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猪链球菌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胺代谢通路中SSU0448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Abstract]:Streptococcus suis (Streptococcus suis, S.suis)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 of swine infec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35 serotypes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ty of membrane antigen.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is one of the most pathogenic bacteria with the highest clinical detection rate and the most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As an important zoonotic pathogen,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can be infected with meningitis. Endocarditis, septicemia, pneumonia even lead to acute death. In 1998 and 2005, there were massive human events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infection in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and Ziyang, Sichuan Provinc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two reported human events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vasive rates, deep tissue infections and toxic shock syndrome (streptococcus toxic shock syndrome, STSS). Human infection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occurs from time to time around the world, but its pathogenetic mechanism is unclear. It was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that SSU0448 gene was the key transcription regulator in the metabolism of N-acetylgalactosamine and galactosamine in 05ZYH33, a virulent strain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In this study,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nt gene knockout method was used to construct and screen SSU0448 gene deletion mutant 螖 0448 and functional complementary strain C 螖 0448 in 05ZYH33. Th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tant 螖 0448 and wild strain 05ZYH33 and functional complementary strain CA0448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of related molecules in N-acetylgalactosamine and galactosamine metabolism pathwa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y SSU0448 gene deletion. The virulence of SSU0448 gene deletion on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was investigated by virulence test in m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eriod of mutant A0448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wild strain, and the ability of chain formation was weaker than that of wild strai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utant strain and wild strain in colony morphology, Gram staining and hemolytic activity. The virulence test showed that the SSU0448 gene deletion did not change virulence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but it might delay the pathogenicity. In conclusion, the deletion of SSU0448 gene in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may lead to faster growth and lower chain forming ability, which may delay the pathogenicity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in mice. But it did not change the ability of invasiveness and pathogenicity in mice. Our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凤才,杨华富,胡晓抒,汪华,王广和,宋亚军,杨瑞馥;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2 唐文渊 ,Zygmunt Pejsak;猪链球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5年04期
3 查红波;2型猪链球菌研究进展[J];江西饲料;2005年04期
4 许青华;重新认识猪链球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5 刘华;喻华;周忠华;颜英俊;黄文方;;致生猪疫情的猪链球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6 崔正瀛;李学瑞;柳纪省;;2型猪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6年03期
7 白昀;覃伦;龙剑明;熊毅;覃芳芸;朱伟;郭建刚;李华明;刘棋;;猪链球菌9型的分离与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1期
8 王福贵;龙忠臣;王海鹏;;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6期
9 覃芳芸;陈磊;潘杰;熊毅;白昀;朱伟;郭建刚;李华明;刘棋;;猪链球菌1型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9期
10 鲁杏华;谈志祥;何世成;刘道新;邱立新;范仲鑫;唐小明;郑姣妹;;猪链球菌2型湖南株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小想;崔言顺;沈志强;管宇;逄媛;刘吉山;王艳;;20株猪链球菌核糖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2 刘梅芬;吴志明;闫若潜;盛敏;赵明军;拜廷阳;;猪链球菌种与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3 刘梅芬;吴志明;闫若潜;盛敏;赵明军;拜廷阳;;猪链球菌种与9型猪链球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张安定;朱伟峰;胡攀;金梅林;;猪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何孔旺;倪艳秀;王继春;何家惠;王伟峰;杨瑛;陆承平;林继煌;;猪链球菌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建国;郑翰;叶长芸;景怀琦;;猪链球菌的二阶段致病机理假说[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熊毅;刘棋;覃芳芸;朱伟;徐贤坤;付薇;;广西猪链球菌2型流行病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臧莹安;谢乐新;李家侨;庞木生;李淼;宋帅;李春玲;;表观健康的猪肉携带猪链球菌的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罗玲;徐涤平;刘泽文;郑浩;汪宏才;;猪链球菌2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春生;徐耀辉;陈陆;杨霞;王新娟;高冬生;王永生;程海卫;刘春明;王川庆;;猪链球菌种及1、2、7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曾星;快速猪链球菌检测方法问世[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记者 姚雷 张颖;猪链球菌检测将有据可依[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雒庆举;可能对“猪链球菌”设险吗[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井 韦;把四天缩短为四小时[N];中国质量报;2005年
5 菊 文;积极应对猪链球菌2型疫情[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6 记者 何成军 见习记者 钱河山;猪链球菌疫情不足忧[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7 郑灵巧;猪链球菌进犯人类告诉我们什么[N];健康报;2005年
8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皓东;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N];健康报;2005年
9 记者 原国锋;猪链球菌快速检测方法通过鉴定[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逸闻;猪链球菌序列变异导致毒力增加[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新月;2型猪链球菌无毒株的分离鉴定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魏子贡;猪链球菌流行病学及其生物被膜形成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学瑞;猪链球菌防治新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吴全忠;猪链球菌2型在模型动物豚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基因免疫[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欧瑜;猪链球菌2型毒力相关蛋白的检测及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陈国强;猪链球菌2型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出入境检疫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淑杰;东北三省猪场S suis感染状况调查及S.suis7比较蛋白组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路玲玲;利用插入失活法对2型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9 刘曼莉;猪链球菌2型感染宿主后宿主表达谱的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郑霄;基于芯片的猪链球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云;东北地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赵焕灿;浙江省猪链球菌血清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静;猪链球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的生物学功能初探及串联蛋白的免疫保护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岳修伟;上海部分地区猪链球菌2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耐药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黄开松;猪链球菌2型表面精氨酸肽酶的鉴定与其功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刘金;猪树突状细胞在猪链球菌2型感染致炎症风暴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刘建涛;猪链球菌2型分支酸合成酶促炎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龚秀芳;2型猪链球菌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胺代谢通路中SSU0448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覃芳芸;广西猪链球菌2型流行病学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10 郭培元;猪链球菌2型的分离鉴定以及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病理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5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26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