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巴里杂交猪和鲁莱黑猪毛色分离的遗传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18 12:53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开始致力于优质肉猪新品种的培育。江西山下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巴克夏与里岔黑猪为祖代,通过杂交育种来培育一个优质肉猪新品种“山下黑猪”。在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毛色分离问题,特别是巴里2世代,花猪的比例高达25%,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优质肉猪培育品种鲁莱黑猪的纯繁群体中也会产生少量的花猪,也存在毛色分离问题。此外,毛色是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稳定遗传是新品种成功培育的重要条件。因此,解析两个群体毛色分离的遗传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技术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统计各群体中黑毛和花毛的数量,根据巴里2代和鲁莱黑猪黑毛和花毛的比例来推测毛色的遗传模式;然后对毛色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巴里群体中控制毛色分离的基因组位点;根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通过位置候选基因法搜寻候选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法搜寻候选基因的多态性,筛选与毛色分离一致的位点;建立PCR-RFLP检测方法,并对大群检测,验证突变位点与毛色分离之间的关系。毛色表型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巴里2代和鲁莱黑猪群体中黑毛与花毛的比例符合孟德尔单基因分离规律3:1的比例,这说明黑毛对花毛为完全显性,且毛色分离是由常染色体单基因引起的。在巴里群体中,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把影响毛色分离的主效基因定位在6号染色体短臂端点。这个区域的MC1R基因是影响猪毛色的主效基因,因此把它当作候选基因。在巴里群体和鲁莱黑猪群体中,分别对127头和48头猪进行Sanger测序,分别搜寻到10和11个多态位点。有10个位点是这2个群体共同所有,其中第67位置2个C碱基的插入导致花毛的产生。该位点不能被限制性内切酶所识别,不能建立PCR-RFLP检测方法。为了便于实验室检测,用能被BspH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第370位置的GA位点替代该位点,建立相应的PCR-RFLP检测技术,并对1354头巴里杂交猪和37头鲁莱黑猪检测,不能切开的个体全部为黑毛。造成巴里群体毛色分离的因果基因为MC1R基因,通过PCR-RFLP检测能够实现毛色的选育目标;但鲁莱黑猪群体样本比较小,还需要扩大样本进行验证。
【图文】:

毛色,类型,花斑,斑块


2j 黑色花斑块型(白肩带) k 黑色带白点型 l 棕褐型图 1-1 猪的毛色类型Fig1-1 Types of coat color in pigs1.6 黑色或红色花斑块型黑色或红色花斑块型毛色与多米诺黑斑型或达尔马提亚斑点型毛色容易混淆,它们都有斑点或斑块,但是前者是由少量大块的黑色斑块或者红色斑块组成,其主要分布于猪的头部和臀部,背部有时也会出现中等大小的斑块;后者是由大量中等大小的

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毛色,遗传因素


图 1-2 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引用自刘圆圆[14],2016)Fig1-2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melanin (Quoted from LIU Y Y[14],2016)2.2 影响毛色形成的遗传因素毛色性状属于质量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修饰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报道都是对毛色的遗传机理进行探究和阐释。毛色性状的遗传较为复杂,受到一系列遗传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种遗传因素发生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动物的表型发生变化,轻则毛色表型发生改变,重则造成严重的生理缺陷或致死性疾病。影响毛色性状的遗传因素较多,,主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1)、影响神经嵴细胞、成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迁移过程,主要有 EDN3/EDNRB 信号通路、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Pax3 转录因子、Sox10 转录因子、KIT 基因等;(2)、影响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过程,主要有 ASIP 基因、MC1R 基因、酪氨酸酶基因家族(TYR 基因、TYRP1 基因和 TYRP2 基因)等。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成;戚守登;;如何开发利用黑猪品种发展黑猪养殖生产[J];猪业科学;2019年04期

2 李连成;戚守登;李新建;任飞要;杜卓;崔丰华;;雏鹰黑猪母猪部分性状观测报告[J];中国猪业;2019年05期

3 岳璐;张红;;湖北十堰市郧阳黑猪生产管理要领[J];农业工程技术;2019年20期

4 何茂清;;云龙县本地黑猪品种的饲养管理,疫病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12期

5 朱代清;于健龙;郭文丹;;恩施黑猪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18年05期

6 高顺;;昌图黑猪的种质特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年09期

7 和俊豪;张昆仑;任强;曹睿;常笑寒;李彬;刘名歌;卞军平;卢军浩;聂春桃;李艳;庞有志;杨又兵;;豫西黑猪未来发展之路[J];当代畜牧;2017年27期

8 亓鹏;宋之波;肖发沂;孙得发;张菊;陈焱;;莱芜黑猪营养建议[J];当代畜牧;2018年24期

9 陈成雷;丁伟钊;李巧燕;王丹娜;;岔路黑猪选育及其杂交利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年03期

10 梁光华;邓敏;张世洪;李海林;李兵;李海华;张志兵;朱丹;陈四清;;涪陵黑猪产业发展现状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娜;刘庆雨;金鑫;李兆华;张树敏;刘利刚;王巍;时晓东;闫宏洋;郭翠翠;朱丹;;松辽黑猪的开发利用、优质特色及种源基地建设现状[A];第二届(2017)东北养猪论坛暨东北猪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7年

2 余小飞;梁如意;李训碧;孙延群;闫德申;朱丹;周荣;;山黑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A];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向宇;张维旭;曹建华;李长春;李新云;赵书红;;鉴定恩施黑猪亲缘关系及恩施黑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建议[A];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钟志君;顾以韧;杨雪梅;梁艳;陶璇;杨跃奎;曾凯;陈晓晖;吕学斌;;川藏黑猪和DLY猪肉质风味比较研究[A];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常乐;孙延纯;朱德富;;不同胎次、繁殖方式对山黑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树敏;松辽黑猪种质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付玉华;多组学分析揭示恩施黑猪经济性状相关的遗传信号和分子通路[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巴图;高纤维日粮对天津黑猪肠道菌群、养分消化率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8年

2 郑浩;巴里杂交猪和鲁莱黑猪毛色分离的遗传解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3 王万兴;松辽黑猪RBP4和RAR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D];长春师范大学;2019年

4 李龙云;基因集成育种技术在“大快省好”山下黑猪培育中的应用[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5 朱梦悦;不同类型霍寿黑猪体尺、繁殖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分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徐炜琳;松辽黑猪四种基因多态性与背膘厚的关联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9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69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