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4-13 06:11
【摘要】:物候学是研究生物圈动植物与气候、水文、土壤等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物候是指植物由于受气候和环境因素驱动而出现的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现象。物候学是气候和环境季节性变化最敏感的综合指标。物候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生产,并在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遥感监测植被物候有很多优点,如覆盖范围广,时空序列长等。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其水热条件处于生物生长极限,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演变及碳循环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MODIS NDVI数据集MOD13A1提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参数。MOD13A1的空间分辨率为500 m,时间分辨率为16 d,时间范围为2001-2015年。基于J?nsson和Eklundh的TIMESAT 3.2平台,选用Savizky-Glolay滤波算法拟合原始NDVI曲线的时间序列。对于阈值设置,结合青藏高原的地面观测数据,SOG生长季节开始(Start of growth season,SOG)的阈值设为0.2,生长结束季节(End of growth season,EOG)的阈值设为0.6,生长季节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LOG等于EOG减去SOG,表示草地从返青到枯黄经历的天数。采用Slope趋势分析法对2001-2015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年际变化和气候因子变化(温度、降水)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性。由于受地形抬升和水热条件恶化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返青期逐渐推迟,从第110天推迟到第170天;枯黄期呈现逐渐提前趋势,从第300天提前到第260天;在返青期与枯黄期的共同影响下生长季长度由东南向西北呈逐渐缩短趋势,由170天逐渐缩短为100天。不同草地类型的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年际变化的趋势表现为返青期和枯黄期提前,整体上,生长季长度增长。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返青期提前了0.93 d/a,枯黄期提前了0.33 d/a,生长季长度则延长了0.6 d/a。(3)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空间异质性与海拔关系密切。存在着3500 m和5000 m的分界线,3500 m以下物候随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在3500 m-5000 m之间,二者关系显著,随着海拔的升高,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生长季长度缩短;当海拔高于5000 m,植被稀疏,没有明显的物候期变化趋势。(4)秋季和春季气温越高或秋季水分越充足的地方,植被的返青期通常越早。4月份降水量对返青期的影响大于年均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秋季气温越高或植物生长季水分越充足的地方,植被的枯黄期通常越晚。8月份降水量和9月份气温对枯黄期的影响较大。生长季长度随着秋季温度升高而延长,秋季降水量的增加使生长季长度缩短,而随着年均降水量增加,植被的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
【图文】:

空间分布,青藏高原,台站,空间分布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2.1 研究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73°19′-104°47′E,26°00′-39°47′N 之间(图 1),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至昆仑山-祁连山北侧,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玉龙雪山及岷山一带。青藏高原长约 2800 km,宽约 300-1500 km,总面积达 257.24×104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 26.8%(张镱锂等,2002)。平均海拔大于 400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第三极”的美誉(Tang et al., 2002)。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主要有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山地草甸等 17 种草地植被类型。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水热极限的生态屏障,其植物物候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对其自身和相邻区域的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

年际变化,枯黄期,返青期,植被物候


通过线性拟合青藏高原 2001-2015 年高寒草地物候期的年际变化趋势,如图5 所示。返青期的趋势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趋势不尽相同。2001-2009 年间,返青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返青期提前 18 天,2009-2015年间,返青期推迟 4 天。总体而言,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返青期呈现出提前的趋势,2009 年草地的返青期最早。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枯黄期呈现波动提前的趋势,这一趋势较之返青期而言并不明显,2002 年、2008 年和 2013 年牧草进入枯黄期较早,2001-2015 年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枯黄期整体提前 5 天。将2001-2015 共 15 年分为 2 个时间段,从图 4 可以看出,在 2001-2008 年期间枯黄期以 0.857d/a 的速度提前,在随后的 2008-2015 年又出现了推迟的趋势,推迟了0.286d/a。从整个研究期来看,2001-2015 年枯黄期呈现出微弱的提前趋势。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返青期和枯黄期年际变化的共同影响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期呈现波动延长的趋势,平均生长季长度延长了 9 天,,其中 2007 年的平均生长季长度最长,达到 158 天。2004 年、2009 年的高寒草地生长季季长度相对较长,分别是 151 天和 155 天。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敏;;不同物候期枣树根和叶片营养含量的变化[J];中国果业信息;2016年12期

2 杨丽慧;吴滨;马佳嘉;;福建省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35期

3 廖梅英;;气候变化对武汉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J];湖北林业科技;2012年04期

4 吕景华;赵翠珍;李海波;李旭微;周茂东;;用树木物候期做玉米播种期预报[J];内蒙古气象;2011年03期

5 石雅琴;乌兰娜;;浅谈园林植物物候期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年01期

6 李树玲;黄礼森;孙秉钧;谭兴伟;;梨物候期观察[J];北方果树;1990年02期

7 张名福;;不同生态柑园的物候规律与栽培管理[J];福建果树;1987年02期

8 王小素;刘建辉;林宇平;谢彩霞;;草莓生长发育与自然温度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9 李鼎言;贾万章;;银川主要园林绿化树木物候观察初报——兼谈银川几种树木与当地气温的关系[J];宁夏农林科技;1987年01期

10 张曦;;用物候作农业气象预报[J];甘肃气象;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碧婷;黄俊;李少群;谢智勇;王四化;林蟒;成明;;广州地区梅花开花物候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2017年

2 王芳;白鸣祺;程春香;;小兴安岭红松苗木物候期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暨环境气象预报及影响评估[C];2018年

3 李淑娟;刘雅莉;;西安主要季色叶植物物候期图谱[A];中国植物园(第十五期)[C];2011年

4 刘金文;沙伟;王艳君;;低温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的生理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王Pr琪;张丹霞;王文和;何祥凤;张克中;;百合新品种引种试验[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C];2017年

6 宋骁;魏星;张朝;;基于遥感方法提取多年期中国单季稻关键物候期(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杨丽萍;秦艳;张存厚;冯旭宇;杨丽;;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物候期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6年

8 曹学仁;车海彦;罗大全;;温度对橡胶树白粉病发生的影响[A];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贾效成;赵南先;陈贻竹;甄文全;尧金燕;邓源;;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的花序形态特征、寄生蜂及其在广州的物候期[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10 李红梅;马玉寿;;青海高原不同地区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增暖的响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扬;近30年“物候”剧变,开花更早落叶更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唐凤;城—郊研究预测植被未来物候变化[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山东省农科院 刘振岩;杨树物候期与施肥[N];山东科技报;2009年

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马文会;春暖干旱,果树咋管[N];河北科技报;2014年

5 举飞 兰欣;利用物候期巧治果树病虫害[N];山西科技报;2001年

6 袁长焕;黑龙江绿化树死之谜[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明禄 通讯员 黄蔚薇;若是花有信 赏花更从容[N];中国气象报;2015年

8 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王迪轩;建立档案 益处多多[N];湖南科技报;2007年

9 河北 连保法;中秋佳节栽牡丹[N];中国花卉报;2003年

10 杨毅邋王万贤;古代咏花诗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雷;上海滨海盐土地绿化树种叶物候格局及适应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明伟;基于MODIS数据的作物物候期监测及作物类型识别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赵亮;草地群落物候分化模式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关峰;薤白皂苷生物活性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李霞;杉木分枝发育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干珠扎布(Hasbagan Ganjurjav);模拟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物候期、生产力和碳收支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7 赖猛;落叶松无性系遗传评价与早期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赵虎;作物物候期及长势遥感监测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化;黄芩采收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10 高嵩;增温和氮素添加对松嫩草原羊草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洁;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年

2 曾桐瑶;青藏高原地区积雪物候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王莹莹;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温带地区植被物候期时空变化及对GPP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雯;内蒙古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5 黄晓月;秦岭太白红杉NDVI与遥感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大学;2018年

6 王磊;黄土高原常见落叶木本植物叶物候及功能性状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7 赵欢;中国北方草原物候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8 Sarfaraz Ali Bhutto;1982-2015年巴基斯坦作物物候与气候控制的时空格局[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9 赵环三;基于近地成像光谱数据的不同物候期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10 徐煜;2001-2015年甘肃省植被覆盖、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2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