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鸡攻击行为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3 21:48

  本文关键词: 鸡 攻击行为 GWAS SORCS2 出处:《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鸡的攻击行为是指动物个体间为争夺生存空间、食物或配偶而形成的争斗行为。过度的攻击行为会导致个体的外表缺陷、死亡率的增加以及企业生产利润的下降。另一方面,攻击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不良行为,往往会导致犯罪的出现。因此,研究动物的攻击行为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机制。本实验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方法。的方法,试图找到与鸡攻击行为密切相关的SNP,进而找到与其相关的基因,为降低生产过程中鸡的攻击频率,奠定一定的分子基础。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鸡的日打斗频率与日采食量、日体重、日增重的关系,我们对67-82日龄雄性矮脚黄鸡的这四种表型性状进行记录。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鸡的日打斗频率与日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P=8.66E-05),但日打斗频率与日体重(P=0.5787)及日打斗频率与日增重(P=0.7104)皆无显著关联。此实验结果证明攻击行为会降低个体的饲料转化率。(2)为定位到与鸡攻击行为相关的SNPs,我们使用Affymetrix公司的600 K Axiom?Chicken Genotyping Array对矮脚黄鸡进行分型。GWAS结果显示,共有105个SNP效应(包括62个不同的SNP位点)达到潜在关联水平(P4.6E-6),其中17个SNP效应(包括8个不同的SNP位点)达到显著关联水平(P2.3E-7)。4号染色体SORCS2基因附近富集了多个效应SNP,其中关联性最强的位点是rs312463697(P=7.78E-09)。(3)通过qPCR发现,在垂体组织中,高频率打斗鸡的SORCS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低频率打斗鸡(P=0.029)。(4)通过IPA软件对潜在关联的SNP相对应的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分析,得到两个基因互作网络。其中相关性最高的网络(网络-1)含有35个基因。网络的主要功能是细胞的妥协、神经系统疾病、机体的损伤和行为的调节。SORCS2基因也富集在网络(网络-1)上,通过直接影响NGF基因,间接影响网络中其他基因的表达。(5)多巴胺系统是重要的攻击行为调节系统,对SORCS2进行siRNA干扰后,NGF和多巴胺受体(DRD1-DRD4)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下降(P=0.003,0.012,1.64981E-05,0.045,6.67515E-05)。综上所述,本实验初步证明SORCS2是调节攻击行为的重要候选基因。
[Abstract]:Chicken aggression refers to the fight between animals for living space, food or spouse. Excessive aggression will lead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dividual defects. On the other h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bad behavior of human society, which often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crime. The study of animal aggressive behavior may help human being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genetic mechanism of aggressive behavior.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The method of GWAS. tries to find the SNP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ttack behavior of chickens, and then to find the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ttack frequency of chickens during production.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fight frequency and daily feed intake, daily weight and daily gain of chickens. We recorded the four phenotypic traits of 67-82 day-old male Dwarf yellow chickens.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aily fighting frequency and the daily intake. But the daily fight frequency and daily weight are 0.5787) and the daily fighting frequency and daily weight gain are 0.7104).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tack behavior decreased the feed conversion rate of the individual. It was found that the SNPs was related to the attack behavior of chicken. We use Affymetrix's 600K Axiom? The results of Chicken Genotyping Array genotyping. A total of 105 SNP effects (including 62 different SNP loci) reached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level (P4.6E-6). Among them, 17 SNP effects (including 8 different SNP loci) reach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level, and multiple effect SNP were enriched near the SORCS2 gene of chromosome P2.3E-7. 4. The most relevant locus was rs312463697, which was found in pituitary tissue by qPCR. The expression of SORCS2 gene in high-frequency fighting chick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ow-frequency fighting chicke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wo gen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network with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network-1) contains 35 gene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is cell compromise,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SORCS2 gene is also concentrated in the network (network-1) by directly affecting the NGF gene. The dopamine system, which indirectly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other genes in the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aggressive behavior regulation system, after siRNA interference to SORCS2. The expression of NGF and dopamine receptor DRD1-DRD4 gen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nclusion, SORCS2 is an important candidate gene for the regulat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K.Kovach;俞莲君;;鹌鹑的行为(续)[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4年03期

2 黄芳芳;李想;李剑虹;;浅析影响动物攻击行为的因素[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6期

3 柴世荣 ,Simon Turner;猪的攻击行为有没有遗传性[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5年01期

4 于毅;;犬异常攻击行为的分析与预防[J];养犬;2006年01期

5 刘秀霞;沈涓;周红;向春和;邵军;张金成;韩光;廖和荣;;动物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6 丁晓麟;马大君;张汇东;;单胺氧化酶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藏獒对陌生人攻击行为的关联分析[J];四川动物;2011年02期

7 王建荣;廖和荣;赵陈霞;吴镜;;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的观察[J];新疆农垦科技;2011年04期

8 WilliamE.Evans;王丁;;大鲵的水下发声与相关行为(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9 韩荣嘉;丁磊;;有趣的脱敏训练法 卸下它的攻击行为[J];宠物世界(狗迷);2013年09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国红;;精神分裂症患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梅华;肖爱珍;余爱莲;;住院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吴晓燕;张林;;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攻击行为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红欣;张宪宾;;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辽宁省大连市白云幼儿园 孙林林;巧妙化解幼儿的攻击行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纯 特约记者 班雁萍;半数儿童有攻击倾向[N];健康时报;2004年

6 刘宏伟;安全需要全网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沛龙;“胖”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姚秀钰;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2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赵冉然;宁夏生态移民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胡云翔;父母教养方式、观点采择对高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蕊;初中生交往焦虑的干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丹;移情训练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潘绍望;中职学校学生攻击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慧;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攻击、友谊质量和人格的关系[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颜慧;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孙新贞;大学生攻击态度和信念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8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58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