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黄鸡三系配套系杂种优势分析
本文选题:京海黄鸡 + 孵化率 ; 参考:《中国家禽》2017年07期
【摘要】:本研究对四个世代的京海黄鸡(A系)父本与BJ(即B系公鸡×J系母鸡杂交)母本进行三元杂交获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试验中每个世代随机抽取400只鸡(公鸡各半)进行饲养并分别称量2、4、6、8、10周龄体重,每日记录饲料消耗量和成活率。四个世代配合力测定值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商品代孵化率为86.37%,孵化率优势率为4.30%。56 d公鸡成活率为98%,成活率的优势率为3.43%;体重优势率为34.58%;料重比为2.13,料重比优势率为-8.97%。70 d母鸡成活率为98%,成活率优势率为8.59%;体重优势率为33.84%;料重比为2.66,料重比优势率为-6.75%。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d the heterosis between male parent and female parent BJ (B line cock 脳 J line hen) of four generations of Jinghai Yellow Chicken Line A). In the experiment, 400 chickens (half of each cock)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feeding, and were weighed at 8 ~ 10 weeks of age respectively. Feed consumption and survival rate were recorded daily. The average value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four generations shows that the hatching rate of commercial generation is 86.37, the dominant rate of hatchability is 4.30.56d, the survival rate of cock is 98, the dominant rate of survival rate is 3.4343, the dominant rate of weight is 34.58,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weight is 2.13, and the dominance rate of feed weight is 2.13. For -8.97.70d, the survival rate of hen was 98, the dominant rate of survival rate was 8.59, the dominant rate of weight was 33.84, the ratio of feed to weight was 2.66, and the dominance rate of feed / weight ratio was -6.75.
【作者单位】: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S8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会泽;;优质黄鸡质量影响因素[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1年02期
2 郗正林;;品牌黄鸡及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成果与经验[J];当代畜牧;2011年02期
3 俞亚波;王金玉;顾玉萍;刘大林;魏岳;戴国俊;;京海黄鸡钙调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 孙宏进;;矮脚黄鸡在优质鸡配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家禽;2005年11期
5 王克华,童海兵,黎寿丰,陈宽维,刘克文,王仲生;蛋鸡在快速黄鸡配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家禽;1997年08期
6 王芳芳;慢羽黄鸡与D型矮洛克配套组合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7 王梦芝;傅筑荫;王洪荣;陈彬;宋莉;;矮脚黄鸡、兴义矮脚鸡血清蛋白多态性的比较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8 王慧华;王金玉;李源;侯启瑞;张跟喜;施会强;;京海黄鸡连续3个世代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外显子3的多态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5期
9 卢沛津;陈仲灿;罗灿荣;程彩标;何广祥;;肉用黄鸡营养需要量[J];北京农业;2013年15期
10 项可宁,孟千湖,张晓华,吴晓林;长沙黄鸡及其杂交组合肉质的研究[J];山东家禽;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智远;;在稳规模调结构中争取效益——广东黄鸡业现状与前景分析[A];第三届(2012)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2年
2 卢磊;田秀芳;姜俊保;;振宁黄鸡胫的生长规律与体重间关系[A];第三届(2012)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2年
3 谢亮;罗永嘉;季从亮;彭志军;张德祥;张细权;;矮脚黄鸡的生产性能比较分析[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玉时;李慧芳;陈国宏;王克华;陈宽维;童海兵;李碧春;;苏禽黄鸡微卫星DNA指纹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王慧华;王金玉;李源;侯启瑞;施会强;;京海黄鸡IGF-Ⅰ基因EXON3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相关性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汉博;周安国;杨凤;;地衣芽胞杆菌BL15和BL19对黄鸡生长性能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黎寿丰;郭海军;张学余;黄兆明;丁余荣;陈宽维;周新民;;优质矮小黄鸡不同杂交组合的肉用性状分析[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健;黄炎坤;曹丽娜;;粤禽黄鸡AM与RM品系产蛋前期生产性能的比较[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樊庆灿;京海黄鸡部分重要经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2 杨燕;京海黄鸡分子标记与生长及屠宰性状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俞亚波;骨调素和钙调素基因对京海黄鸡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效应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陶勇;MC4R、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京海黄鸡生长、屠宰性状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刘大林;Apn、MDH和IGF-Ⅰ基因对京海黄鸡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侯启瑞;IGFs、LYZ基因和EAV-HP DNA序列SNPs与京海黄鸡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昆鹏;高、低产蛋量京海黄鸡卵巢组织转录组学分析[D];扬州大学;2016年
2 原新廷;京海黄鸡球虫抗性相关参数及选育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3 王慧华;京海黄鸡IGF-I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李国辉;京海黄鸡MC4R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胡玉萍;PIT-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胡楷崎;苜蓿皂甙对京海黄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胆固醇代谢影响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魏岳;GH基因、IGF-I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京海黄鸡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8 金崇富;京海黄鸡IGF-IR、IGFBP-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李源;京海黄鸡IGF2、IGF2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李尚民;京海黄鸡MHC B-F和B-L基因多态性与抗球虫病性状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4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4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