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螯合锌对长白猪肉质性状、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Abstract]:Twenty-eight Landrace castrated boars with the initial body weight of (61.4 卤1.4) k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treatment groups with 7 replicates in each treatment group and 1 pig per replica for 45 days.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basic die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40 ~ 80120mg / kg zinc amino acid chelate in the di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an meat percentage, carcass slant length and 45min color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P0.05), and the 24hpH value of the 3 groups in experiment 2 (P0.0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s of palmitic acid and stearic acid in trial group 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0.05), and the contents of arachidonic acid in group 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group 1 (P0.05). The content of arachidonic acid in each tri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content of 24 carbon-enoic acid in group 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group 1 (P0.05). The content of Mg,Ca and Cu in muscle showed a peak pattern with the increase of zinc content of amino acid chelate, which reached the peak value at 40 mg / kg of 40 mg / kg of zinc chelate (P05), and the content of Mg,Ca and Cu in muscl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zinc content of amino acid chelate (P0.05). The content of zinc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zinc content of amino acid chelat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zinc chelate with amino acids could improve slaughter performance, muscle 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sodium and potassium transport function and Mg,. Deposition efficiency of Ca and Cu in muscle.
【作者单位】: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1097)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4NK3036)
【分类号】:S8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莹莹;李凤娜;印遇龙;谭碧娥;孔祥峰;;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探讨[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01期
2 詹康;李艳;包文斌;赵国琦;喻礼怀;霍永久;;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连莹;饲粮中添加不同锌源饲喂生长肥育猪的效果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瑞生;;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业上的作用研究概况[J];养猪;2017年03期
2 梁国明;彭中镇;刘榜;余梅;徐三平;李奎;唐中林;;长×大×通、大×长×通杂交猪及其亲本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7年04期
3 齐晓园;李明丽;马黎;杨洁鸿;张瑜;严达伟;;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肌肉氨基酸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7年04期
4 关志惠;陈宝剑;潘天彪;覃兆鲜;刘嘉琪;马青艳;农素群;谢炳坤;;陆川猪脂酰辅酶A氧化酶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7年03期
5 胡雄贵;陈晨;彭英林;罗璇;朱吉;任慧波;;氨基酸螯合锌对长白猪肉质性状、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7年03期
6 罗玲;韩奇鹏;曲湘勇;;氨基酸螯合铁在猪和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5年12期
7 单冬丽;;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养猪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养猪;201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建宇;植酸酶改善生长猪锌营养状态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波波;霍永久;赵国琦;包文斌;李定海;;复合氨基酸铁、锌络合物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2 王玉涛;;导入皮特兰血液对商品猪肌肉肌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陈其美;曾勇庆;魏述东;李华;宋一萍;;不同猪种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及其营养和食用品质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邹志恒;谢金防;韦启鹏;宋琼莉;杨群;李小光;罗明;;玉山黑猪肉质特性研究[J];猪业科学;2009年12期
5 吴妹英;曹长贤;张力;肖天放;;不同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玉涛;郭丽君;邓勇;刘孟洲;;利用皮特兰作父系商品猪肉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吴玉臣;郭爽;阴正兴;唐光武;苏丽娟;;氨基酸螯合锌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8年05期
8 龙定彪;张克英;陈代文;李梦云;;品种和体重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8年02期
9 杨燕军;白亮;庞卫军;杨公社;;不同猪品种肌肉组织FoxO1与MyoD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3期
10 呼红梅;朱荣生;王继英;王怀中;张印;武英;;莱芜猪肉质特性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福;高锌对仔猪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探讨[D];浙江大学;2010年
2 余增峰;烟酸锌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吸收机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王斯佳;氨基酸螯合锌对肉仔鸡生长代谢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高惠林;不同锌源和锌水平日粮对桃源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赵金伟;甲酸盐(铁、锌、铜)及硫酸锰组合效应对维生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6 苏振刚;氨基酸螯合锌对肉鸡生物学效价及对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7 赵士堂;羟基蛋氨酸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方俊;不同饲料添加剂锌源对仔猪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新;长白猪体长遗传力的估测[J];畜禽业;2000年02期
2 ;桑梓湖长白猪在首届湖北种猪拍卖会上夺冠[J];湖北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3 潘晚平,申祥科,卢学斌,汪永东;美系长白猪生长发育试验规律研究[J];养殖与饲料;2003年10期
4 张伟力;;长白猪概述[J];猪业科学;2011年02期
5 许琴;徐新明;张东辉;李建瑛;是文辉;李佳佳;马娜;许永华;;新疆长白猪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皮肤组织结构的比较[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3期
6 ;长白猪[J];畜牧兽医;1972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长白猪的风土驯化效果观察[J];辽宁畜牧兽医;1980年01期
8 ;长白猪的繁育[J];福建农业科技;1974年05期
9 ;长白猪[J];农业知识;2007年15期
10 金中长,张波,丛永祥,张家富,冯国君,解超群,梁富山,刘文国;加系长白猪引种饲养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清明;;全国长白猪育种协作组十三年[A];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C];2010年
2 王松均;瞿继跃;王先明;;中国长白猪大观山Ⅱ系选育研究报告[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齐俊勇;李秀宝;何若钢;陈中华;韦明宇;张文明;段福君;;不同营养水平对保育期美系长白猪养分利用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过玮;李宁;吴常信;;猪脂肪组织基因微阵列分析:中国香猪和长白猪的基因表达比较[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晚平;申祥科;;SH牌长白猪的质量控制系统[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彬;汤德元;李春燕;曾志勇;黄涛;徐健;张晓杰;王凤;;长白猪IL-2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7 王彬;汤德元;李春燕;曾志勇;黄涛;徐健;张晓杰;王凤;;长白猪IL-2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袁芳芳;余凯凡;束刚;高萍;王松波;王丽娜;朱晓彤;傅伟龙;江青艳;;长白猪、蓝塘猪和大花白猪肉质性状比较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何若钢;黄伟杰;李秀宝;陈中华;刘俊锋;刘丁健;;不同日粮水平对新美系长白猪40-70kg阶段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崔世泉;包军;;民猪和长白猪哺乳初期的行为观察[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长白猪[N];河南科技报;2004年
2 秦时;长白猪[N];陕西科技报;2002年
3 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白石猪场 陈健雄;白石龙骏长白猪的选育进展[N];中国畜牧报;2002年
4 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 吴同山 王敬军;长白猪的选育研究与推广[N];中国畜牧报;2002年
5 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赵宏志 李振宽 周伟良 王楚端 陈清明;丹系长白猪恶性高温综合症基因分析[N];中国畜牧报;2002年
6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郭和军;英系大白和丹麦长白猪的饲养要点[N];中国畜牧报;2004年
7 特约记者 段振杰 李国庆;科学养猪猪儿壮[N];北京科技报;2000年
8 湖北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徐子清 研究员;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9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10 ;分娩舍中长白猪的饲养管理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雷杰;金华猪与长白猪生长和肌肉发育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苗志国;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和消化功能发育差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郭佳;金华猪和长白猪肌纤维组成差异及ERK基因对肌纤维转化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艳芳;CPT1基因对猪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高彦华;猪抗菌肽PR-39的表达特性和调控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姚国佳;PPARδ和Myoglobin基因表达对猪肉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静;肉质候选基因在不同品种猪中的表达差异及与肉质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贺希文;加系SPF大白和长白猪群体遗传学分析与SLA单倍型的初步筛选[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陈伟平;断奶仔猪小肠发育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连缺;瑞系长白猪适应性观测及泌乳母猪粗蛋白与赖氨酸适宜水平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赵英杰;长白猪IFN-γ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原核高效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D];吉林大学;2005年
6 曾燕舞;两种家猪心脏组织表达序列标签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7 闵小红;猪PPARGC1A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生长发育阶段中的差异表达[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8 李庆海;猪苹果酸酶及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单立莉;Myostatin、MyoD、Myogenin基因对金华猪和长白猪肉质影响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杨燕军;猪FoxO1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4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40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