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硒化多糖复方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本文选题:多糖-硒化多糖复方 + 自由基清除能力 ; 参考:《畜牧兽医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了研制抗氧化中药多糖制剂,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枸杞多糖(LBP)、白术多糖(AMP)、当归多糖(CAP)、党参多糖(CPP)、大蒜多糖(GP)、百合多糖(LP)、五味子多糖(SCP)、硒化枸杞多糖(sLBP)、硒化白术多糖(sAMP)、硒化当归多糖(sCAP)为组分药,以糖含量按照多糖-硒化多糖9∶1的比例组成18个复方,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体外试验,比较18个复方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体内试验,雏鸡免疫新城疫苗时分别注射高、低剂量的3个复方,测定血清3种抗氧化酶和MDA含量的动态变化。体外试验结果显示,18个复方的5个浓度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LBP-sAMP、CAP-sLBP和CAP-sAMP的能力较强。体内试验结果显示,6个复方组在4个时间点的血清CAT、SOD、GSH-Px活性多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均低于(多显著低于)对照组;CAP-sLBP组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为最高、MDA含量最低。18个复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CAP-sLBP在18个复方中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以考虑作为多糖类抗氧化制剂的候选方。
[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antioxidant Chinese medicine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LBP),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olysaccharides (AMP),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 (CAP), Codonopsis polysaccharide (CPP), garlic polysaccharides (GP), lily polysaccharides (LP), 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SCP), Selenated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sLBP), Selenated Rhizoma Atractylodes polysaccharides (sAMP) and Angelica selenidum polysaccharides (SCAP) were selected. Eighteen compounds were composed by sugar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polysaccharides to polysaccharides selenide 9:1,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compared. In vitro experiment, the scavenging ability of 18 compounds to three kinds of free radicals was compared, and in vivo experiment, three compounds of high and low doses were injected to chicks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MDA contents.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5 concentrations of 18 compounds had different scavenging ability to DPPH radical, hydroxyl radical and Abts radical. LBP-sAMP-CAP-sLBP and CAP-sAMP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LBP-sAMP-CAP-sLBP and CAP-sAMP. The results of in vivo test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GSH-Px in serum of six compound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o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4 time points. The activities of three antioxidant enzymes in CAP-sLBP group were all the highest and the content of MD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most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tioxidation activity of CAP-sLBP was the highest in 18 compounds. It may be considered as a candidate for polysaccharides antioxidant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中兽医学研究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59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51)
【分类号】:S85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佩瑾;槐玉枝;刘嘉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药品;2011年01期
2 萧伟祥,王勇,李纯,宛晓春;茶黄色素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刘平来;不同品种的花生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J];粮食储藏;1997年01期
4 洪庆慈,吴敏,吴月民,李玉珍;几种粮食皮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J];粮食储藏;1998年05期
5 陈平,王惠钢,楼辉,郑小明;催化加氢在恢复茶多酚抗氧化活性中的作用[J];茶叶科学;2003年01期
6 曾军;石国荣;;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和原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2期
7 塔娜,李蜀眉,田维平,傅忠实,孙景琦;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张自萍;黄文波;廖国玲;王玉炯;;枸杞子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5期
9 董捷;;几种商品蜂蜜、蜂王浆和蜂胶的抗氧化活性[J];中国蜂业;2007年12期
10 侯丽丽;张守勤;李东升;梁清;窦建鹏;;淫羊藿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明;;Lachmum sp.YM-223胞外黑色素总酚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甘甜;吴康兵;;氧化活性炭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单香丽;刘世熙;曹秋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离解能和单电子分布间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伟;欧阳艳;张美思;刘艳;;伊犁红花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5 申蕊;王慧芳;唐宁;;异优散酮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幸海;董卫莉;何国荣;王素华;李正名;;含环丙烷的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朱斌;林民;舒兴田;汪燮卿;;钛硅分子筛HTS-2的合成[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吉琳琳;吴健全;高蔚娜;韦京豫;杨继军;郭长江;;17种常见蔬菜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奚印慈;;甜叶菊的抗氧化活性[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翁新楚;吴侯;;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彩霞;酸奶中抗氧化蛋白被测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湖南 李繁荣;关于《中药有时无效的奥秘》探讨[N];民族医药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蔬菜 防衰老的好帮手[N];中国食品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洪波;女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及紫外光谱模式识别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崔艳;葡萄酒暴露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3 陈永生;杨桐叶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及抗增殖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荣玉芝;分子模拟研究黄酮、查尔酮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和B-型直链淀粉的结构稳定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程锦春;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与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陈巍峰;姜黄素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陈玉霞;蔬菜抗氧化活性与预防运动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沈妍;宽皮柑橘采后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永裕;余甘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雪芹;鲐鱼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抗疲劳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红霞;雪松松针总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2 王帅;白皮杉醇及甲氧基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饶鸿雁;牡丹籽油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莉;花青素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梁欢;雅香茶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周晓;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凡;四种香蘑真菌的营养学评价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8 于晓平;香菇肽制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红;一株土栖性大肠杆菌菌株MB266的锰氧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余勇;香榧主要成分提取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09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