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鸭瘟强毒人工感染雏鸭的显微和超微病理学变化

发布时间:2019-10-14 14:03
【摘要】:为了解鸭瘟病毒(DPV)人工感染雏鸭后的组织器官病变规律、感染后病毒分布情况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试验以DPV GZ强毒株人工感染90羽15日龄健康雏鸭,分别在感染后3、6、10、18、30、48、72、96、108 h剖杀,采用PCR技术进行病原鉴定,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病理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人工感染3 h后即可通过PCR技术检测出DPV核酸;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感染后10 h可在脾脏中首先观察到少量的病毒,30 h后胸腺开始发现病毒,病毒的数量随感染时间增加逐渐增加;感染18 h后,中枢免疫器官胸腺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织间隙增大;脾脏组织病变严重,其余器官组织结构均出现程度较轻的组织损伤;感染后30 h,中枢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极度减少,器官组织结构模糊不清,出血较为严重;一些器官则出现细胞肿胀,肠道等器官组织也有细胞变性、出血等病理变化;在死亡鸭的肝脏、脾脏、十二指肠、胸腺发现数量极多的病毒。对照组鸭组织中未发现病理变化。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鸭瘟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和鸭瘟的病理学诊断提供试验依据。
【图文】:

肺脏


銄厍焕吖窍掠谢粕鄦倭可釬鑫铮嗤糠中叵儆猩⒃诘男?出血点。感染后30h胸腺皆有出血点变化,肝脏和脾脏出现少量大小不一的白色坏死灶,脑部轻度充血。感染后48h肝脏坏死灶周边伴随有环状出血带,脾脏出现大量坏死点,脑部充血程度加重。感染后72h腹膜水肿,有大量浓性黄色渗出物与脏器相粘连,体内各器官出现肿大充血出血。感染后96~108h雏鸭死亡,立即解剖的雏鸭亦呈现以上大体病理变化,且程度有所加重:心冠状脂肪、心内膜有出血点(图1);肝脏遍布大小不一的出血块和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图2);肺脏出血,气管充血出血(图3);肾脏肿大,有大量出血斑(图4);脑部肿大充血出血(图5);回肠、结肠有环状出血带,肠黏膜脱落,有溃疡突出于肠上皮表面,直肠、盲肠皆有出血点(图6);脾脏肿大,周边可见白色坏死点;胸腺充血出血。2.2利用PCR法检测病毒采集感染后雏鸭的不同组织提取DNA样本,应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3h后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几种器官中检出DPV核酸;感染10h后还可在十二指肠、盲肠、心肌和胸肌等器官中检测出病毒核酸;而空白对照组鸭各个受检样品在不同时段上均呈阴性反应(图7)。2.3组织学病理变化2.3.1心脏接种后18h,部分心肌纤维出现轻度肿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接种后48h,心肌纤维出现胞核、肌浆深染,有部分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图8)。接种后72h,肌纤维出现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间质明显充血、出血,血管内皮受损。接种后108h,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间隙增宽、结构紊乱、变性、断裂、着色不均(图9)。2.3.2肝脏接种后6h,肝细胞核肿胀变大变圆,少数核淡染或消失而留下核影,肝细胞之间的界限模糊,胞浆嗜伊红性增强,内含有微细颗粒状物。之后时间段肝组织呈现不同程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

出血斑,肾脏


超薄切片机切片,柠檬酸铅-醋酸铀双染,透射电镜观察。2结果与分析2.1临床症状及大体病理变化2.1.1临床症状人工感染后30h内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48h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精神沉郁,不喜动,喜卧,脖子紧缩,不饮水,吃食较少;72h开始出现死亡,病鸭呼吸出现湿罗音,鼻腔分泌少量清亮黏液,精神沉郁不喜动,头搭向身体一侧,部分表现出神经症状呈单脚支撑站立姿势;96h头搭向身体一侧,不食不饮,眼内膜灰白浑浊,瞳孔内有白色针尖状颗粒,鼻腔分泌物黏稠呈脓性,呼吸急促,拉稀粪污染肛门周边羽毛;108h全部死亡。2.1.2大体病理变化感染后18h内解剖病变不明显,剖检仅见胸腔肋骨下有黄色少量渗出物,部分胸腺有散在的小出血点。感染后30h胸腺皆有出血点变化,肝脏和脾脏出现少量大小不一的白色坏死灶,脑部轻度充血。感染后48h肝脏坏死灶周边伴随有环状出血带,脾脏出现大量坏死点,脑部充血程度加重。感染后72h腹膜水肿,有大量浓性黄色渗出物与脏器相粘连,体内各器官出现肿大充血出血。感染后96~108h雏鸭死亡,立即解剖的雏鸭亦呈现以上大体病理变化,且程度有所加重:心冠状脂肪、心内膜有出血点(图1);肝脏遍布大小不一的出血块和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图2);肺脏出血,气管充血出血(图3);肾脏肿大,有大量出血斑(图4);脑部肿大充血出血(图5);回肠、结肠有环状出血带,肠黏膜脱落,有溃疡突出于肠上皮表面,直肠、盲肠皆有出血点(图6);脾脏肿大,周边可见白色坏死点;胸腺充血出血。2.2利用PCR法检测病毒采集感染后雏鸭的不同组织提取DNA样本,应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3h后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几种器官中检出DPV核酸;感染10h后还可在十二指肠、盲肠、心肌和胸肌等器官中检测出病毒核酸;而空白对照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60607、31560703)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号[2009]2137号)
【分类号】:S85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会良,张文权;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01期

2 汪铭书;程安春;刘芳;陈孝跃;刘伍梅;;仔猪人工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宿主细胞凋亡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年03期

3 石玉祥;张登荣;王雪敏;王哲;王艳梅;;鸡人工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后气管病理组织学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4 李清艳;郭兵;王海凤;王凤霞;程晶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人工感染模型的中药保护作用[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10期

5 季光庭,徐龙,,钟平华,申文霞,潘庆森;百病清治疗人工感染鸡霍乱效果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6 李荣誉,张国祖,张素梅;克喘散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疗效[J];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11期

7 剡根强,马勋,屈勇刚,田晶华,王晓兰,蒋建军,沈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年04期

8 张桂云,李荣誉,邓同炜;肾复康对人工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2000年11期

9 李雪梅;程安春;汪铭书;;人工感染仔猪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核酸分布规律[J];中国兽医科学;2008年04期

10 方桂友;王隆柏;庄向生;邵良平;周伦江;车勇良;魏宏;陈如敬;;变异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人工感染猪体内分布情况[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秀玲;牛发良;杨玉成;薛瑞辰;赵香汝;李喜旺;苏杰;袁光耀;;中药“双炎散”颗粒剂对防治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生化检测[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刘强;贾仁勇;汪铭书;黄娟;朱德康;陈舜;刘马峰;陈孝跃;程安春;;鸭乙型肝炎病毒在人工感染雏鸭外周血中增殖的动态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程安春;汪铭书;刘维平;袁桂萍;刘菲;孟琼华;韩晓英;朱德康;徐超;廖永洪;;鸭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理学发展规律及其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柳建新;周霞;田晶华;朱翠萍;;绵羊人工感染致绵羊脑炎链球菌病理组织学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红宝;吴志娟;孙锐锋;李红丽;郭雪丽;张春有;关运生;卫学宏;;人工感染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的病理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小波;宋红芹;高巍;吴力力;许益民;高崧;;PCV2人工感染仔猪的病理学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薛英;谷长勤;程国富;李自力;赵雅心;周诗其;毕丁仁;;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菌雏鸭的病理学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胡东波;何孔旺;倪艳秀;周俊明;俞正玉;范红结;;猪链球菌2型感染家兔后组织脏器中的定量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华春;闫艳丽;周丽;陈生雷;刘艳霞;舒秀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感染病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秀玲;牛发良;杨玉成;薛瑞辰;赵香汝;李喜旺;;中药“病毒克”颗粒剂防治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的生化检测[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中赞;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气管和肾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颜其贵;PRRSV-SCQ株结构基因生物信息学及人工感染仔猪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复方中药“猪康散”预防用药对人工感染PRRSV猪血清和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胡壮涛;人工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病理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3 刘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人工感染仔猪的组织超微结构和凋亡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徐鹏;仔猪人工感染囊尾蚴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化规律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5 葛平萍;一株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鹏飞;麻杏石甘粉防治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高均伟;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人工感染CSISV在SPF雏鸡和肉仔鸡体内的分布[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8 廖永洪;原位杂交和间接原位PCR检测DPV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对DPV人工感染鸭后病毒分布规律检测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萌;中药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杨丽媛;IBV山西分离株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及病毒在体内分布的检测[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9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49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