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湖南地区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部分保护性抗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08 16:56

  本文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保护性抗原 分子流行病学 亚单位疫苗 出处:《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索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在A与D血清型之间分布规律及其保守性,本研究通过对湖南地区分离的92株(A型:50株;D型:42株)猪源Pm的ompA、ompH、omp87、plpE、plpP、ptfA、fhab2、vacJ和tbpA等9种保护性抗原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以上9种基因中ompA、ompH、omp87以及ptfA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00%;vacJ和plpP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1%和66%。而fhab2和plpE基因仅在A型菌株中检出,检出率分别为42%和40%。选取部分菌株,对其4种检出率为100%的基因进行测序显示,omp87的同源性介于99.1%~100%;ptfA的同源性介于97.2%~100%;ompA的同源性介于91.2%~100%;ompH的同源性介于84.6%~100%。此外,经抗原表位预测,omp A和ompH基因在部分抗原表位区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发现omp87和ptfA两个基因存在于本研究分离的92株猪源Pm,并且相当保守,该结果为巴氏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发过程中保护性抗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Abstract]: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protective antigen genes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between A and D serotypes. In this study, 9 protective antigenic genes, such as ompA0 / omp87, ptfAfAfhab2vacJ and tbpA, were detected by PCR in 92 strains of type A: 50 strain D: 42 strains of porc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ompAn omomp87 and ptfA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9 genes mentioned above. The detectable rates of Vaca J and plpP genes were 91% and 660.The detection rates of fhab2 and plpE genes were 42% and 40 in A strain, respectively. Sequencing of four gene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100% showed that the homology of ptfA was between 99.1 and 99.1. The homology of ptfA was between 91.2 and 100cm pH, and the homology of ptfA was between 91.2 and 84.60.Furthermore, the homology of ptfA was between 91.2% and 100% of pH, and the homology of ptfA was between 91.2% and 100% (P < 0.05). The antigenic epitopes predic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nes in some antigenic epitopes.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omp87 and ptfA genes existed in 92 porcine strains of Pm isolated in this study and were quite conserved.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tective antige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subunit vaccine of Pasteurella.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岸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基金】: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SKLVEB2013KFKT002)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2016GK4015)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林;郑愉;杨素雅;;炭疽菌保护性抗原的提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2年06期

2 葛猛,徐俊杰,李冰,董大勇,宋小红,郭强,赵剑,陈薇;炭疽菌保护性抗原受体结合区的表达与纯化[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4年10期

3 王大坤,赵慰先,吴观陵;血吸虫保护性抗原研究现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9年03期

4 李生迪;关于志贺氏菌属保护性抗原问题的研究现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3年04期

5 黄培堂,李丰生,王叙甫,钟声,徐秀英,张群伟,王焕金,陈明,黄翠芬;表达K_(99)和F_(41)双价保护性抗原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9期

6 刘秀丽;幽门螺杆菌保护性抗原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2年05期

7 李生迪,王秉瑞;福氏志贺氏2a及Y变种保护性抗原的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年02期

8 邓毛子;;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9 毛培基;牟兆钦;张品新;郭庆福;熊绍银;王士明;;炭疽保护性抗原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1年04期

10 庄汉澜,胡娟,吉天鹏,梁厚勤,李胜华;炭疽保护性抗原疫苗的动物免疫效果[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革;尤明强;李睿;胡丽娜;马维民;卜培英;王秉翔;;可溶性重组炭疽保护性抗原的发酵、纯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苗利光;杨福合;刘艳环;王志刚;李艳;王克坚;肖佳美;;坏死梭杆菌FN(A)型毒力株保护性抗原筛选研究[A];2010中国鹿业进展[C];2010年

3 国敏;徐帆洪;;乳酸菌表面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幽门螺杆菌保护性抗原HpaA的表达鉴定[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建德;刘燕霏;;犬链球菌保护性抗原的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红冉;猪链球菌2型保护性抗原的筛选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2 李妍;幽门螺杆菌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B细胞表位的鉴定[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许广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保护性抗原的识别[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非;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鉴定[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3 余燕;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初步研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徐琳;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构建及气溶胶免疫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5 王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彭龙;结核杆菌部分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及MPT-64的原核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7 付思美;布鲁氏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初步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5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495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