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陕北地区秦川牛及其多个杂交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0-02-29 15:45
【摘要】:为了解陕北地区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采用直接测序技术对55头饲养在陕北榆林地区的秦川牛及其多个杂交后代群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826bp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榆林地区黄牛D-loop区序列A+T平均含量为61.5%,G+C含量38.5%;共检测到33种单倍型和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1 43,单倍型多样度(h)为0.970,表明陕北榆林地区的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J法聚类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黄牛品种或群体有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建民,刘文;秦川牛的保种与改良[J];黄牛杂志;2002年05期

2 张岩,郭秀侠,刘文,贾永宏;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黄牛杂志;2004年06期

3 张志恒,尹栾,刘收选,罗创国;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J];黄牛杂志;2004年06期

4 邱昌功,毛宏伟,原积友,胡晗;秦川牛选育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黄牛杂志;2005年01期

5 昝林森;张恩平;辛亚平;胡建宏;宋宇轩;;秦川牛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发育及肉用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6 杨雍;聂星;;陕西省秦川牛标准实施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7 ;秦川牛[J];中国畜禽种业;2008年13期

8 马云;马伟;李爱民;李荣荣;陈宏;;秦川牛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11年02期

9 马乃来;海兴正;朱文超;;秦川牛及选种经验谈[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09期

10 王娟;;秦川牛选育与改良的评析与建议[J];养殖技术顾问;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璞;;户县地区秦川牛品种发展思路浅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2 昝林森;秦粉菊;;不同基本培养液对秦川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波;陈宏;蓝贤勇;张志清;张争锋;胡沈荣;张润峰;;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生长性能及杂种优势研究?[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昝林森;王洪宝;;秦川牛肉用选育改良及其产业化开发[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林勇;张英汉;南小红;张金川;;秦川牛部分体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昝林森;郝瑞杰;王洪宝;;PACAP基因T2805C突变对秦川牛部分生长性状的影响[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昝林森;朱贵明;;秦川牛肌肉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分析[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薛恺;陈宏;王珊;蔡欣;房兴堂;;秦川牛及其杂种牛H-FABP基因PCR-RFLP多态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贺花;刘小林;顾玉兰;刘宇;;秦川牛AMPD1基因单倍型评估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栋;李密杰;马伟;李爱民;蓝贤勇;陈宏;;秦川牛NRIP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 哲 记者 王 梅;标准化让秦川牛更“牛”[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记者 蒋峰;四因素制约秦川牛走向世界[N];农资导报;2006年

3 ;陕西扶风:秦川牛“走”出国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晔;秦川牛何时牛气冲天?[N];宝鸡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耀青 实习生 邹长珍;年可出栏秦川牛10万头[N];西安日报;2010年

6 金晓宁 李晓红 薛立文;武功大力发展秦川牛养殖[N];咸阳日报;2011年

7 易同民 申光磊 张哲浩;秦川牛产业化配套技术显成效[N];科技日报;2006年

8 易同民 刘永峰;“秦川牛胴体评定分割及牛肉质量跟踪溯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陕西科技报;2006年

9 焦文校 贺军栋;蒲城秦川牛肉火爆东北[N];中国特产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段延泽 本报通讯员 白玉劳 郭军良;“公司+专家+农户”模式养出好大“牛”[N];中国畜牧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节;秦川牛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相关miRNA鉴定及miR-10020调控机制解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林强;秦川牛肉质理化特性分析及其正向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洪瑜;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遗传分析及其与秦川牛经济性状关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密杰;秦川牛PPARGC1A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变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何玉龙;秦川牛myostatin基因序列分析及敲除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维斌;秦川牛肉用性状及八个黄牛品种遗传关系的DNA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樊月圆;肉牛PPARs家族和PLIN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秦川牛胴体、肉质性状相关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莺莺;中国主要牛种肌肉组织基因表达谱特征比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全伟;牦牛全基因组CNV及高原适应性候选基因(HO1)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丽;黄牛NPY和HCRTR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成山;不同生态条件秦川牛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梓年;三个中国地方黄牛PNPLA3基因遗传变异及启动子活性区域筛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煜;秦川牛ELOVL6基因SNP检测及其与体尺、体重、胴体重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娜;秦川牛PSMC3基因的SNP检测及与体尺、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吕斌;秦川牛PSMC2基因的SNP及其对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晓明;秦川牛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梁巍;秦川牛PSMC基因家族遗传变异、可变剪切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阎建宇;中国三个黄牛品种ASB-3基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与mRNA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奚玉莲;秦川牛基因组遗传变异及其与脊椎数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韩玉娇;秦川牛LCORL基因的多态性、mRNA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3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83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