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菌荚膜合成基因wza及wzc功能初探
【图文】:
EPS)[66]。这三种多糖在细菌细胞表面的分布见图1-2所示。CPS由1-6个单糖组成的重复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形成,在细菌表面形成多糖层[67-69]。LPS由2-8个寡糖重复单元连接到脂质A上锚定在细胞外膜上[70-73]。EPS则是一些未粘附在细菌表面的分泌糖原[43, 74]。细菌表面多糖的合成和转运需要一些酶参与,比如外膜多糖输出蛋白、多糖共聚酶蛋白、糖基转移酶等。3.2 革兰阴性菌 CPS、LPS 和 EPS 的组装机制细菌表面多糖组装及合成机制主要分为4种,包括依赖Wzx /Wzy合成途径、依赖ABC转座子合成途径、合酶合成途径、胞外蔗糖酶合成途径[75, 76]。依赖Wzx /Wzy合成途径是最主要的表面多糖合成机制,,参与多种多糖的组装。依赖ABC转座子合成途径主要涉及细菌CPS的合成。合酶合成途径及胞外蔗糖酶合成途径主要在革兰氏阳性菌EPS的合成中发挥作用,其机制不是很清楚。依赖Wzx/Wzy合成途径需要Wzx、Wzy和其他蛋白的参与。此合成途径的CPS中主要包括如下几类功能的基因:单糖合成酶基因、调节基因、糖基转移酶基因(GTs)、寡糖重复单位聚合酶基因(wzy)、翻转酶基因(wzx)以及一些修饰基因(如乙酰转移酶、异构酶基因等)[77]。大肠杆菌1群荚膜的合成通过依赖Wzx /Wzy途径如图1-3所示。起始阶段:位于胞质内糖核苷将糖基磷酸转移到十一碳二烯磷酸酯(undecaprenyl phosphate,Und-p)上形成Und-pp连接的糖链;延伸-转位-聚合阶段:起始反应后,在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将不同的单糖残基依次添加到Und-PP-糖链上形成Und-PP-重复单元
图 1-3 CPS 组装和输出通路原理图依赖ABC转运系统通路(紫色区域)和依赖Wzx/Wzy合成途径(绿色区域)。Fig.1-3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PS assembly and export pathwaysABC-dependent pathway (purple region) and Wzy-dependent pathway (green region).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何文;;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与体会[J];兽医导刊;2018年15期
2 范梦男;彭佳顺;周琴;李欢;江胜;李阁;李继祥;;规模化鹅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诊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6年05期
3 梁建明;;鸭疫里默氏菌病诊治与体会[J];福建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4 张志刚;;一起快大肉鸭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疗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5 宁玲忠;雷红宇;胡仕凤;颜运秋;杨李梅;;鸭疫里默氏菌病研究进展[J];湖南畜牧兽医;2013年03期
6 陈永亮;戚邦帅;;徐州地区鸭疫里默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2年05期
7 邱彦;周小容;罗文秀;;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及高密度发酵培养方法的研究[J];兽医导刊;2011年S1期
8 黄勇;;樱桃谷鸭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9年02期
9 盘美妮;蒋柳平;谭明芳;;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10 虞建军;;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傅光华;傅秋玲;施少华;陈翠腾;刘荣昌;黄瑜;;Ⅱ型鸭疫里默氏菌铁依赖抑制子基因的原核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张起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疗报告[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腾;纪丽丽;王淑侠;韩相敏;李爽;章丽娇;宋金成;苏文良;何伟勇;苏敬良;;鸭疫里默氏菌基因分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慧强;白如念;杨秀环;王勇月;苏敬良;;种鸭鸭疫里默氏菌性关节炎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文华;苏敬良;刘颖;许秀梅;金鑫;吴培福;;16S rRNA基因分析在鸭疫里默氏菌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傅光华;施少华;黄瑜;;鸭疫里默氏菌铁依赖抑制子基因特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郑茗予;汪铭书;贾仁勇;陈舜;刘马峰;赵新新;杨乔;吴英;张沙秋;程安春;朱德康;;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8 周春宇;程安春;汪铭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鹅细小病毒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逊;程安春;汪铭书;朱德康;贾仁勇;罗启慧;刘菲;陈孝跃;;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概况[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10 程龙飞;傅秋玲;陈红梅;傅光华;施少华;万春和;黄瑜;;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原核表达[A];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福建省长泰县畜牧兽医站 刘长木;番鸭细小病毒病与鸭疫里默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阳;鸭疫里默氏菌CRISPR-Cas系统抵御外源DNA功能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张欣;鸭疫里默氏菌B739_0873基因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3 易海波;鸭疫里默氏菌荚膜合成基因wza及wzc功能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嘉凯;鸭疫里默氏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机制初探及rpoB基因突变的适应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原慧;鸭疫里默氏菌CH-1株gldK基因的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3 杨雪芹;鸭疫里默氏菌CH-2株O-抗原基因簇的解析与G148_0871基因的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4 雷红宇;实验性鸭疫里默氏菌病病理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杨晓辉;不同毒力1型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张克新;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菌54KD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霍翠梅;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范梦男;R.antipestifer s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cpS对宿主补体系统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7年
9 潘海城;一株鸭疫里默氏菌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艳;鸭疫里默氏菌制苗菌株筛选及大罐发酵培养工艺条件优化[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1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9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