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基于无人机的青藏高原鼠兔潜在栖息地环境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15:40
【摘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之一,其栖息地环境特征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传统地面观测方法耗时耗力,而卫星遥感分辨率低没法识别,因而对高原鼠兔栖息地的研究多为定性且缺少大范围量化研究。无人机航拍为研究高原鼠兔栖息地提供了新的可能,本研究于2015年6月-8月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定点定高航拍,共布设了约300个工作地点,获取了约1 800张航拍照片;每张照片覆盖地面26 m×35 m,每个像元覆盖地面约为1 cm~2;通过自主开发的照片处理软件对鼠洞进行自动识别和人工校正,并结合样地的地表温度、植被、土壤水分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在不同草地类型中的分布显著不同(P0.05),高寒草甸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显著高于其它草地类型,荒漠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最小;2)高原鼠兔最适宜的栖息地环境:NDVI值为0.5~0.6,土壤含水量为20%~25%,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为28.5~29℃;3)高原鼠兔洞口密度与NDVI和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与陆地表面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说明,植被和土壤水热是影响高原鼠兔选择栖息地的主要因子,高原鼠兔偏向于选择植被条件较好、土壤含水量较高,生长季陆地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
【图文】:

照片,工作点,青藏高原


约霸颇鲜⑺拇ㄊ⒏仕嗍『托陆釅糠值?区[21-22]。本研究的区域主要为西藏自治区与青海剩研究区域内植被类型主要包含高寒草甸(alpinemead-ow)、灌丛(shrub)、沼泽(swamp)、草原化草甸(steppemeadow)、退化草甸(degradedmeadow)、退化沼泽(de-gradedswamp)、草原(steppe)和荒漠(desert)8种类型,分别占总采样面积的23.85%、1.83%、18.35%、6.42%、8.72%、2.29%、36.70%和1.83%。1.2数据获取1.2.1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数据获取2015年7月24日-8月24日,在青藏高原开展了航拍工作,共布设了约300个工作地点(图1),每个工作点设置1~2个200m×100m航线,每个航线每隔50m设置一个航点,无人机自主飞行到航点进行拍摄。航线超过500个,共获取了约1800张航拍照片。本研究使用的无人机的拍摄高度为20m,每张照片覆盖的地表面积约为26m×35m,航拍照片的像素为1200万,每个像素的分辨率大约为1cm,而高原鼠兔的洞口的直径大约为5cm,在航空照片上可以清晰辨识洞口(图2)。然后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手工画分洞口(图2),获取每张照片上的鼠洞密度[23]。图1青藏高原野外航拍工作点Fig.1WorkpointssetontheQinghai-TibetanPlateauforaerialphotographinginfield1.2.2环境数据来源1)NDVI数据来源:本研究NDVI使用的是MOD13Q1产品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16d、空间分辨率为250m。该植被产品经过了大气校正,并对水域、云、气溶胶和云阴影的影响进行了掩膜处理。MOD13Q1产品数据从USGS(UnitedStatesGeological图2手工勾画航空照片中的高原鼠兔洞口Fig.2OutlineoftheburrowsofplateaupikasintheaerialphotographsSurvey)网站(http://glovis.usgs.gov/)上下载。综合使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及MODIS数据预处理工具(MRT等)

照片,高原鼠兔,航空照片


、8.72%、2.29%、36.70%和1.83%。1.2数据获取1.2.1高原鼠兔洞口密度数据获取2015年7月24日-8月24日,在青藏高原开展了航拍工作,共布设了约300个工作地点(图1),每个工作点设置1~2个200m×100m航线,每个航线每隔50m设置一个航点,,无人机自主飞行到航点进行拍摄。航线超过500个,共获取了约1800张航拍照片。本研究使用的无人机的拍摄高度为20m,每张照片覆盖的地表面积约为26m×35m,航拍照片的像素为1200万,每个像素的分辨率大约为1cm,而高原鼠兔的洞口的直径大约为5cm,在航空照片上可以清晰辨识洞口(图2)。然后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手工画分洞口(图2),获取每张照片上的鼠洞密度[23]。图1青藏高原野外航拍工作点Fig.1WorkpointssetontheQinghai-TibetanPlateauforaerialphotographinginfield1.2.2环境数据来源1)NDVI数据来源:本研究NDVI使用的是MOD13Q1产品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16d、空间分辨率为250m。该植被产品经过了大气校正,并对水域、云、气溶胶和云阴影的影响进行了掩膜处理。MOD13Q1产品数据从USGS(UnitedStatesGeological图2手工勾画航空照片中的高原鼠兔洞口Fig.2OutlineoftheburrowsofplateaupikasintheaerialphotographsSurvey)网站(http://glovis.usgs.gov/)上下载。综合使用ArcGIS和ENVI软件以及MODIS数据预处理工具(MRT等)完成青藏高原区域NDVI数据的拼接、裁剪等处理,获得2001-2012年生长季(6月-8月)NDVI平均值[23]。然后,提取各航点的NDVI值,用来分析鼠兔洞口分布与NDVI之间的关系。2)陆地表面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数据来源:陆地表面温度数据使用的是MOD11A2数据产品,是每8日的地温最大值合成数据,原始数据为MOD11A1(逐日地温产品)数据。综合使用A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连选,崔芳年,赵青山;互助县灭治高原鼠兔取得成效[J];青海草业;2005年02期

2 赵廷贵;任程;李卫民;王朝华;骆海强;李淑君;;高原鼠兔夹和全自动捕鼠器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控制效果研究[J];四川草原;2005年12期

3 刘汉武;周立;刘伟;周华坤;;利用不育技术防治高原鼠兔的理论模型[J];生态学杂志;2008年07期

4 米玛旺堆;欧珠朗杰;次仁;;高原鼠兔与多种小型雪雀的相关性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亭亭;;高原鼠兔研究进展[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03期

6 梁俊勋;;高原鼠兔的驯育和应用前景[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4期

7 樊乃昌,窦丰满;高原鼠兔地面活动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0年01期

8 张洪海 ,张培玉 ,张承德 ,陈忠文,刘季科;高原鼠兔种群生命的统计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张德福,王英,鲍世明,张瑞忠,赵国际;高原鼠兔实验动物化研究——雄性高原鼠兔在上海地区的若干繁殖特性观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0年03期

10 丁晓涛,何秀琼,曹玉琼,李发明,谢文彬;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兴;李明财;易现峰;朱筱佳;;高原鼠兔生物控制——补草祛鼠研究初报[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来兴;李明财;易现峰;朱筱佳;;高原鼠兔田间统计技术——礼佛法[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苏建平;蔡振媛;曹伊凡;崔庆虎;;高原鼠兔种群恢复期繁殖潜能释放的证据[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丁晓涛;何秀琼;曹玉琼;李发明;谢文彬;;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5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高原鼠兔体重调节和产热适应的季节性变化[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巍;魏万红;杨生妹;;单宁酸对高原鼠兔脂代谢的影响初探[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殷宝法;魏万红;张堰铭;王金龙;曹伊凡;;微卫星技术在高原鼠兔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青藏高原高原鼠兔的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朵红;李伟;付永;彭毛;沈秀英;黄福强;冯凯;;高原鼠兔感染皮蝇蛆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王勇;张美文;陈剑;王忠全;扎西;洛桑达娃;小扎西;;藏北草原应用特杀鼠2号防治高原鼠兔现场试验效果观察[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司马宪光 包万智;高原鼠兔养殖前景看好[N];中国特产报;2002年

2 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供稿;高原鼠兔[N];西藏日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本报记者 范炬炜 刘佳;征服生命的高原[N];解放军报;2011年

4 团州委;康巴草原的“守护神”[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5 州总工会供稿;把爱写在草原[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应军;草原“三灭”惠泽羌塘[N];西藏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海燕;基于视频序列的高原鼠兔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2 白振忠;高原鼠兔对缺氧、寒冷极端高原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3 殷宝法;高原鼠兔性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扬州大学;2011年

4 杨甲芳;青藏高原三种小哺乳动物CRFR1α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孙飞达;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6 聂海燕;植食性小哺乳动物种群进化生态学研究:高原鼠兔种群生活史进化对策[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鑫峰;高原鼠兔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特异性[D];青海大学;2010年

2 齐新章;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的适应机制[D];青海大学;2009年

3 张军;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对植被调控措施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1年

4 孙生祯;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乳酸代谢的比较研究[D];青海大学;2012年

5 冶娜娜;植物次生代谢物对高原鼠兔采食行为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倩倩;高原鼠兔干扰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性状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杨国荣;天敌气味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热娜古丽·艾合麦提;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四种啮齿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显微组织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福宁;高原鼠兔繁殖季节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海娟;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54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54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