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弓形虫感染早期家猫小肠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2:31
【摘要】:弓形虫是一种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原虫。因弓形虫感染而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广泛流行于猪、羊、马、狗、鸡、猫以及人类等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猫及猫科动物是弓形虫业已发现的唯一终末宿主,其小肠组织是弓形虫有性生殖的唯一场所。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猫8 h后,便会在小肠上皮细胞转向配子发育,配子体和卵囊的形成持续4-6 d。人类误食含有弓形虫卵囊的食物或水是获得弓形虫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可导致婴儿、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但是,目前人们对弓形虫在猫小肠组织内的裂殖生殖及配子发育过程知之甚少,对弓形虫在猫小肠组织发育成卵囊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严重制约着猫用弓形虫新型疫苗与高效药物的创制。本研究以弓形虫感染早期猫的小肠组织为研究对象,对感染后不同时间段猫小肠组织的转录组和蛋白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可为揭示弓形虫早期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用弓形虫PRU株的包囊经口感染狸花猫,分别收取感染后第6 h、12 h、18 h、24 h、72 h、96 h及未感染的猫小肠组织,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和i TRAQ定量技术,对弓形虫感染早期猫小肠的转录组和蛋白组进行测序与分析。1.弓形虫感染早期猫小肠转录组学的研究共鉴定出236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相比,感染6 h、12 h、18 h、24 h、72 h和96 h时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分别为:56个、184个、404个、508个、400个和811个。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D2、D3和E2染色体,下调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GO分析显示,在弓形虫感染早期过程中,催化活性和代谢过程是富集最多的两个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弓形虫感染猫的各时间点均富集有大量的差异信号通路,在感染后96 h富集的通路最多。弓形虫的感染还调控了MHC I递呈、HSP结合和蛋白酶体应答反应等特殊信号通路的变化。另外,在差异表达基因中还富集了参与异生物质代谢和阿尔兹海默症过程的基因。2.弓形虫感染早期猫小肠蛋白组学的研究共得到3401个可信蛋白,其中差异蛋白的总数为649个,与对照相比,感染6 h、12 h、18 h、24 h、72 h和96 h时的差异蛋白个数分别为:76个、102个、85个、177个、262个和320个。差异蛋白的KEGG分析表明,弓形虫感染猫的各时间点均富集有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谢通路,提示在弓形虫感染猫早期,需要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预测。利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方法验证了蛋白组测序的质量。PRM鉴定的6个蛋白与蛋白组测序结果一致,说明蛋白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将转录组与蛋白组的测序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共得到184个差异表达基因。3.弓形虫感染猫早期表达蛋白的反应原性研究基于弓形虫早期感染猫小肠蛋白组数据,选取了7个弓形虫蛋白进行了表达水平的q RT-PCR验证,其中6个基因的转录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在q RT-PCR验证的基础上,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了其中的5个蛋白进行了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利用猫弓形虫的阳性血清对5个重组蛋白进行了反应原性的分析,r Tg Pr4蛋白反应原性最强,r Tg Pr6蛋白不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最后研究了以r Tg Pr4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猫弓形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猫弓形虫病的ELISA诊断方法。
【图文】:

过程图,小肠上皮细胞,弓形虫,过程


图 1.1 弓形虫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有性发育的过程Fig.1.1 Diagram representing the sexual development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of cat注:参考文献 Dubey & Speer, 2005Note:Reference Dubey & Speer, 2005

皮尔逊相关系数,弓形虫感染


图 2.1 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Fig. 2.1 Pearson’s correlation between samples未感染),,弓形虫感染后第 6 h、12 h、18 h、24 h、72 h 和 96 h(control), 6, 12, 18, 24, 72 and 96 hours post-inf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8.2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敏;;羊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8年29期

2 金冬辉;;羊弓形虫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9年06期

3 罗潇;张莉;吕艳;李海龙;;我国弓形虫病误诊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年05期

4 李秀萍;薛海莹;王刚;金莲军;;青海省湖东种羊场羊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7年01期

5 宋玉英;;家兔弓形虫病的防治[J];中国养兔;2017年03期

6 胡小林;;羊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湖南畜牧兽医;2017年05期

7 何彦春;李珊;李旭蓉;钱振波;;甘肃省张掖市动物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6年03期

8 马超锋;;河南信阳地区羊弓形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6年09期

9 马超锋;孙何云;张轶;饶兵;;河南信阳犬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6年09期

10 肖思宇;吕芳丽;;眼弓形虫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书江;董雪艳;刘全;许应天;;笼养黑熊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黄建荣;;弓形虫病诊治进展[A];全国寄生虫病高峰论坛暨2016年浙江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3 赵鹏;张守发;贾立军;于龙政;;吉林省长春地区牛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王正松;聂浩;方瑞;肖犟;冯辉辉;涂攀;周艳琴;赵俊龙;;湖北省规模化猪场弓形虫病动态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文韬;路义鑫;鹿凌岩;穆永才;刘俊超;戴丽梅;宋铭忻;;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牛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辉;张健;;一例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7 李祥瑞;;弓形虫病的流行的新趋势[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崔平;秦建华;方素芳;;河北省动物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引洁;吴文学;贺国强;;弓形虫病的诊断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孙秀涛;谢银杰;杨建发;李树荣;段纲;邹丰才;;云南省部分地区家畜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琦;天津工大开展弓形虫病数学模型研究[N];科学时报;2011年

2 小郭;弓形虫病危害不轻[N];中国商报;2000年

3 记者 周俏春;专家敬告:“准妈妈”慎养猫[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戴培红;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杜长明;当心宠物身上的“宠物”[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王志海 邵芹;犬弓形虫病[N];中国畜牧报;2003年

7 临城县畜牧局 李路民;猪得弓形虫病 吃了猫的亏[N];河北科技报;2002年

8 李水源;当前猪场弓形虫病的防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9 刘延年;家畜弓形虫病的防治[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10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高社朝;猪高烧不退 没准是弓形虫病[N];河北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弓形虫感染早期家猫小肠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王铭;弓形虫移动联结复合物成员棒状体颈部蛋白4的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3 陈小庆;不同基因型弓形虫多组学分析及其对小鼠肝脾代谢组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4 闻慧琴;弓形虫多态性毒力相关效应分子GRA15_Ⅱ/ROP 16_(Ⅰ/Ⅲ)致小鼠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卿;弓形虫MIC6/7/8及GRA15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及GRA1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6 韩亚莉;弓形虫扁菱形蛋白酶4和组织蛋白酶C1的免疫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徐颖;弓形虫RH、PRU和VEG虫株中ROP38功能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8 张晓;雌二醇和孕酮对弓形虫侵染的影响及其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9 司进;弓形虫病免疫诊断及靶向生物治疗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10 王洪法;弓形虫ROP2基因在大肠杆菌和卡介苗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群山;弓形虫3种钙依赖蛋白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张雅岭;弓形虫病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条的研制[D];广西大学;2014年

3 朱丙伦;刚地弓形虫SHR虫株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冯q

本文编号:266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6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