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我国猪圆环病毒3型和细小病毒1-7型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15:49
【摘要】: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旧病未除、新病又发的局面。因此病毒溯源在猪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开展的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多依赖传统的技术方法,存在着检测病原单一、获得数据有限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为大规模检测和发现宿主体内存在的已知或未知的病毒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我国曾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过全国性大规模的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大量临床发病猪的组织样品,但受限于当时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制约,所采集的临床发病猪携带病毒的本底情况并未充分得知,对于当前新发现的病毒,是否在当时就已经存在,对于长期流行的病毒,现流行毒株与二十年前流行毒株是否存在差异,其遗传进化规律如何,这些数据我们知之甚少,亟需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对1990-1999年的100份临床发病猪的组织样品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6646条reads注释到了病毒序列,分属于14个病毒科和未分类病毒,其中4个病毒科为噬菌体,其余11个科为哺乳动物病毒科,主要包括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指环病毒科(Anell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和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等。其中圆环病毒科中病毒reads数量最多,细小病毒科中病毒reads种类最为丰富。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一种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和多系统炎症有关的病毒,首次于2015年在美国被发现,随后多个国家报道存在该病毒感染,我国PCV3感染的报道最早见于2015年,然而该病毒在此之前的感染与流行情况并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7份(1990-1999年:200份;2011-2017年:107份)临床组织样品进行了PCV3的特异性PC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7.8%(24/307),阳性样品分布在8个省和1个自治区,最早出现在1996年。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PCV3毒株与我国和国际现有的参考毒株在ORF2和全基因组水平上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 99.7%和97.1% 99.4%,该结果表明PCV3在过去20年中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es,PPV)是细小病毒科中能够引起猪繁殖功能障碍、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的统称,包括经典的猪细小病毒1型(PPV1),以及近几年国内外陆续发现的猪细小病毒2-7型(PPV2-7)等新型细小病毒。结合宏基因组结果,本研究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437份(1990-1999:200份;2011-2017:237份)临床组织样品进行了PPV1-7的特异性PC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8.1%(254/437)的样品至少存在1种细小病毒感染,样品检测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PV6(31.1%)、PPV2(28.4%)、PPV3(22.2%)、PPV7(13.5%)、PPV4(11.4%)、PPV5(5.9%)和PPV1(5.0%),PPV1-7阳性样品最早出现的年份分别为1998、1990、1993、1994、1999、1993和1997年。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PV2的ORF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7%-100%,与我国和国际现有的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2.8%-99.2%,可划分为2a-2h共8个基因型,1990-1999年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为2a,2011年以后2a-2d和2g-2h都有流行,重组分析表明,26个重组毒株中有21个属于2c-2e,分别以2b、2g和2h毒株为重组亲本;获得的PPV3毒株与现有的参考毒株在ORF1和ORF2基因水平上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9.5%、96.1%-99.4%;PPV4与现有的参考毒株在ORF1、ORF2和ORF3基因水平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2%-99.9%、98.4%-99.8%、96.0%-100%;PPV5毒株在ORF1和ORF2基因水平上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4%-99.9%、98.8%-99.8%,这表明PPV3-5在过去的20年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获得的PPV6毒株与现有的参考毒株在ORF1和ORF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9.8%、94.8%-99.8%,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为6a、6b,1990-1999年我国主要流行6b,2014年后两个基因型都有流行;获得的PPV7毒株与现有的参考毒株在ORF1和ORF2基因水平上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9%-99.2%、84.0%-98.9%,可划分为7a-7f共6个基因型,1990-1999年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以7a为主,其次是7d和7e,2011年以后,6个亚型在我国均有流行,其中广东和广西主要以7b为主,且7b基因型的毒株为广东和广西所特有,7f只有一个毒株,来自于我国广西,此外,PPV7存在基因缺失和基因重组现象。本研究采用病毒宏基因组方法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病猪群携带病毒的情况进行了摸底研究,并对其携带的PCV3、PPV1-7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其研究发现极大的丰富了我国PCV3和PPV1-7感染的流行病学数据,为该病的监测预警、诊断与预防奠定了科学基础。
【图文】:

地理分布图,样品,临床样品,猪场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临床样品本研究所用的 437 份临床发病猪的组织样品由实验室收集并保存,样品类型包括脾脏、肾脏、淋巴结和肺脏等,每一份样品都来自于不同的猪场,分别于 1990-1999 年和 2011-2017年采集自我国 21 个省、5 个自治区和 4 个直辖市,样品详细信息见图 2-1 和表 2-1。从地理分布看,广东省的样品数量最多,其次是黑龙江、湖南和广西,而宁夏、四川、浙江和重庆仅有 1 份。从时间分布看,样品主要采集自 1999、2017 和 1998 年,其次是 2015、2011、2014、1996 年,而 1990、1994 和 2004 年仅有 1 份。样品在使用前后均保存于-80℃冰箱。

分析统计,病毒,20世纪90年代,样品


3 结果3.1 宏基因组测序结果100 份组织样品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共有 16646 条 reads 注释到了病毒序列,分属于 14 个病毒科和未分类病毒,其中 4 个病毒科为噬菌体:长尾噬菌体(Siphoviridae)、短尾噬菌体(Podoviridae)、肌尾噬菌体(Myoviridae)和微病毒科(Microviridae),其余均为哺乳动物病毒。如图 3-2 所示,,注释到 reads 数量最多的是圆环病毒科,共有 13651 条,占总 reads数量的 82.0%,其次是黄病毒科,其 reads 数目为 1287 条,占 reads 数量的 7.7%。在哺乳动物病毒中,圆环病毒科的病毒主要为圆环病毒属的 PCV2,reads 数量为 9879 条;细小病毒科的 reads 中有 161 条 reads 为博卡病毒,81 条 reads 为 PPV1,9 条 reads 为 PPV2,20 条 reads为 PPV6,16 条 reads 为 PPV7。黄病毒科的病毒主要为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和萨佩罗病毒;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病毒为猪巨细胞病毒;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病毒为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的病毒为猪蓝耳病病毒;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中病毒为猪呼肠孤病毒;指环病毒科的病毒为 Torque teno sus viru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8.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倩;王海军;裴志花;孙明洁;张雪竹;王开;胡桂学;;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9年01期

2 邓喜平;;犬类细小病毒的诊断与防治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03期

3 郑肖强;陈浩;窦砚国;杨晶;牛晓宇;于相龙;刁有祥;;鸭细小病毒地高辛标记探针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2016年12期

4 赵学思;;随诊细小病毒一例[J];中国动物保健;2017年04期

5 靳小霞;孙兆增;曾林;王化磊;王铁成;杨松涛;夏咸柱;;猴源细小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优化与应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年06期

6 饶家辉;王玉平;雷连成;;猫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貂细小病毒的特征比较[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7期

7 芦映红;贵琳;;79例儿童细小病毒B_(19)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2005年06期

8 吕兴,蔡定邦,梁星群,严越秀,李晖,陈享;人类细小病毒B_(19)感染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J];小儿急救医学;2003年01期

9 杨敏 ,雷尚兵 ,柯辉 ,王晓勋;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血清细小病毒B19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2期

10 保映祥;犬、猫细小病毒的诊治[J];云南畜牧兽医;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松涛;王淑君;冯浩;张仁舟;曾林;夏志平;邹啸环;王承宇;连海;孙兆增;孟轲音;王泽;夏咸柱;;猴源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2 杨松涛;乔军;谢之景;赵忠鹏;戈锐;王铁成;冯娜;夏咸柱;;肉食兽细小病毒研究概述[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蓉;宋娜;孙红;;武汉住院患儿细小病毒B19的感染状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程晓霞;朱小丽;林锋强;王劭;陈仕龙;肖世峰;陈少莺;俞伏松;;三种鸭源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卢悦;王贵升;田夫林;;水貂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闫喜军;张海玲;陈涛;柴秀丽;赵建军;罗国良;吴威;王凤雪;邵西群;;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万春和;傅秋玲;陈翠腾;傅光华;陈红梅;程龙飞;施少华;黄瑜;;新型鸭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克隆[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奉彬;谢芝勋;张艳芳;黄娇玲;王盛;范晴;黄莉;谢丽基;曾婷婷;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刘加波;;鸡细小病毒半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谢丽基;谢芝勋;邓显文;谢志勤;庞耀珊;范晴;刘加波;;鸭Ⅰ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孟藏龙;孟祥玉;盛程程;许皓;石坤;陈立志;;细小病毒引起水貂死亡病例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丰润县畜牧水产局(064000)王庆泽;中药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好[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2 贾克勇 李云;大量买狗注意要点[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3 冯国民;种猪淘汰有讲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布日额;GPV VP及NS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产物的研究和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王建科;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流行株分子特征与致病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冯昊;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病毒样粒子及嵌合细小病毒样粒子的构建、鉴定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毛亚萍;水貂肠炎细小病毒致病株的分离及VP2蛋白部分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雪梅;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部分基因组克隆、序列分析及VP2-VP3基因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6 关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林清;新发现的人类Boca病毒与儿科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久萌;我国猪圆环病毒3型和细小病毒1-7型感染的回顾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田彤彤;10株犬猫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NS1和VP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

3 孙亚茹;不同抗原型犬细小病毒及其与猫细小病毒分子鉴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4 崔元;鸭细小病毒SD株分离与鉴定及基因组特征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李晓轩;鸭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研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6 李琦;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的分离鉴定及VP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7 靳小霞;猴源细小病毒的人工感染及免疫预防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8 李亚莎;人血样中细小病毒的检测与分析:肿瘤患者人群具有高感染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雍海平;猫细小病毒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灭活疫苗毒株筛选[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晓刚;家蚕对细小病毒样病毒(中国株)非敏感性因子的初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6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16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