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罗伊氏乳杆菌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09:05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益生罗伊氏乳杆菌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昆明鼠的效果、剂量及潜在机制。将96只昆明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昆明鼠饲喂商品化基础日粮,对照组饮用自来水,低、中、高剂量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1.0×10~6、1.0×10~7及1.0×10~8 CFU/mL罗伊氏乳杆菌。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昆明鼠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并灌胃致病性大肠杆菌(4.98×10~9 CFU/mL),观察小鼠死亡率;检测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显示,中剂量组小鼠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死亡率、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浓度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力(T-AOC)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小鼠饮水中添加罗伊氏乳杆菌可提高生长性能,改善攻毒后机体抗氧化力和盲肠菌群结构,降低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和小鼠死亡率,有效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感染造成的死亡率,其中添加1.0×10~7 CFU/mL伊氏乳杆菌效果最好。
【图文】:

字母表示,死亡率,和血,小鼠


w,values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thesame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ametableasbelow2.2攻毒后小鼠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试验结束时灌胃致病性大肠杆菌后48h,,各组昆明鼠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见图1。由图1可知,3个罗伊氏乳杆菌添加组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显著低于低、高剂量组(P<0.05),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Values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thesame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图1攻毒后小鼠死亡率(A)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B)Fig.1Themortality(A)andserumintestinotoxinlevels(B)ofmiceafterpathogenicE.coilinfection2433

字母表示,死亡率,和血,小鼠


w,values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thesame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ametableasbelow2.2攻毒后小鼠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试验结束时灌胃致病性大肠杆菌后48h,各组昆明鼠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见图1。由图1可知,3个罗伊氏乳杆菌添加组死亡率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显著低于低、高剂量组(P<0.05),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Values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hilewiththesamelettersuper-scripts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图1攻毒后小鼠死亡率(A)和血清大肠杆菌肠毒素含量(B)Fig.1Themortality(A)andserumintestinotoxinlevels(B)ofmiceafterpathogenicE.coilinfection2433
【作者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6A0410);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项目(皖农科2012) 安徽省生猪现代农业项目(皖农科2013-2016)
【分类号】:S8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勇,张冰,周海鹰,曾群辉;应用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4期

2 彭贵青,吴斌,刘梦元;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养殖与饲料;2002年05期

3 李志培,苗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及最新检测技术[J];河南畜牧兽医;2004年05期

4 孙鎏国,蒋锁俊,姚德法;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5期

5 张红见,韩志辉,王俊德,郭龙海;饲料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6 王永芬;于新和;边传周;;河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J];家禽科学;2006年04期

7 林初文;谢印乾;何诚;沈志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2期

8 于俊娥;敖日格乐;王纯洁;张爱荣;格日勒图;程佳;;奶牛粪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5期

9 肖国生;况守龙;胡廷章;黄小云;杨俊年;罗凯;;三峡库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10 蓝养金;;龙岩市某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东;刘军;刘爽;周博;李鹏;祝令伟;纪雪;冯书章;;致病性大肠杆菌菌壳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金文杰;郑志明;张永志;秦爱建;邵红霞;刘岳龙;钱琨;;三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磷霉素耐药机制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欧阳凤菊;刘慧芳;司微;王春来;赫明雷;倪洪波;刘思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常艳燕;刘力宽;智晓莹;祁光宇;陈苗苗;刘萍;黄银君;刘学荣;牟克斌;;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与耐药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引弟;宋念华;马力;张厚芝;李德学;胡智斌;谢军;;新生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冉志平;叶胜强;王丽霞;周华;喻婷;钱运国;杜康裕;吴建英;尹丽萍;;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7 张红英;王亚宾;崔保安;王学斌;杨霞;夏平安;赵现敏;;板蓝根多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细胞黏附的试验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纪雪;孙洋;赵相胜;佟盼盼;郭学军;刘军;祝令伟;周伟;周博;冯书章;;犬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信明;沈志强;连洪梅;刘吉山;赵蕾;李峰;;广西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10 陈祥;赵娟;高崧;焦新安;刘秀梵;;抑制差减杂交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少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DE205B黏附及侵袭相关因子的致病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戴建君;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金文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及HPI Irp1细胞表位作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颖;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六型分泌系统hc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庆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Ⅵ型分泌系统2 DotU的功能研究及毒力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曹春光;苏鲁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2个O78分离株致病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张琪;Hep介导禽致病性大肠杆菌CE129病原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张滔;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icmF基因功能研究和侵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翠翠;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7 刘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Ⅵ型分泌系统2核心组分VgrG致病作用及调控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8 尹磊;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非编码小RNA(RyhB)缺失对其致病性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曼;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hoP/Q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毒力调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10 黄博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hoP/Q基因缺失对其致病性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9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49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