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度运动大鼠运动性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加强动物生理学精品课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05年
大强度运动大鼠运动性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研究
陈伟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大强度力竭游泳运动对大鼠肾脏组织代谢的影响来探讨血乳酸、血管紧张素Ⅱ及氧自由基在蛋白尿的产生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以寄望有益于运动性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研究,并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提供依据。 实验采用SD大鼠为实验对象,共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安静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组)和运动后恢复组(恢复组)。运动组和恢复组均按体重的7%增加负荷进行游泳运动。为保证尿量,所有大鼠按体重的2%进行胃内灌水。实验所需检测指标如下:(1) 尿总蛋白、尿白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的排泄率;(2) 肾组织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3) 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和血乳酸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1) 血管紧张素Ⅱ活性的变化及其同运动性蛋白尿的关系:运动组AngⅡ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组AngⅡ的活性显著低于运动组(p0.01),但仍比对照组高,只是无显著意义(p0.05);运动组的尿总蛋白(TP)、尿白蛋白(Alb)的排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排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组TP、Alb和β_2-MG的排泄率相对于运动组又有显著的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可知,大鼠体内的AngⅡ活性同标志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Alb排泄率呈显著线性关系(运动组P0.01,恢复组P0.05)。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运动组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有直接关系(P0.01)。 (2) 肾脏组织自由基的变化及其与运动性蛋白尿的关系:就肾组织内超氧阴离子歧化酶(SOD)的活性来说,恢复组和运动组显著高于安静组(p0.01),虽然恢复组SOD的活性稍高于运动组,但无显著意义(p0.05);从肾组织内丙二醛(MDA)的生成量来看,运动组和恢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组又稍高于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SOD/MDA的比值来看,运动组(p0.05)和恢复组(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恢复组同运动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相关性分析可知,运动组大鼠肾脏组织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与尿Alb排泄率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恢复组肾组织内MDA的含量与标志肾小管重吸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80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炜权,冯美云,张爱芳,徐晓阳,张缨;应用尿蛋白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洪平;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商品;许豪文;;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运动性蛋白尿关系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3年01期
4 李旭如;V_E对运动性蛋白尿抑制作用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6年04期
5 郭林,张爱芳,曾建民,徐晓阳;力竭运动导致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机制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6 张勇,时庆德,文立,陈家琦,李林江,刘树森;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研究.Ⅰ.急性力竭运动中线粒体电子漏引起质子漏增加及其相互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7 袁海平,陈佩杰,史仍飞,柯湘,张平;运动性蛋白尿与肾脏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8 楼珍芳,华明;大鼠重复负重游泳后尿中NAG、γ─GT排出率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9 周永平,毛一平,王健,华明;大鼠耐力运动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与尿蛋白组分排泄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10 楼珍芳,华明;运动与尿酶[J];浙江体育科学;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忠东,彭景中;线粒体与细胞凋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安文博;姜劲挺;;中医药治疗腰腿痛相关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3 文汉,聂凡;绞股蓝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4 王启军;张宏福;卢庆萍;王永军;;热应激对肉仔鸡脂肪沉积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5 徐项桂;顾宁;胡翠英;;镧对大白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6 王敏强;曹俊辉;刘晓玲;;3种禽血抗凝剂效果及其对DNA提取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高晴晴;江和源;张建勇;袁新跃;寇小红;高琪;;大吉岭红茶酯提取物的分离及活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8 谢娟平;;巫山淫羊藿中异戊烯基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9 屠云洁;耿照玉;陈国宏;苏一军;姜润深;;冷应激对家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10 郭淑华;;稀土元素钐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吴瑛;;艾灸预处理对大负荷训练运动员Th1/Th2失衡的调节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明;吴瑛;;艾灸预处理对大负荷训练运动员Th1/Th2失衡的调节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刘庆生;王加启;哈斯额尔敦;杨光;赵国琦;;十二指肠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对乳脂氧化稳定性影响[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李江;勾占宁;张达;李雪凌;边万忠;;篮球比赛中球员能耗特点与训练模式研究[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郭义军;刘大庆;张莉清;张斌南;;张文秀备战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张灵枝;陈维信;王登良;谭新东;郭剑英;;不同发酵程度普洱茶体外抗氧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7 姜劲挺;;腰腿痛胶囊对髓核移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背根节及坐骨神经中SP和CGRP影响的实验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李士泽;杨焕民;计红;;加强动物生理学精品课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效果[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于光中;;R-T间期理论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和U波现象[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赵凡;曹建民;谭海;贺峰;徐鹏;;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初步研究[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明英;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Plgl和IGF基因的表达和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韦柳枝;低溶解氧对中国明对虾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丽;运动相关基因与越野滑雪选材关联性研究及枣黄饮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江筠;莲藕中抗氧化成分的抗HIV-1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春燕;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GFRα-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益气养血补肾方的调节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孙霞;血管紧张素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凝血酶神经毒性机制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龚志华;茯苓辐照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天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夏眠分子机理的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10 郑锦花;天然抗氧化物拮抗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靶点筛选[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芳;苦瓜多糖的纯化及其免疫和抗氧化活性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香江;重金属铜和镉(Cu和Cd)及乙酰甲胺磷对矛尾复虾虎鱼毒性效应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涛;上海散打女队备战十一运会期间机能状态监控与运动强度评定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吕超;综合疗法对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功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常先坤;上海男子中跑受伤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宋呈祥;上海男子散打队“09”全运赛前机能水平和专项强度的监测与评定[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小惠;优秀散打运动员十一运决赛前体重控制、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的监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俊;上海武术队重点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蕾;对优秀游泳运动员三周HiHiLo机能监控中的个体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刘琴;营养干预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森,焦选茂,王孝铭,张力;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漏与质子漏的相互作用——电子漏引起质子漏[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年06期
2 陆以信,李迪元,陈贤妙,赵光胜,常愈明,许瑞吉;人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直接测定法[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78年03期
3 冯美云;冯炜权;王民享;;足球训练和比赛时尿蛋白总量和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J];体育科学;1988年02期
4 郭卫星,王翔朴;尿酶与重金属中毒性肾损害[J];职业医学;1985年05期
5 冯炜权,冯美云;运动性蛋白尿的机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年02期
6 王健,华明;尿蛋白SDS-CBG测定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7 王健,华明,陈佳亮;大强度跑台运动后尿总蛋白及其组份排泄的动态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8年03期
8 徐晓阳 ,冯炜权;运动性蛋白尿[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年02期
9 张缨,冯炜权;不同运动形式对尿NAG酶及其它尿蛋白排出率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年01期
10 顾荣瑞,郭林,顾民杰,,田宜章,姚红燕;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不同运动强度对其影响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武;儿童肾病综合症防治[J];家教指南;2003年09期
2 林考兴;;宝宝为什么出现蛋白尿[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6年11期
3 潘志军,曹涌;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4 ;小便有泡泡,是蛋白尿吗[J];伴侣(A版);2010年01期
5 ;篮球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蛋白尿的初步观察[J];中国体育科技;1973年Z3期
6 唐微,朱明磊,张明圣;山药多糖对小鼠血清MDA的影响[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周君来,史绍蓉,李爱春;论运动对自由基及其防御系统的影响[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8 陈彩珍,卢健,许豪文,许永刚,赖荣兴,黄丽英;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黄升谋;偏重亚硫酸钠对葡萄保鲜效应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冯明功,华宗祥,林芃,范钦信,徐建余,罗玲,户万秘;煤工尘肺患者血一氧化氮和过氧化状态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仁欢;乔雪枫;;浅谈肾风内涵及其证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2 孙凤林;;参苓白术散为主治疗隐匿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3 范德墉;叶朝阳;戎殳;梅长林;;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糖皮质激素与雷公藤治疗对比观察[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4 魏仲南;林杰;吴强;倪秀琴;陈娟;赵钟文;朱敏;张明炜;陈华光;;IgA肾病41例临床分析[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潘煜;胡玉林;扬秀云;王峰;;肝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及分析[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季元;;补肾活血法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细蛋白尿症9例初步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董兴刚;安增梅;;雷公藤治疗蛋白尿的20年回顾与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8 王传德;;中药肠滴液与外敷肾俞穴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临床观察90例[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姜丕政;包胜梅;朱亚瑾;徐洪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A];第三届浙江省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六卷 中西医分卷)[C];2006年
10 黄雪红;叶朝阳;戎殳;;不同的FSGS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类及疗效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鄂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王怀民;[N];文汇报;2010年
2 向阳;[N];科技日报;2007年
3 董飞侠;[N];健康报;2006年
4 方彤;[N];健康报;2007年
5 张峻芳;[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保健时报记者 黄馨;[N];保健时报;2007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杜巍巍;[N];健康时报;2006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匡远深;[N];健康时报;2006年
10 孙元莹 王暴魁 姜德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琨;去甲斑蝥素对尿蛋白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何岚;WLS利尿有效组分初筛及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何晓峰;胡桃夹综合征与肾脏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桂香;足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5 姜华军;CD2AP在足细胞中的生理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庆燕;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临床特点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翼;血管生成素与流体切应力在人颅内动脉瘤形成与破裂中的作用机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煜;基于MDA的GBDSS决策服务组合建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赖小希;白蛋白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与MAPK信号通路[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萨茹拉;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转归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大强度运动大鼠运动性蛋白尿形成机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冰;胆红素对新生鼠脑HIR后心肌SOD、MDA变化影响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3 胡静;姜黄素促进大鼠角膜碱烧伤愈合的作用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董洪梅;支持ICEMDA的工作流引擎技术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邢胜南;基于MDA的数据分析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邓惠敏;基于CPS的实时系统的面向方面的MDA方法[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家红;电子商务开发平台中基于模式的模型转换框架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夏焱;MDA模式驱动的应用软件商店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焦德忠;基于MDA的异构系统整合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煜;肠宁汤组方对实验性UC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加强动物生理学精品课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5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