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喀斯特石漠化干草调制机理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

发布时间:2020-04-30 11:07
【摘要】: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治理石漠化的有效方式,探究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干草调制水分散失与养分变化机理以及石漠化地区干草原料高效利用与牛羊消化代谢机制,以期优化石漠化防治技术。根据自然地理学、农业环境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基本理论,结合生态位、自适应控制、瘤胃氮代谢等原理,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应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在2015-2016年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具有代表性的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4种原料于2017年春季进行干草调制试验。调制采用自然晾晒、压扁、3种切短长度、添加3种浓度K_2CO_3的干燥方式并两两组合,276个样品17个指标做2次重复,对6072个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干草常规成分并做品质评价,结合牛羊消化代谢原理进行牛羊健康饲喂评价,得出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干草调制水分散失与养分变化规律以及牛羊健康饲喂中干草调制的最佳方法。(1)尝试聚类分析与方差分析相结合探讨干草水分散失及养分变化特征,提出石漠化地区适宜使用的干草调制方式。4种原料聚类分组后水分散失皆呈先增快后减缓的趋势,构树、皇竹草、马桑和黑麦草自然晾晒下平均失水速率分别为29.67 g/h、25.14 g/h、28.03 g/h、31.22g/h,远小于其他晾晒方式,因此自然晾晒不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使用,而压扁+自然晾晒的方式适用于茎叶比较大的原料,能有效保持茎叶形态和保存养分,切短晾晒的干燥速率较快,但品质低于压扁+自然晾晒方式,添加K_2CO_3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保存营养成分。养分保存优先级:野生饲用植物人工种植牧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桑科马桑科禾本科。(2)建立DM和平均失水速率(v)的拟合模型,判断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干草调制所需时间,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时节进行干草调制。由v与常规营养成分的相关分析发现禾本科牧草DM和平均失水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可能是由于禾本科植物功能性状不同于桑科和马桑科,导致叶片呼吸与环境关联性较大。皇竹草和黑麦草的v与D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952,设DM为自变量,v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验证,发现皇竹草的DM和平均失水速率存在的关系为y=0.348x+11.389,黑麦草DM和平均失水速率之间存在的关系为y=0.740x-29.584。(3)构建新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阐明4种牧草原料高效利用机制,构树、皇竹草、马桑和黑麦草最好的处理组分别为HG6、HH7、SM22、SH9。构树喷1%K_2CO_3和压扁+3%K_2CO_3处理方式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得分分别为0.787和0.698;皇竹草喷2%K_2CO_3和压扁+10 cm切短处理方式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得分分别为0.733和0.705;马桑6 cm切短+3%K_2CO_3处理方式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得分为0.912;黑麦草压扁+2 cm切短和压扁+1%K_2CO_3处理方式饲用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得分分别为0.899和0.784。因此在牛羊健康饲喂中,除了牧草种类的影响外,处理方式的选择对饲用价值的影响也应考虑在内。(4)结合牛羊对CHO、CP和EE的代谢规律以及饲草RFV,提出牛羊对4种干草采食的优先级顺序:构树黑麦草皇竹草马桑(P0.05)。各营养成分无明显耦合性,构树CP和EE含量最高,RFV较高的是马桑和构树,但灌本植物木质素含量较高,造成RFV较高的原因究竟是DMI过高还是RFV拟合模型迁移性较低尚待进一步研究,4种牧草的CP:构树(20.68%)马桑(13.74%)皇竹草(11.95%)黑麦草(11.02%)(P0.05),EE:构树(11.56%)皇竹草(10.54%)黑麦草(10.29%)马桑(9.38%)(P0.05),CHO含量:马桑(72.14%)黑麦草(70.19%)皇竹草(67.79%)构树(55.66%)(P0.05)。
【图文】:

文献类型


246.14 354.67 4.20 源:贵州省统计局,2016ources: Guizhou Statistics Bureau, 2016草调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进展及展望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ALIS 文献检索系统、外刊资源服务系 及 DOAJ 学术资源检索平台为基础进行文献检索。首先在中国知”及“关键词”中分别输入“干草”进行初次检索,,在此结果中以检牛”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 30 日;检索时时间范围;文献范围为全部期刊、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纸和专利 7 项。然后,再以 Spinger Link 为主的 6 个外文检索网“sheep”、“goat”、“cattle”、“cow”等进行检索。最后对检索到的上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目的分别加以人工甄别和筛选。通过以献 221 篇:中文期刊文献 130 篇,会议类文献 7 篇(国内会议 5 篇士毕业论文分别为 1 篇和 10 篇,报纸 2 篇,专利 1 项;国外期刊文3.17%0.45%4.52%0.91%0.45%

牛羊,干草,饲喂,比例


图 1-7 干草调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中牛羊所占研究比例Fig.1-7 Proportion of cattle and sheep studies in the study of hay making and healthy feeding of cattle and sheep3.2 研究阶段划分1955 年,前苏联饲养员分享干草浸汁防治牛胃病的经验,1984 年,Macy 等(1984)将燕麦干草用于泽西牛的饲喂研究,1993 年,Rafique 等(1993)通过设计 4×4 拉丁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和消化动力学实验,评估非禾本科草本植物混合物、灌木混合物和苜蓿干草对基础干草/秸秆日粮的影响。1962 年,我国首次将干草调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相结合进行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的彭大惠(1962)以绵羊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定马莲干草消化率对干草营养价值进行评;1983 年,梁中骏等(1983)通过设计尼龙袋消化实验,首次研究利用干草饲喂水牛的瘤胃内氮代谢水平与昼夜动态变化。干草调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表1-3),三个阶段的发展是由“经验推广—技术提升—实验改进—研究加深—应用拓宽”这一过程推动的。表 1-3 干草调制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阶段划分Tab.1-3 Study stages of hay making and healthy feeding of cattle and sheep研究阶段 研究内容 发展背景 主要特征萌芽阶段原料可用性的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基础薄弱,畜牧对干草调制与牛羊饲喂的实验性研究较少,经验介绍偏多,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16;S823.5;S8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军;苏涛;李金;李胜旺;贾学峰;郝耀;;不同干燥剂对苜蓿干草干燥速率的影响[J];草原与草业;2015年04期

2 贾玉山;都帅;王志军;尤思涵;格根图;;中国牧区饲草储备展望[J];草业学报;2015年09期

3 许留兴;熊康宁;张锦华;刘成名;池永宽;;毕节地区干草调制研究[J];草业科学;2015年06期

4 王伟;贾玉山;周天荣;尹强;格根图;;不同留茬高度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与干草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草原与草业;2015年02期

5 姚燕;马金萍;宋德荣;;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及青干草饲喂贵州黑马羊效果[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11期

6 许留兴;熊康宁;张锦华;池永宽;谌妍;刘成名;;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草业科学;2015年05期

7 尼玛卓玛;;牧草调制干草的技术及其存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05期

8 张俞;熊康宁;池永宽;王元素;张锦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牛羊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9 赵庆杰;;干草营养价值评定方法[J];北京农业;2014年21期

10 陈立坤;白史且;泽柏;仁青扎西;杨树晶;符佩斌;王岩春;;川西北高原优质青干草捆加工调制关键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伊斯拉依·达吾提;苏丹草夏播、套播及优质干草、青贮调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炜;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紫花苜蓿青贮及青干草调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3 尹强;苜蓿干草调制贮藏技术时空异质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李志强;苜蓿干草日粮的高产奶牛瘤胃消化规律及饲养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留兴;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周瑞;饲粮中燕麦干草含量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池永宽;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与示范[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韩明通;西藏地区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干草调制与贮藏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武红;苜蓿干草优化调制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武蓉;高水分苜蓿干草贮藏技术及其添加剂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培青;水分、密度的差异对干草捆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海英;天然矿物质防霉剂对干草捆防霉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张小丽;日粮添加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李玲;马桑化学成分研究及马桑中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5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45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