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淀粉乳杆菌调节小鼠肠道GM3在抗RV感染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11 18:56
【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是引起幼畜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的主要病原之一,对我国养猪业危害巨大,神经节苷酯GM3是其主要受体之一。为了探讨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在抗猪轮状病毒(Procine Rotavirus,PRV)作用中GM3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分别完成了食淀粉乳杆菌体外抗RV能力分析;食淀粉乳杆菌体内对RV感染小鼠乳鼠的相关效应和乳鼠空肠神经节苷脂GM3变化规律等两方面研究,旨在阐明食淀粉乳杆菌抗RV部分机制。本研究分为体外和动物体内两个部分。体外实验以IPEC-J2细胞为细胞平台、MTT法为检验方法分析食淀粉乳杆菌体外抗RV能力;体内实验选择中国昆明鼠乳鼠作为实验动物,检测食淀粉乳杆菌体内对RV感染小鼠乳鼠的相关效应,进一步检测了乳鼠空肠神经节苷脂GM3变化规律和上述效应相关性。一、体外试验部分。主要包括食淀粉乳杆菌上清液抗RV能力稳定性研究和益生菌共培养上清液抗RV能力测定两个方面:1.食淀粉乳杆菌上清液抗RV能力稳定性研究:连续将食淀粉乳杆菌传代25次,每隔3代测定其上清抗RV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各代食淀粉乳杆菌对RV抑制率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株食淀粉乳杆菌菌株抗RV能力较为稳定,具有较为良好的传代稳定性。2.益生菌共培养上清液抗RV能力测定:选取食淀粉乳杆菌和抗RV能力不等的4株屎肠球菌为实验材料,探究该株食淀粉乳杆菌与不同株屎肠球菌共培养后,共培养上清液抗RV能力与单独食淀粉上清液及单独屎肠球菌上清液抗RV能力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z4、z5和z8与食淀粉乳杆菌混合培养后上清液抗RV能力,介于单独食淀粉乳杆菌和单独z4、z5和z8上清液抗RV能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z7和食淀粉乳杆菌共培养上清液对RV抑制率均低于单独屎肠球菌上清及单独食淀粉乳杆菌上清。说明该株食淀粉乳杆菌有良好的共培养稳定性。二、体内实验部分。主要包括食淀粉乳杆菌体内对RV感染小鼠乳鼠的相关效应和食淀粉乳杆菌对乳鼠空肠神经节苷脂GM3作用两方面。试验乳鼠分为4组:正常组、病毒组、先灌胃益生菌后攻毒组-食淀粉组(Gavaged probiotic before inoculation group,BI group)和先攻毒后灌胃益生菌组-治疗组(Gavaged probiotic after inoculation group,AI group),26只每组,共饲喂11天(d),从1d开始BI组每只每天灌胃50μL益生菌活菌液(106cfu/mL),其他组每只每天饲喂等量PBS,病毒组、BI组和AI组4d时每只小鼠饲喂毒力为10-6.28TCID50/mL轮状病毒50μL,AI组在4d时每天灌胃50μL益生菌活菌液(106cfu/mL)。1.食淀粉乳杆菌体内对RV感染小鼠乳鼠的相关效应:感染RV乳鼠的体重增长率升降、粪样病毒量多少和空肠黏膜组织学变化。(1)体重增长率测定结果显示:饲喂1d~4d时各组体重增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4d~11d时正常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攻毒前后饲喂食淀粉乳杆菌,乳鼠体重增长率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BI组及AI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BI组和AI组体重增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2)粪样病毒量测定结果显示:感染后2d、3d、4d、5d及7d时BI组RV含量均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AI组在感染后4d时RV含量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不显著。(3)空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病毒组小肠上皮细胞出现轻微空泡变性,小肠绒毛内部组织缺失较为严重,绒毛上皮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BI组及AI相对于病毒组,相关症状明显减轻;BI组空肠绒毛长度在攻毒后1d和3d时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和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AI组空肠绒毛长度大于病毒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5d、7d时各组绒毛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2.食淀粉乳杆菌对乳鼠空肠神经节苷脂GM3影响实验分为两个方面:乳鼠空肠组织GM3定量ELISA检测和乳鼠空肠组织GM3合成酶m RNA检测。(1)乳鼠空肠组织GM3定量ELISA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前:2d~4d时BI组及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5d、9d及11d时BI组神经节苷酯GM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及病毒组(P0.05);9d时病毒组神经节苷酯GM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I在5d和11d时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AI组在9d和11d时显著低于BI组。(2)乳鼠空肠组织GM3合成酶Mus St3gal5mRNA结果显示:攻毒前,BI组与正常组在2d、3d、4d时均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5d、9d时病毒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7d、9d及11d时BI组水平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5d、7d时AI组水平略低于病毒组(p0.05)。(3)乳鼠空肠组织GM3合成酶Mus UGCGm RNA结果显示:攻毒前,3d时BI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7d、9d时病毒组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7d、9d、10d时BI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及病毒组(p0.05),11d时AI组水平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综上所述连续25代培养以及与4株屎肠球菌共培养后,该株食淀粉乳杆菌其抗RV能力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该株食淀粉乳杆菌接种RV感染前后的乳鼠,其小肠上皮细胞中RV受体神经节苷酯GM3,在RV感染前与正常组一致,在RV感染后明显升高;显著减少乳鼠粪便中RV含量、减轻RV对乳鼠小肠绒毛损伤、抑制小肠隐窝增生、改善体重增长率的降低。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5.3
本文编号:226489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毅博;田宗民;王莹莹;魏萍;;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与抗病毒的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8期
2 高顺平;吴国华;张强;;病毒受体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12年02期
3 黄兵;刘宁;黄英;陈劲春;;放线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共培养及其对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4 宁娜;陈乃宏;;神经节苷脂的生物学活性[J];生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5 张璐;张敏红;;饲用益生菌产品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波;张克英;丁雪梅;徐志文;白世平;;饲粮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对轮状病毒攻毒和未攻毒断奶仔猪血清和肠内容物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军华;轮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娟娟;哺乳动物上皮细胞中鞘糖脂在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颖;人胚胎干细胞传代培养方法与其遗传稳定性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高长春;猪肠道抗TGEV益生菌株筛选及其体外抗病毒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4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26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