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发布时间:2019-10-28 18:20
【摘要】: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为研究区域,借助群落分层取样方法,科学估测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碳分配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400.56 g C/m~2,其中羊草-杂类草(585.18 g C/m~2)、冷蒿-其他小禾草(505.68 g C/m~2)以及克氏针茅群落(501.45 g C/m~2)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碳密度。2)内蒙古典型草原拥有32.26×106hm~2的面积,贡献了112.76 Tg的生物量碳,其中地上生物量碳20.42 Tg,地下生物量碳92.34 Tg。3)根冠比(R∶S)分布上,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根冠比数值为4.52,要大于一般草地类型。4)地下生物量碳(BGB)沿土壤深度的分布情况,糙隐子草、克氏针茅、羊草-杂类草、羊草-丛生禾草、大针茅、冰草等草本群落均属于"指数型",即BGB沿深度分布符合指数函数,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壤层;冷蒿-糙隐子草、冷蒿-其他小禾草、差巴嘎蒿群落等灌丛群落的BGB分布曲线为"抛物线形",其地下生物量碳主要分布于20~40 cm土壤层,不符合指数函数但符合二次函数。
【图文】:

草地,碳分配,固碳,碳循环


onnaturalgrasslandsinnorthernChina.Keywords:carbondensity;biomass;root∶shoot;exponentialfunction一直以来,生物量碳分配是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和固碳潜力研究的核心问题[1-2],在草地碳循环、草原生态保护和土壤潜力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4]。受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影响,我国草地特别是牧草生产面临重大挑战,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影响牧草生物量碳分配的诸多因素中,环境异质性是影响植物生物量碳分配的重要因子[5-6],其通过影响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碳库储量的变化(图1)。图1环境异质性与生物量碳分配Fig.1Therelationshipbetweenenvironmentalheterogeneityandbiomassdistribution草地生态系统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5左右,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衣服材料、洁净空气等服务,同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等功能,对畜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7]。然而,受限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内部异质性,以往研究多数考虑了草地相对于其他景观(如森林、农田等)的功能差异,,往往忽视草原的内部群落组成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间的巨大差别,忽视这样的差别无疑会影响评估的最终效果[8]。草地生物量碳的80%以上集中在地下,地上生物量碳则是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输入源,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受限于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人们对地下生物量碳的认识比较有限。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估算地下生物量碳:一是模型方法,即通过引入一定的环境变量(如气候、土壤养分、水分等)来估算地下生物量碳。该方法虽然加入模型要素,但对于草地、灌丛等空间异质性较大的景观来说,环境因素的变动性太大,借助环境因素来解释地下生物量碳的可行性较低;二?

温带典型草原,群落分布


1.1群落类型选择借助ArcGIS群落资料,宏观把握草地群落类型的比例,选择10个草原群落(图2),这些群落类型面积占内蒙古典型草原面积的90%以上,可以很好地代表整个草原特征。取样时间为2011年7-8月,自沈阳出发,经左翼中旗到扎鲁特旗,后至呼伦贝尔草原后横穿锡林郭勒盟,再经克什克腾旗返回通辽,完成典型草原的取样工作。图2温带典型草原取样群落分布Fig.2Thedistributionofsamplingcommunitiesintemperatetypicalsteppe1.2样地布设样地布设上,每个群落选择5个500m×500m典型区域作为取样样地(各样地的距离间隔原则上为2km以上,但根据群落自身的分布特点,若某些群落分布比较集中的话,至少应有500m的间隔),同时,每个样地中再随机设置2个1m×1m的样方,间隔100m以上。因此,每个群落将设置有5(样地)×2(样方)=10个样方,温带典型草原共设置样方数为:10(群落)×5(样地)×2(样方)=100个。1.3样方取样1.3.1地上植被采集将样方内植物地面以上的所有绿色部分用镰刀齐地面割下,称取总重后选取部分植物装入自封袋,该部分称取重量后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65℃烘干后称量干重。地上活体生物量(plant)的样本总数为10(群落)×5(样地)×2(样方)=100个。1.3.2地表凋落物采集用钉耙收集样方内地表凋落物和立枯,小心去掉凋落物上附着的细土粒,按样方称重后分别装入自封袋内并编上样方号,带回实验室65℃烘干后称量干重。凋落物生物量(litter)的样本总数为10(群落)×5(样地)×2(样方)=100个。1.3.3地下根系采集在取过地上生物量的样方内,将土壤表层的残留物和杂质清理干净,用直径5cm土钻取3钻土,3钻合并在一起,分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80cm和80~100cm计6层依次取样。取好的样品,此时是土样和根系的混合体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GXESPKF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60404) 江苏省青年基金(BK20140116)资助
【分类号】:S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飞龙;闫妍;卢晓强;吴军;丁晖;刘志民;;内蒙古草甸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J];草业学报;2016年04期

2 高雅;林慧龙;;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前瞻[J];草业学报;2014年03期

3 ;Analysi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based on MODIS remote sensing dat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08期

4 黄玫;季劲钧;曹明奎;李克让;;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J];生态学报;2006年12期

5 马文红;韩梅;林鑫;任艳林;王志恒;方精云;;内蒙古温带草地植被的碳储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6 胡中民,樊江文,钟华平,韩彬;中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年09期

7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耿会立;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8 李凌浩;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4期

9 王启基,王文颖,邓自发;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飞龙;闫妍;刘立;曹云;马月;陈萌萌;刘志民;;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J];草业学报;2017年04期

2 刘坤;曹林;汪贵斌;曹福亮;;银杏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董玉红;刘世梁;王军;侯笑云;;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整理风险与固碳功能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4 邵全琴;曹巍;樊江文;黄麟;徐新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2期

5 徐文娴;卓志清;赵从举;朱敏捷;韩奇;吴小卫;;海口城市草坪绿地土壤CO_2通量时间变化及其环境解释——以海南师范大学南校区为例[J];草业科学;2017年01期

6 张智袁;李刚;张宾宾;赵祥;任国华;董宽虎;高文俊;王永新;;山西典型天然草地碳分布特征及碳储量估算[J];草地学报;2017年01期

7 郭治兴;袁宇志;郭颖;孙慧;柴敏;陈泽鹏;Mogens H.Greve;;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有机碳最优估算模型[J];土壤学报;2017年02期

8 王轶虹;史学正;王美艳;赵永存;;2001—2010年中国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J];土壤学报;2017年02期

9 彭密;国庆喜;;胜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空间结构的最小面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10 聂雨芊;卫媛;卫智军;吕世杰;任佳;刘文亭;张爽;刘红梅;;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现存量对放牧制度和土层深度的响应[J];草原与草业;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杰萍;罗永清;周欣;岳祥飞;连杰;;植物根系呼吸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5年05期

2 李学斌;樊瑞霞;刘学东;;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11期

3 穆少杰;周可新;陈奕兆;孙成明;李建龙;;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4年03期

4 金云翔;徐斌;杨秀春;李金亚;马海龙;高添;于海达;;不同沙化程度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环境因素特征[J];草业学报;2013年05期

5 门学慧;盛建东;贾宏涛;王德旺;;北疆温性荒漠类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13年05期

6 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师尚礼;;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年03期

7 ;Changes in global poten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s from 1911 to 2000 as simul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pproach[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11期

8 孙政国;孙成明;李建龙;陈奕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碳蓄积核算研究回顾与展望[J];草业科学;2011年09期

9 王莺;夏文韬;梁天刚;;基于CASA模型的甘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遥感模拟[J];草业学报;2011年04期

10 任继周;梁天刚;林慧龙;冯琦胜;黄晓东;侯扶江;邹德富;王

本文编号:2553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53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