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检测
本文选题:轮状病毒 + 大肠杆菌 ; 参考:《中国畜牧兽医》2017年01期
【摘要】:黑龙江省某规模化奶牛场部分新生犊牛发生了严重腹泻且犊牛病死率较高。为了确诊,无菌采集病料,通过病毒检测、细菌分离、生化试验、细菌和病毒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了病毒抗原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检测中牛轮状病毒(BRV)呈阳性,PCR扩增得到400bp的特异性片段;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含K99和F41兼性菌毛抗原的高致病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该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头孢唑啉、氯霉素敏感,对其他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流行情况调查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该牛场新生犊牛严重腹泻是由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造成的,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了针对性地防制,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Abstract]:Some newborn calves in a large scale dairy far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ffered from severe diarrhea and high fatality rate. Virus antigens and microbes were detected by virus detection, bacterial isolation, biochemical test, PCR amplification of bacteria and virus-specific genes, animal pathogenicity test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fragment of 400bp was obtained by PCR, and a highly pathogenic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containing K99 and F41 facultative fimbriae antigen was isolated from the infected material. Cefazolin is sensitive to chloramphenicol and is resistant to other antibiotics. Epidemic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eti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serious diarrhea of newborn calves in this farm was caused by mixed infection of BRV and Escherichia coli.
【作者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2B05-2)
【分类号】:S85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六金;犬轮状病毒分离成功[J];兽医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2 李仲连;;幼驹并发轮状病毒与沙门氏菌病[J];青海畜牧兽医;1981年01期
3 程庆华,周尚志,叶成玉,董小燕;羔羊轮状病毒RNA电泳型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87年04期
4 Trenton R Schoeb;侯伶伶;;一个商品兔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J];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1期
5 李决;林雪;;在腹泻犊牛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J];河南农业科学;1987年11期
6 李决,林雪,包文奇,杨龙骐,黄灿洲;轮状病毒在河南省首次发现[J];中国兽医科技;1988年11期
7 林继煌,江杰元,何孔旺,沈江萍,黄宝顺,张德群,郭赞周;犊黄牛轮状病毒的致病性试验[J];畜牧与兽医;1989年01期
8 ;我国首次发现鸡轮状病毒[J];内蒙古畜牧科学;1989年01期
9 朱安国;;轮状病毒对火鸡雏的病原性[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0年03期
10 彭克高;;猪羊轮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云南畜牧兽医;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唐力;刘满清;彭劲松;涂君;杨继红;曾宪启;;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监测情况分析(2002~2003年)[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2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培鑫;潘存Z;陈黎勤;;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空肠弯曲菌的检测[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秀华;;细胞培养与real-time RT-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水体中感染性轮状病毒[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乐乐;何彪;杨凡力;徐琳;涂长春;;蝙蝠轮状病毒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时洪艳;冯力;孙东波;;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淑霞;李秀峰;席灵娟;;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分析[A];第一届宁夏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胡秀华;何苗;;定量测定轮状病毒滴度的几种方法的优化及细胞系的选择[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10 王斌;孙红;朱军生;;PAGE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研究[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斗;轮状病毒秋冬爱找婴幼儿[N];南方日报;2004年
2 冯立中;抗人轮状病毒牛丙球蛋白研制成功[N];健康报;2008年
3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教授 孙梅 整理 阎红;轮状病毒盯上宝宝[N];健康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杨光礼 记者 武娜;轮状病毒引发小儿腹泻增多[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文 都;小儿秋季腹泻原是轮状病毒作怪[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徐磊;第二届国际轮状病毒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胡蔓 见习记者 严运涛;武汉市疾控中心发现人A、B组轮状病毒混合感染[N];湖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郭静 实习生 贾亚敏 王诗霖 通讯员 肖金;严把“入口关”防秋季小儿腹泻[N];广东科技报;2008年
9 ;轮状病毒并不可怕[N];山西日报;2003年
10 文文;严把婴幼儿“入口”卫生关[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力;表达轮状病毒NSP4、VP7基因双顺反子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肖楠;轮状病毒G9型(ZTR18)灭活疫苗的免疫学初步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刘悦越;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Onyango,Lawrence Omondi;轮状病毒与肿瘤疾病的建模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米揋;轮状病毒不同基因型间交叉反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曾玫;上海地区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国华;杆状病毒系统中地方株轮状病毒蛋白的重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构建[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8 王振玲;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张二芹;猪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转植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10 魏静;人源轮状病毒T细胞识别及其小型猪腹泻模型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聪;生物可降解材料对轮状病毒的控制释放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何磊;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近一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磊;携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VP4-VP7双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4 刘杰;OSG弱酸性消毒水消毒效果的评估[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汤俊;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对轮状病毒攻毒仔猪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琳琳;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曹思;细胞网格蛋白和内体酸化对轮状病毒侵入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8 朱乾乾;轻型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姜涛;轮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彭杰;树,
本文编号:1901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0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