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图文】:
箱内培养24h后,观察菌落种类及相对数量,记录菌落特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并镜检,,观察疑似病原菌菌体的形态,并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和鲜血琼脂,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后,观察并记录菌落特征,同时挑取单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其菌体形态。将分离培养得到的典型菌落,挑取单菌落划线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进行纯化培养,取单菌落接于于LB液体培养基,37℃、200r/min摇床进行过夜培养增菌,保菌备用。1.2.2.2生化试验将菌液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后,挑取单菌落分别进行糖发酵试验(葡萄糖、蔗糖、芽糖、乳糖)、MR试验、VP试验、靛基质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每个试验分别重复3次。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判定试验结果[7]。1.2.2.316SrRNAPCR鉴定取1mL菌液,沸水加热10min,冷却15min,12000r/min离心2min,取上清液作为PCR反应的DNA模板。依据罗燕等报道的用16SrRNAPCR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PCR扩增[8]。PCR产物送西安擎科泽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测序。1.2.3动物试验将试验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试验组(G1)和试验组(G2)。试验前禁食、禁水24h。G1组小鼠腹腔注射菌株1菌液1mL/只(约含细菌2×109CFU)。G2组小鼠同方法同剂量注射菌株2菌液。C组小鼠同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mL/只。攻菌后,各组分笼
表1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Table1Bi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2isolatesinmuskdeer菌株编号Strainnumber糖发酵试验Pentasaccharidesfermentationtest葡萄糖GLU蔗糖SAC麦芽糖MAL乳糖LACMR试验MRVP试验VP靛基质试验Indole柠檬酸盐利用试验Citrate1+++++-+-2+++++-+-注:糖发酵试验:“+”表示产酸产气;“-”表示不发酵。其他试验:“+”表示阳性;“-”表示阴性。Note:Inpentasaccharidesfermentationtest,“+”standsforproductionofgasandacid;“-”standsfornofermentation.Inothertests,“+”standsforpositive;and“-”standsfornegative.M.DNA标准DL2000;1、2.菌株1;3.阴性对照;4、5.菌株2M.DNAMarkerDL2000;1,2.Strain1;3.Negativecontrol;4,5.Strain2图2分离菌株的16SrRNAPCR产物电泳结果Fig.2Electrophoresisproductsof16SrRNAPCRresultsofisolatedstrains将所测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同源性高的菌株并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所测菌株进行鉴定。菌株1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分类号】:S858.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承嗣;易庭宗;;试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林麝难产[J];畜牧兽医杂志;1988年02期
2 杨金昌;胡龙;程正兰;黄修福;董龙;易庭宗;;林麝吐沫病的防治[J];特产研究;1989年04期
3 刘春燕;刘国艳;柴春彦;王晓黎;张建明;徐宏发;;麻醉保定林麝的效果研究[J];四川动物;2008年03期
4 赵兵团;张革风;;凤县民兵搞起林麝驯养[J];中国民兵;2008年08期
5 樊荣;高大柱;;勉县林麝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陕西林业;2009年06期
6 李亚红;赵玲爱;;林麝疾病预防与治疗[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7 宋承嗣;易庭宗;王宗锐;;林麝化脓症防治初探[J];特产科学实验;1987年03期
8 ;林麝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草与畜杂志;1990年04期
9 程世国;马黎;邹真慧;王书炳;吕玉波;刘延乐;;饲粮能量、粗朊和氨基酸水平对林麝麝香产量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10 王勇,郭海,张慧珍,李吉有,魏军魁;野生林麝的抢救与治疗[J];野生动物;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炳存;王红宁;徐鹏伟;杨鑫;张安云;邹立扣;;林麝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分型及乳酸菌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迟酩;李旭鑫;邓家波;岳碧松;;林麝的疾病统计[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孙海 青松;凤县养林麝 发展逾千头[N];宝鸡日报;2009年
2 杨俊林;凤县人工养麝西北第一[N];宝鸡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郎冬梅;圈养麝类固醇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非损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李灵;林麝Ⅱ类MHC基因分离与化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刘春燕;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养殖种群死亡原因及其生命生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鑫;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部分耐药基因检测及crl毒力基因缺失株的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27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2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