺佳;李敏;仇微红;孙招金;梁昭平;;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郎洪武;赵德明;王力;张广川;程君生;宋立;;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郎洪武;赵德明;王力;张广川;程君生;宋立;;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芦银华;谈国蕾;陈德胜;陈溥言;;猪圆环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万遂如;;猪圆环病毒感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万遂如;;猪圆环病毒感染的防治[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临城县畜牧办公室 张荣连;猪圆环病毒与肺炎混感的诊治[N];河北科技报;2014年

2 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 俞正玉 林继煌;猪圆环病毒感染[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李凯年 译;日本韩国发现猪圆环病毒感染[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4 记者 尹江勇;“猪圆环病毒疫苗”技术实现国产化[N];河南日报;2010年

5 张晓鹏 记者 李丽云;国内首创“猪圆环病毒新一代疫苗”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闻亚丽;“猪圆环病毒”疫苗批准上市[N];科技日报;2010年

7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杨立帆;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感怎么办[N];河北科技报;2014年

8 张晓鹏;“猪圆环病毒疫苗”全国推广[N];农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马焱 郑世孝;科技创新,走在富民强国的路上[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章勇;猪圆环疫苗响6元惊雷 是噱头还是战斗?[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莹珊;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诱导PK-15细胞内质网应激与凋亡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时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糖基化位点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和致病性的影响及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芦银华;华东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性核酸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司兴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曲连东;猪圆环病毒2型地方株的分离鉴定和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华利忠;猪圆环病毒2型诱导仔猪淋巴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温立斌;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董林;猪圆环病毒2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9 朱善元;江苏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及其免疫接种试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潘群兴;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分子诊断与防制的相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杰;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鼻支原体共感染协同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晓卉;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参考品的研制及定值方法研究[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5年

3 高雪洪;闽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王力圆;不同品种猪感染圆环病毒Ⅱ型后肺组织差异miR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鹏;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侯成才;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复合水佐剂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陈福旺;猪瘟病毒感染报告细胞系和猪圆环病毒2型敏感细胞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6年

8 陈灵艳;猪圆环病毒衣壳蛋白ORF2的原核表达系统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9 张广芳;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胡瑞丽;基于LAM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57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57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