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旋毛虫ES抗原致小鼠D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2 00:13
【摘要】:寄生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T.spiralis),简称旋毛虫,是骨骼肌特有的细胞内寄生虫,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并广泛引起人及其他动物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旋毛虫通过其排泄分泌(Excretion-secretory,ES)产物对宿主免疫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旋毛虫及其产物通过抑制宿主免疫反应,从而有利于其在宿主体内的生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s)被归类为高度有效的专业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执行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功能分子等多种功能,从而介导机体免疫应答。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存在于DCs的一种强效免疫酶,DCs表面的IDO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有关。但旋毛虫ES抗原通过何种途径诱导DCs免疫耐受的分子逃避机制尚不清楚,IDO对参与虫体免疫逃避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IDO介导免疫耐受与旋毛虫免疫逃避之间存在的关系,本研究以小鼠骨髓来源的DCs为模型,设空白对照组、1640组、ES抗原组及IFN-γ组。DCs经各组刺激剂作用后,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初步检测IDO蛋白在DCs表面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40、MHC-Ⅱ、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IDO及下游细胞因子IL-10、TNF-α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DO蛋白的表达水平。siRNA620干扰后,qRT-PCR法重新检测IDO及下游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DO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小鼠IDO,IFN-γ,TNF-α,IL-10和β-acti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荧光定量PCR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细胞增殖活力(CCK-8)实验结果表明,ES抗原作用浓度0~25μg/mL内对DCs活力无影响。qRT-PCR结果显示,当不同浓度的旋毛虫ES抗原或作用时间不同时,DCs的IDO mRNA表达量不同,并在一定时间内与剂量和时间存在依赖性效应。在0~24 h内,随时间的增加,IDO mRNA表达量增加,与0h相比,24 h时IDO mRNA表达水平最高,差异最显著(P0.001)。因此,15μg/mL的旋毛虫ES抗原在24 h时,能最大限度的促进IDO mRNA的表达,最终我们选择15μg/mL的旋毛虫ES抗原浓度作为工作浓度。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ES抗原能高效促进IDO在DCs胞质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Cs经旋毛虫ES抗原、脂多糖(LPS)刺激后,其表面分子CD40、MHC-Ⅱ、CD80及CD86的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LPS能显著促进DCs表面分子的高表达,与ES抗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证明LPS能促进DCs成熟,增强DCs的免疫活力。而经ES抗原作用后,表面分子的表达并不显著,抑制DCs的成熟,使其停留在半成熟状态,抑制DCs抗原提呈能力,促进虫体的免疫逃避。qRT-PCR结果表明,ES抗原能高效促进IDO在DCs的表达。在0~24 h时间段内,DCs在15μg/mL的ES抗原刺激下,IDO mRNA的表达存在时间依赖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IDO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24~72 h时间段内,IDO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最后趋于平衡。ES抗原均能显著促进IDO下游抗炎因子IL-10和促炎因子TNF-α及IFN-γmRNA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S抗原能显著促进DCs IDO蛋白的表达,且在0~36 h时间内,IDO蛋白的表达水平持续升高,呈时间依赖性效应,36 h时表达水平到达峰值,随后略有降低,趋于稳定。DCs经siRNA620干扰后,15μg/mL的ES抗原刺激36 h,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DO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率,qRT-PCR再次检测下游细胞因子IL-10、TNF-α及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iRNA620能有效抑制IDO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单ES抗原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01);siRNA620干扰后,单ES抗原组相比,促炎因子TNF-α,IFN-γ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证实,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的作用下,旋毛虫ES抗原刺激DCs后,通过上调共刺激分子CD40、MHC-Ⅱ、CD80及CD86的表达,诱导DCs表面IDO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上调促炎因子TNF-α,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使DCs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有助于旋毛虫逃避机体识别,得以在宿主体内持续生存,造成宿主持续性慢性感染。结果表明ES抗原对DCs的持续刺激可能通过IDO介导的炎症相关信号诱导DCs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这不仅为研究线虫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体外模型,也为临床治疗旋毛虫病及研制有效的疫苗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图文】:

荧光检测,质量标准,荧光


21:蛋白分子质量标准;1:Eotein molecular weight Marker;3-1 ES 抗原的 SDS-PAGE 1 SDS-PAGE analysis of ES荧光检测原、IFN-γ、1640 刺激 24促进 IDO 表达,在 DCs 的荧光,未见 IDO 表达。

旋毛虫,抗原,活力


图 3-2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处理组 DCs 表达 IDO 的情况Fig.3-2 Detection of IDO on DC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by cellularimmunohistochemistry3.3 旋毛虫 ES 抗原对 DCs 增殖活力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涛;;石油化工生产操作控制中DCS的应用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年S1期

2 陈鹏;郭亮;;火电厂DCS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年21期

3 丁发喜;马立军;高博;;电源故障引起DCS通信故障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年S2期

4 郭永刚;;试论差压变送器及其DCS在生产中的维护[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年01期

5 姚向东;张鑫;;聚丙烯装置中DCS控制系统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7年01期

6 王婧娟;;浅谈DCS与现场总线集成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石油石化;2016年S1期

7 吴明宝;;基于DCS控制的过程分析仪表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2017年04期

8 乐安胜;谢红辉;;DCS控制系统在铜电解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冶金;2017年02期

9 宁兆阳;;基于化工生产操作控制中应用DCS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7年12期

10 李如意;;湿式电除尘高频电源控制系统纳入DCS探讨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进林;张晨;;云铜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DCS控制[A];第七届冶炼技术论文发布会论文集[C];2015年

2 江庭彪;郑豪芬;;DC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临床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宋超;;电气控制系统在DCS升级改造中的应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朱云涛;;DCS操作员站故障分析及日常维护[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王运岭;蒋宏伟;;汽包水位自动补偿在DCS改造中的应用[A];电厂管理与热工技术经验交流文集[C];2003年

6 张强;安普亮;何修年;刘浩伟;;300MW机组DCS改造中实现机组一次调频功能[A];电厂管理与热工技术经验交流文集[C];2003年

7 刘兆霞;;冗余措施在DCS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与厂级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东伟;薛蛟;;对以DCS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方法初探[A];全国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与厂级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立超;尹志红;李昆鹏;;DCS系统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A];第二十八届中国(天津)201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石巍;;瀑布模型开发DCS监督控制层软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白宇;阳江核电6号机组核级DCS设备出厂[N];中国电力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谢丽容;DCS:基站节能新武器[N];通信产业报;2009年

3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陈力;DCS系统分解炉温度与喷煤量自动控制[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特约记者 张敬霞;相伴DCS的那些事[N];中国石油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禾;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处理造纸白水中DCS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晨辉;骨科DCS救治90岁以上或肾衰或脑卒中后并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3 乌日娜;以纤维素基固定果胶酶及其定向处理造纸DCS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晶;新型疫苗佐剂—硫酸乙酰肝素刺激DCs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吕静;罗勒多糖及姜黄素差异性影响人卵巢癌SKOV3细胞及DCs迁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苟小龙;DCS在回路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开发[D];重庆大学;2003年

7 王跃飞;安全关键DCS中控制网络调度的相关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晓红;细胞因子IL-2,15联合自体DCs对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体外扩增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刘春梅;不同类型的DCs在调节性T细胞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田涛;自适应预估控制及其在火电厂DCS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鹏;旋毛虫ES抗原致小鼠D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赵锦辉;基于DCS的造纸厂白水回收系统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8年

3 吴e

本文编号:2659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59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