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容忍外源标签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8-06-07 00:19

  本文选题:口蹄疫病毒 + 结构蛋白 ; 参考:《微生物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利用口蹄疫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含不同外源标签口蹄疫病毒的全长克隆,鉴定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容忍不同外源标签的能力。【方法】通过融合PCR技术,在FMDV O/HN/93全长感染性克隆的VP1 G-H环分别引入V5、TC12、KT3、3FLAG外源标签,构建全长质粒。全长质粒经Not I线化后转染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稳定细胞,拯救重组病毒。RT-PCR、序列测定、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病毒,噬斑和一步生长曲线分析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拯救到表达V5或KT3表位标签的重组病毒,未能拯救到表达TC12或3×FLAG的重组病毒。V5和KT3表位标签的插入均影响了口蹄疫病毒的复制能力。【结论】重组口蹄疫病毒的成功拯救为未来标记疫苗以及口蹄疫病毒作为表达载体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full-length clone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containing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and identify the ability of FMD VP1 to tolerate different external labels. [Methods] V5, TC12, KT3,3FL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VP1 G-H ring of FMDV O/HN/93 full-length infected clone by the fusion of PCR technology. AG extraneous label, construct full length plasmid. The whole plasmids were transfected with T7 RNA polymerase after Not I linearization. The recombinant virus.RT-PCR, sequencing,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dentification virus, plaque and one step growth curv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ombinant virus. [results] the weight of V5 or KT3 epitopes was successfully saved. The failure to save the expression of TC12 or 3 * FLAG recombinant virus.V5 and KT3 epitopes all affect the replication ability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Conclusion] the successful rescue of FMD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labeled vaccine and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as an expression vector.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基金】: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14-22)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606RJYA256)~~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莲;口蹄疫及其预防[J];中国农垦;2001年06期

2 何冬梅;我国成功构建感染性口蹄疫病毒粒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年08期

3 凌连军;张培君;李永清;龚玉梅;;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8期

4 刘萍;丛国正;杨孝朴;沈小燕;邵军军;独军政;林彤;王光华;易华山;常惠芸;谢庆阁;;O型口蹄疫病毒OA58株3C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01期

5 ;全球O型口蹄疫病毒流行逐年递减[J];北方牧业;2012年15期

6 ;口蹄疫新病毒系正威胁近东和欧洲[J];国外畜牧科技;1999年03期

7 胡骑;信爱国;李华春;;O型口蹄疫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1期

8 卢曾军,刘在新;口蹄疫病毒研究概况[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2期

9 张灿,韩春来,柏亚铎,汪明;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的融合表达[J];中国兽医科技;2005年07期

10 张晓凤;;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分型[J];畜牧与饲料科学(奶牛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全英;祝秀梅;刘萍;吕志慧;王凡;刘学荣;黄银君;牟克斌;;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黄红亮;陈焕春;金梅林;覃雅丽;;用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棋;金宁一;郑敏;郭建刚;李华明;兰彬;邹联斌;邓朝阳;;两株不同基因型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4 段舒怡;姜平;李玉峰;马苏;杜以军;杨晓伟;;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兴启;范运峰;张怀宇;郑明举;卢受f;张爱民;马爱荣;赵启祖;;O型口蹄疫病毒嵌合体的构建及病毒拯救[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王雯慧;常惠芸;黄立军;马军武;林彤;邵军军;马金玲;刘在新;刘湘涛;陈怀涛;谢庆阁;;O型口蹄疫病毒Akesu/58在牛体内的定位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鲁会军;金宁一;郑敏;韩松;张洪勇;李昌;金扩世;;A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泰鹏;谢雪岑;孙艳琪;;一种简便的澄清口蹄疫病毒悬液的方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袁淑珍;高艳华;张燕红;王丽君;;口蹄疫病毒的克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敏;金宁一;鲁会军;韩松;金扩世;李昌;;O型口蹄疫病毒VP1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任林柱;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体系及分子标记疫苗株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2 赫冬梅;猪瘟和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在植物内的重组与表达[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豪泰;口蹄疫基因工程病毒拯救及其舌下免疫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勇;口蹄疫病毒3C(D)蛋白与宿主细胞因子Fascin-1相互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鹏雁;口蹄疫病毒干扰RNA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D];石河子大学;2008年

6 王冬梅;口蹄疫病毒VP1及多抗原表位基因在植物表达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媛媛;口蹄疫病毒P1基因和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维灶;RNAi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与感染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鹏;实验条件下山羊绒洗净因素对口蹄疫病毒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尚延丽;口蹄疫病毒A/GDMMCHA2013株VP1H-2d限制性CTL表位预测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伟;稳定表达αvβ3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口蹄疫病毒易感性的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姜韶东;浅析口蹄疫病毒O/GSLX/CHN/2010株特征性S片段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曹丽娟;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2B、3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干扰3D基因对病毒抑制的观察[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王国庆;口蹄疫病毒2B蛋白拮抗RIG-I抗病毒作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7 朱志坚;口蹄疫病毒利用未知受体入侵宿主细胞的内吞路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范许许;自噬复合体ATG5-ATG12促进Ⅰ型干扰素信号转导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李伟伟;ESD蛋白增强Ⅰ型干扰素信号转导抑制口蹄疫病毒的复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0 刘亚丽;南非型口蹄疫病毒常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988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88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