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呼肠孤病毒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感染Vero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本文选题:禽呼肠孤病毒 + 强毒株 ; 参考:《畜牧兽医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为研究在禽呼肠孤病毒(ARV)不同毒力毒株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宿主细胞中蛋白质组变化,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ARV强毒株S1133、弱毒疫苗株aS1133感染Vero细胞和对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质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α-烯醇化酶(α-enolase)、过氧化物酶(Prx-4)、hnRNPs、微管蛋白(Tubulin)、蛋白磷酸酶、转录延伸因子等。GO软件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信号、细胞骨架组成、能量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折叠、细胞增殖及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荧光定量RT-PCR验证表明,hnRNP和Prx-4在S1133感染细胞中表达水平持续上调,而Tubulin和α-enolase仅分别在48和24h时表达上调,与双向凝胶电泳的结果一致。以上试验数据揭示了ARV不同毒力毒株感染后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RV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teome changes in host cel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fection with different virulence strains of avian reovirus ARV, 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proteomics methods were used to identify ARV. The protein samples of Vero cells infected with ARV virulent strain S1133 and attenuated vaccine strain aS1133 and control cel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4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伪 -enolase (伪 -enolase), peroxidase (Prx-4), tubulin (tubulin), protein phosphatase (Phosphatase). Analysis of transcriptional extender and other .go software showed that these differential proteins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cell signal, cytoskeleton composition, energy metabolism, nucleic acid metabolism, protein fold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and other biological functions.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ubulin and 伪 -enolase were up-regulated in S1133 infected cells,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ubulin and 伪 -enolase were only up-regulated at 48 and 24 hours, respectively,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above experimental data revealed the difference of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cells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virulence strains of ARV, which was helpful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V and host.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51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4GXNSFCA118006) 广西特聘专家专项(2011B020)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项目(桂渔牧科201452003)
【分类号】:S85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oberison,方凌;禽呼肠孤病毒(综述)[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2 单松华,刘学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禽呼肠孤病毒[J];动物检疫;1993年02期
3 单松华,,韩国珍,袁勇,王巧全,胡永强,刘学忠,黄忠荣;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1996年02期
4 李秉鸿;抗禽呼肠孤病毒S_(1133)株的单克隆抗体[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6年12期
5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谢志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年05期
6 江霞;王文学;;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防制[J];兽医导刊;2014年03期
7 廖敏,李康然,谢芝勋;禽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0年02期
8 谢芝勋,廖敏,刘加波,邓显文,庞耀珊,谢志勤,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06期
9 谢芝勋,邓显文,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廖敏;禽呼肠孤病毒广西分离株σ_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年03期
10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莹;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谢丽基;;禽呼肠孤病毒四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童桂香;谢芝勋;黄琦;文艳玲;谢丽基;庞耀珊;刘加波;邓显文;;禽呼肠孤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志勤;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丽基;彭宜;范晴;;禽呼肠孤病毒单抗的制备及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邓显文;谢芝勋;刘加波;庞耀珊;唐小飞;;禽呼肠孤病毒σ_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蕾;崔治中;孙爱军;孙淑红;姜仕金;;禽呼肠孤病毒对鸡法氏囊及免疫应答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董嘉文;孙敏华;尚毅;胡奇林;;禽呼肠孤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春香;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禽呼肠孤病毒δ_3和δ_2重组蛋白作为ELISA检测抗原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三价禽呼肠孤油苗与对种鸡有效保护[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强;禽呼肠孤病毒Sigma-C蛋白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爽;鸭源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的免疫病理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剑锐;禽呼肠孤病毒σC、σ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木其尔;禽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序列模体特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姜珂;禽呼肠孤病毒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及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D];扬州大学;2012年
5 许秀梅;禽呼肠孤病毒半番鸭分离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孙美玉;禽呼肠孤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毒分离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祁海波;禽呼肠孤病毒M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马利;禽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尹春红;两株禽呼肠孤病毒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分析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凌珊珊;禽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4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8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