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本文选题:玉米赤霉烯酮 + 母猪 ; 参考:《动物营养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体重200 kg、妊娠第30天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的ZEN。试验期7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死胎数和弱仔猪数(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总产仔数(P0.05);2)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血清孕酮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胎盘中Toll样受体-2(TLR-2)和孕酮受体(PGR)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1.5 mg/kg ZEN可显著降低母猪总产仔数,并显著提高死胎数和弱仔猪数。饲粮中低水平的ZEN对母猪繁殖性能仍产生不利影响。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Zen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placental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sows. Forty crossbred sows with similar birth order, body weight of 200 kg and 30 days of ges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20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1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basic die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fed with 1. 5 mg/kg Zen. The trial period was 74 d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dition of ZEN to die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dead and weak piglets in gestational sows and decreased the total litter size of sows (P0.05 / 2). The supplementation of Z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erum progesterone content in pregnant sows (P 0.05 / 3). The addition of Z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2TLR-2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P0.05in placenta of pregnant sow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otal litter size of sow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number of stillborn and weak pigle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dding 1. 5 mg/kg ZEN to the diet of sows during pregnancy. The low level of ZEN in diet still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分类号】:S8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德谦;添加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0年01期
2 李勤建;提高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11期
3 刘九生;微量元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0年06期
4 李明丽,魏崇尧,杨敏;大营镇杂种母猪繁殖性能的分析[J];云南畜牧兽医;2000年02期
5 李志强;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低的因素分析[J];河南畜牧兽医;2002年04期
6 王超;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2年10期
7 彭伟兵,吴厚义,左家斌,杜家遂,刘捍平;串叶松香草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年01期
8 王超;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J];四川畜牧兽医;2002年10期
9 杨慧;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5期
10 张晓菊,朱保卫,林继和;应用促排3号、维生素E及硒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试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清;周远飞;韩兴鹏;黄飞若;彭健;;妊娠日粮添加可溶性葡甘聚糖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尹清波;周占宇;祁晓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技术[A];东北养猪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0年
3 呼红梅;郭建凤;王继英;武英;;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政军;;营养和饲料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A];2012首届母猪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高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单瑛琦;刘吉;;当前母猪繁殖性能现状分析[A];“生泰尔”杯全国养猪技术征文大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雪梅;梁艳;陶璇;刘锐;吕学斌;;丫杈猪及不同品种组合母猪繁殖性能研究[A];“生泰尔”杯全国养猪技术征文大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刘文;刘良;;应激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余燕玲;刘培山;;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尹清波;王大鹏;;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水平的关键技术[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呼红梅;朱荣生;郭建凤;王继英;;维生素A、E和叶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海正兴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海云;益母王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上的功效[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2 裴桂革;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N];农民日报;2014年
3 李一佳;通过营养调控提高母猪繁殖性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4 中山大学 陈瑶生;我国猪遗传育种现状及现代种猪场发展策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5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发展中心 张召坤 杜强 李均同;科学养猪技术问答之七:关于品种(四)[N];山东科技报;2010年
6 张红军 张贝贝;小麦型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推广应用[N];山东科技报;2014年
7 吴优;生猪要健康 不可少粗粮[N];河南科技报;2008年
8 王桂香;饲养生猪不可少粗粮[N];农民日报;2009年
9 张红军 张贝贝 张强 寇芳 王现梅 李建磊;浅谈小麦型日粮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推广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10 李文献;杜绝“重引轻育” 走出恶性循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洁;妊娠早期不同阶段饲粮添加精氨酸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符晨星;功能性氨基酸对猪上皮细胞蛋白周转及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孙亚宁;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4 李梦云;猪PRKAG3基因表达规律及其与肉质关系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5 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的毒性初探及改性蒙脱石的脱毒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海清;母猪妊娠日粮中可溶性纤维调控泌乳期采食量的机制及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雷元培;ANSB01G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机制及其动物试验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余元善;Acinetobacter sp. SM04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孟辉;谷物、猪饲料和牛奶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江涛;日粮添加止痢草油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幸彦;茶多酚、甜菜碱及其复合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丁爱君;山东某原种猪场母猪繁殖性能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一;发酵膨化玉米秸秆对妊娠期母猪繁殖性能、初乳乳成分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5 吴灿文;母猪繁殖性能和断奶至再发情间距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王永生;高脂日粮中添加菊粉对高失重母猪繁殖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7 朱加桃;围产期饲粮添加不同水平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8 于桂阳;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长大二元杂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润宏;添加苜蓿草粉及定量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10 郑胜文;湖南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5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