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小鼠不同生殖时期子宫颈组织中脂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发布时间:2020-03-25 14:19
【摘要】:脂滴是细胞内储存脂质的细胞器,在多种组织器官中都有分布,脂滴通过其代谢产物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子宫颈作为雌性动物生殖系统中重要的生殖器官,在不同生殖时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状态。本课题组已经通过子宫颈的超微结构和油红O染色,发现子宫颈上皮中存在大量脂滴。本研究采用各种方法证明与脂滴代谢相关的蛋白在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不同生殖时期脂滴的代谢状态,为以后研究子宫颈脂滴在生殖上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确保小鼠子宫颈取材的准确性,本试验首先通过对空怀小鼠生殖道进行横切和纵切并进行HE染色,以了解子宫体、子宫颈和阴道各自组织学特点。结果显示子宫体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组织中有腺管。而子宫颈内口上皮与子宫体类似,但上皮下组织中无腺管,子宫颈外口处为复层鳞状上皮,与阴道复层扁平上皮不同,上皮下组织也无腺管。其次,分别取空怀期、妊娠期、和分娩期的成年小鼠子宫颈组织做了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子宫颈组织都有大量脂滴存在,且集中在上皮细胞中。空怀期子宫颈上皮细胞中的脂滴密度均匀,主要在细胞核下,细胞中自噬体较少。妊娠期和分娩期子宫颈上皮细胞中脂滴密度不均匀,部分脂滴空泡化,细胞中自噬体数量较多。说明妊娠期和分娩期,脂滴发生代谢,细胞中自噬增强。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对与脂滴代谢相关的几个重要的蛋白进行定位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与脂滴代谢相关的蛋白在子宫颈组织中表达量各异。与脂滴合成相关的核受体蛋白PPARγ在空怀期表达量比较高,而妊娠期和分娩期表达量比较低;与脂滴分解相关的蛋白HSL和ATGL在妊娠期表达量最高,分娩期其次,表达量最低的是空怀期。cAMPK通过磷酸化HSL促进脂滴代谢,其表达规律和HSL类似;AMPK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宫颈上皮中几乎不表达,而在上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比较高。分娩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妊娠期,空怀期最低;cPLA2是分解细胞内磷脂的酶,妊娠期和分娩期表达明显比空怀期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GE2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子宫颈上皮中含有大量PGE2;LC3在子宫颈上皮中阳性比较高,通过免疫印迹法显示妊娠期和分娩期LC3表达量均比空怀期高。通过以上结果证明,妊娠期和分娩期子宫颈上皮细胞中脂滴发生明显的分解代谢。其分解产物可能是PGE2的合成原料,妊娠期和分娩期子宫颈上皮细胞中发生明显的自噬,和脂滴代谢有关。
【图文】:

脂滴


脂滴为圆形结构。通常它们的直径在非脂肪细胞中为 0.1-脂肪细胞中可以达到超过 100μm。脂滴表面不与常规单位膜结合,,而是oto and Parton, 2011)。脂滴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醇和溶血磷脂,并且它们中的一些具有独特的性质(Mak, 2012)。脂滴的游离胆固醇(FC),但不能排除核心中存在某些磷脂和游离胆固醇的menyi et al., 2015)。体被单层的两亲性磷脂,糖脂和甾醇包围,含有包围中性脂质的疏水核甘油(TAG),二酰基甘油(DAG)或甾醇酯(Lin et al., 2014)。现在越明,大多数脂质体含有特定的蛋白质群体(张利红等,2006),这些蛋紧密结合在它们的表面上(Lin et al., 2014)。这些蛋白质可能在脂质体生物谢中起作用(Arrese et al., 2008)。

脂滴


图 2 脂滴的形成(Sally and Parton, 2006)caveolin-截短 - 突变 - 绿色 - 荧光 - 蛋白质融合蛋白的形成。在添加脂肪酸(t = 0 min)之前,Cav3 DGV- 尔基体区域(图像已被反转以显示 GFP 的深色染色)。添现在整个细胞中(此处显示 t = 30min 的图像)b. 在脂的小叶之间合成中性脂质。成熟脂滴从 ER 膜发芽形成独滴相关蛋白。一些最了解的脂滴相关蛋白是 PAT - 结构水的脂质酯核心和周围的磷脂单层构成(Martin and Par不同于具有含水量和磷脂双层的常规囊泡细胞器的许脂滴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它们是如何在细胞内形成的。普动物细胞中的脂滴形成如下:(1)甘油三酯(TG)和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文秀英;卢坤;李若雪;;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脂肪酶与围脂滴蛋白的相关作用及机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年01期

2 王海杰;谭玉珍;;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意义[J];解剖学报;2009年05期

3 张志才;邵增务;;自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4 何韬;王海杰;谭玉珍;;自噬在细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5 高红娜;吴秀荣;曲昌锋;;蛋白激酶A研究新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路一平;邱健;;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动脉粥样硬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6期

7 王咏波,陈璐璐;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研究新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600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00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