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研究鸡转录组调控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20 11:44
【摘要】: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ASE)是一种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表达水平不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基因转录出的mRNA全部或大部分来自其中一个等位基因。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分析可以探索转录组中基因印记、性染色体剂量补偿和基因顺反调控等机制。印记现象是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一些基因总是特定地表达来自父亲或者来自母亲的等位基因的一种亲源特异性的表达方式。剂量补偿效应指的是在生物基因组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涉及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顺式作用元件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如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它们会导致等位基因有不同的mRNA表达量水平;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也称转录因子,能够同时对两个等位基因产生影响。为了研究鸡基因组中这些机制,我们用白来航和科尼什作为实验材料,构建了四个家系:白来航和科尼什内部分别进行近交产生两个纯系,并且两品种进行杂交产生两个正反交家系。四个家系得到的后代提取大脑、肝脏和胸肌的RNA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正反交家系的四个亲本提取DNA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重测序数据筛选出亲本之间的SNP,利用这些SNP鉴定后代RNA-seq中的reads来源于哪个亲本,再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一系列的统计检验以及验证实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在我们的筛选条件下,1日龄的鸡的大脑组织中,不存在基因印记现象;鸟类剂量补偿相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相对微弱,能够容忍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间剂量的不平衡以及雌雄个体之间Z染色体上基因剂量的不平衡,公鸡两条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表达量基本持平,不存在一条性染色体失活的现象;在三个组织中,能够表达的基因中大部分表达量都是保守的,受到反式调控的基因要多于受到顺式调控的基因,在同时受到两种类型调控的基因中,大部分基因受两种类型调控方式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说明在鸡的进化中,基因的表达量总是趋向于相互补偿从而达到平衡,受反式调控的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受到更为严格的选择。
【图文】:

基因组印记,父本,印记基因,等位基因


而由于印记基因上亲代等位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印记基因仅能表达一方逡逑亲本来源的同源基因,而来自另一亲本的则不表达[39]。只表达或主要表达来自母亲的那个等位逡逑基因而使来自父亲的等位基因沉默的表达方式称为父本印记(图1-1),相反,只表达或主要表逡逑2逡逑

性染色体,基因,失活,染色体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第一章文献综述逡逑另一种是印记的,发生在胚外组织中。着床前胚胎的所有细胞都表现为印记形式的X染色体失逡逑活,,而囊胚后期的内细胞团又重新活化了失活的X染色体,以后的小鼠X染色体随机失活发生逡逑在上胚层。人类跟小鼠相似,但不确定第一次失活是随机的还是印记的[95’96]。在袋鼠、袋狼等逡逑有袋类哺乳动物中,失活的X染色体总是来自父本[97]。鸟类可以容忍许多Z连锁基因的轻微的逡逑剂量不平衡,而具体的剂量补偿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图1-3)。鸡作为鸟类的一种模式生逡逑物,对深入理解动物进化规律和性别决定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鸡也是重要的农业动物,逡逑了解和掌握其剂量补偿规律对家禽产业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春;张建中;张恩民;马凤琴;张建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炭疽芽胞杆菌致死因子基因点突变的评价[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年05期

2 白春英;史铁伟;瑞云;于晓明;张朝军;仝丽娟;李秀君;高丽枫;周静;;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在5-脂氧合酶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年31期

3 Nanbert ZHONG,Dorota MOROZIEWICZ ,Anetta WRONSKA,Marilyn LI,Krystyna WISNIEWSKI,Susan Sklower BROOKS,Edmund JENKINS,W. Ted BROWN;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法在婴儿型和幼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4 马厚勋,牛永红,李章勇,谢正祥;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2005年01期

5 彭小松;朱昌兰;林华;欧阳林娟;贺晓鹏;陈小荣;傅军如;贺浩华;;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水稻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邢宏运,蔡望伟,刘国勋,王政,王小英,程爽,包承鑫;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β纤维蛋白原-1420G/A、-993C/T多态性的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05年01期

7 苏智广,张思仲,肖翠英,童煜;一种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单倍型分析技术[J];遗传学报;2005年03期

8 李婧婵;姜春来;于源华;宋海鹏;;液相芯片技术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突变[J];临床检验杂志;2016年03期

9 温剑平;张学英;史红艳;徐丽娟;孙延波;;EGFR外显子19、21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17期

10 胡月新;徐天勇;;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在ACE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勇;周新;郑芳;涂建成;刘芳;李霞;;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技术对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方法学评价[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金嘉琳;翁心华;胡忠义;陈澍;邵凌云;张文宏;;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株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文君;潘宁;南大航;吴士超;缪凤琴;张建琼;;原发性肝癌中经典HLAI类等位基因特异性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陈伟民;;AS-PCR法在ACTN3-C1747T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2016)全国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运动·体质·健康论文摘要汇编[C];2016年

5 孙红;王果;许标波;彭艳;李泰霖;曾樱;蔡加琴;朱院山;;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ABCG2基因421位单核苷酸C>A多态性[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2015年

6 梅丽娜;王季石;卢英豪;沈露;李伟达;李建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NS-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CML)中JAK2V617F点突变[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梅丽娜;王季石;卢英豪;沈露;李伟达;李建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NS-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CML)中JAK2V617F点突变[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少锋;顾春东;雷霆;王金;李锦绣;;CYP1B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及预后关系的研究[A];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赵贵森;艾红伟;陈晖;杨渝珍;;SNP rs220028和STR HUMARA位点甲基化标记的时空稳定性[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唐慧;董虹;高建梅;华映昆;张丽平;严新民;;Apo E基因multi—ARMS与PCR—RFLP分型法的比较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琼;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研究鸡转录组调控模式[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马厚勋;NOS SNP与EH、HPS谱的关系及其ASP-PCR检测技术[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3 李霞;组蛋白修饰和组蛋白变异体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4年

4 吴子侠;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耳聋高频突变位点的快速荧光筛查[D];苏州大学;2013年

5 潘湘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6 郭之彬;水稻F1杂种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郭利伟;动脉粥样硬化候选基因GALNT3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李波;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培;猪肺泡巨噬细胞系中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嘉欣;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研究东北住院人群MPLW515突变情况[D];吉林大学;2016年

3 赵德尧;siRNA特异性及脱靶效应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文君;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经典HLAⅠ类等位基因特异性mRNA表达与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相关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董立丽;SNP对于转录因子结合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杰;人类乙醛脱氢酶2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严永男;中国人群MPLW515L突变发生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谢蕊;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Fcγ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

9 黄振华;从疾病调查到疾病易感基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10 陈荣凤;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HIV-1 CRF_01AE亚型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91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91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