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2个O78分离株致病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O血清型 O78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出处:《扬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禽类的大肠杆菌病,包括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呼吸道疾病和败血症等,给全世界各国的养禽业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发病情况进行监控以便给养禽业降低经济损失,我们从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在江苏省的南通市、盐城市、常州市、淮安市及山东省青岛市的规模化养殖场及小型养殖户中有大肠杆菌病症状的肉鸡中进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本次分离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肉鸡,日龄在1日龄到32日龄之间。通过相关生化鉴定,共分离及鉴定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203株,其中以江苏省的南通地区和山东省的青岛地区为主,分别为96株和97株,其他市区共10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测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共测出159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未定型的菌株44株。其中O血清型主要以O78、O45、O1、O142、 o65、O24、O161等O血清型为主,约占定型菌株的63.5%,除此之外还涉及很多其他的O血清型。本次分离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O血清型的分布存在着差异,其中南通地区以O78、O45、O142、O161、O65、O24为主,共60株,共占南通地区定型菌株的75%,山东省青岛地区O78、O1、O18、O161为主,共34株,占定型菌株的46.6%,其他地区以078为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的流行存在着差异,但是不同地区都是以078为主要流行株,表明078是引起禽类大肠杆菌病的一个主要的原因。除了O血清型,同时对100株大肠杆菌的种系发生型进行了检测,其中A型菌株占30%、B1型菌株占31%、B2型菌株占2%、D型菌株占37%。对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密切相关的六个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包括Iss、iroN、tsh、cvaC、iutA、irp-2,检出率分别为93.5%、73.1%、30.4%、37.2%、88.5%、34.6%,与国内外结果基本一致。为了确定分离到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否具有毒力以及毒力的强弱,我们选择其中的以078及045等血清为主的46个分离株进行了1日龄雏鸡的致死性试验,对1日龄雏鸡采取左胸气囊注射,107CFU的菌液进行攻毒,结果表明大部分(63%)菌株具有高致病性。通过对O血清型的鉴定可知,078为本次主要的流行菌株,该血清型也是国内外的流行血清型,为了了解078分离株的毒力之间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我们选取了不同地区的2个078分离株APEC/QD/04分离株和APEC/HA/01分离株进行了种系发生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LD50测定、35日龄的SPF鸡及肉鸡的体内动态分布试验并制作了相应的病理切片,以观察病理变化。种系发生分型表明两个菌株分别属于B1型和A型,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两株菌株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APEC/QD/04分离株和APEC/HA/01分离株的LDso分别为108.5CFU、104.7CFU,通过35日龄SPF鸡和肉鸡采用左胸气囊接种108CFU菌液,结果表明两菌株均可以对35日龄SPF鸡和肉鸡造成感染,并且分析显示两株菌株之间存在着毒力的差异,通过对这两株菌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发现APEC/QD/04分离株和APEC/HA/01分离株毒力基因存在差异,APEC/QD/04分离株比APEC/HA/01分离株毒力弱,APEC/QD/04分离株比APEC/HA/01分离株缺少tsh、cvaC、irp-2基因,这也许是两个菌株之间致病性存在差异的一个原因。但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比较复杂,影响菌株毒力的原因有很多,也有很多未知的毒力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通过两个菌株的致病性试验,表明APEC/QD/04分离株是一个中毒力的菌株,而APEC/HA/01分离株是一个强毒力菌株,这两个菌株可以作为078血清型不同毒力的模式菌株。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economic losses to poultry industry , there were only 96 strains and 97 strains isolated from poultry industry in Nantong , Jiangsu Province , O78 , O142 , O161 , O65 , O24 , O161 , O161 , O24 , O161 and other regions .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irulence and virulence of the isolat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trains : Iss , iroN , tsh , cvaC , iutA and irp - 2 . however , that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the pathogenic E . coli is complex , the cause of virulence of the strain is quite complex , and there are many unknown virulence genes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勇,张冰,周海鹰,曾群辉;应用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4期
2 孙鎏国,蒋锁俊,姚德法;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5期
3 王永芬;于新和;边传周;;河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J];家禽科学;2006年04期
4 林初文;谢印乾;何诚;沈志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2期
5 于俊娥;敖日格乐;王纯洁;张爱荣;格日勒图;程佳;;奶牛粪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5期
6 蓝养金;;龙岩市某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7 周华林;熊江林;王长义;谭华祥;杨绪波;;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8 张奎;苟清碧;陈先丽;周莉;聂奎;;重庆部分鸭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7期
9 陈文静;韩先干;何亮;胡青海;于圣青;;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年02期
10 史丽华;;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东;刘军;刘爽;周博;李鹏;祝令伟;纪雪;冯书章;;致病性大肠杆菌菌壳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金文杰;郑志明;张永志;秦爱建;邵红霞;刘岳龙;钱琨;;三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磷霉素耐药机制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欧阳凤菊;刘慧芳;司微;王春来;赫明雷;倪洪波;刘思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常艳燕;刘力宽;智晓莹;祁光宇;陈苗苗;刘萍;黄银君;刘学荣;牟克斌;;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与耐药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引弟;宋念华;马力;张厚芝;李德学;胡智斌;谢军;;新生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冉志平;叶胜强;王丽霞;周华;喻婷;钱运国;杜康裕;吴建英;尹丽萍;;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7 张红英;王亚宾;崔保安;王学斌;杨霞;夏平安;赵现敏;;板蓝根多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细胞黏附的试验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纪雪;孙洋;赵相胜;佟盼盼;郭学军;刘军;祝令伟;周伟;周博;冯书章;;犬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信明;沈志强;连洪梅;刘吉山;赵蕾;李峰;;广西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10 陈祥;赵娟;高崧;焦新安;刘秀梵;;抑制差减杂交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白毅;《GigaScience》开始提供可引用数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蒋骢骁;德国“毒”黄瓜可能已致死10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少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DE205B黏附及侵袭相关因子的致病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戴建君;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金文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及HPI Irp1细胞表位作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王文东;致病性大肠杆菌菌壳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颖;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六型分泌系统hc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庆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Ⅵ型分泌系统2 DotU的功能研究及毒力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曹春光;苏鲁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2个O78分离株致病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张琪;Hep介导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E129病原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苟清碧;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茹;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双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孙和涛;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原丽丽;莱州市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许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检测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高娃;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模型的建立及蒙药的治疗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9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52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