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产期奶牛易发能量负平衡,游离脂肪酸(NEFA)被大量释放在肝脏内酯化形成甘油三酯蓄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将甘油三酯运出肝外是清除蓄积的主要方式,胆固醇是合成VLDL的主要成分。然而,能量负平衡导致的奶牛肝脏内胆固醇代谢调节机制仍未清晰。据此,本研究通过奶牛血液胆固醇含量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分析,明确胆固醇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的影响特征;通过体外培养犊牛肝细胞添加NEFA模拟能量负平衡状态并添加胆固醇,运用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来阐明胆固醇在NEFA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揭示胆固醇对能量负平衡时肝脂代谢的调控机制,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包括四个实验:1)在黑龙江某集约化牛场采集产前2周到产后14天奶牛血液。依据产前2周血中胆固醇(TC)含量将试验牛分成高血胆固醇组(14头)和低血胆固醇组(14头),对试验牛血中能量、血脂、肝功等指标水平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2)应用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犊牛肝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饥饿培养6 h,添加1.2 m M NEFA,继续培养细胞12 h,建立肝细胞脂质沉积模型。采用时间梯度与密度梯度法,通过对NEFA、TG、AST和GLO等肝细胞脂代谢敏感指标分析,确定胆固醇添加的最佳浓度及最佳时间。3)在确立胆固醇添加的时间及浓度后,应用iTRAQ技术检测(胆固醇组与空白组、酸+醇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犊牛肝细胞样品,获得组间的差异蛋白,再进行GO富集与KEGG分析,确定差异蛋白的代谢通路。4)应用GC/MS技术检测(胆固醇组与空白组、酸+醇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犊牛肝细胞样品,获得组间的差异代谢物,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1)高血胆固醇(H)组奶牛血液TC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血胆固醇组(L)奶牛(P0.01)。H组奶牛血液TG水平在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显著低于L组(P0.05);在产后7天极显著低于L组(P0.01)。H组奶牛血液HDL-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L组(P0.01)。在产前1周、分娩当天和产后7天H组与L组相比NEFA显著降低(P0.05)。在分娩当天H组与L组相比Mg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产后7天H组与L组相比AST显著降低(P0.05);在产前1周、分娩当天和产后7天H组与L组相比Ca显著升高(P0.05)。2)通过对NEF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中添加不同浓度胆固醇的结果显示,添加胆固醇可以缓解肝脂沉积状态,胆固醇最佳添加浓度与时间为50μm/d L和6 h。3)对iTRAQ检测的结果进行GO分析,胆固醇组与空白组相比筛选了差异蛋白138个,其中有50个表达上调(ratio1.2,P0.05)的蛋白,88个表达下调(ratio0.83,P0.05)的蛋白。酸+醇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相比筛选了差异蛋白66个,其中有41个表达上调(ratio1.2,P0.05)的蛋白,25个表达下调(ratio0.83,P0.05)的蛋白。上调蛋白有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己糖激酶(HK2)、山梨醇脱氢酶(SORD)和载脂蛋白C-III(APOC3)等。下调蛋白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等。筛选差异蛋白发现主要参与糖酵解与PPAR等通路。4)通过GC/MS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空白组与胆固醇组对比共有2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有15个代谢物含量降低,如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蛋氨酸等;13个代谢物含量升高,如乳酸糖、前列腺素E2等;酸+醇组与游离脂肪酸组对比共有1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水杨酸胆甾烷-3,5,6-三醇代谢物含量降低;16个代谢物含量升高,如苏氨酸、腺嘌呤、亚油酸甲酯、水杨酸、瓜氨酸等。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糖异生与类固醇合成的代谢通路。结论:围产期奶牛血液高胆固醇水平可降低产后低血钙和能量负平衡相关疾病的发生;NEFA介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实验中,胆固醇通过上调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己糖激酶(HK2)和山梨醇脱氢酶(SORD)来激活糖酵解途径,减轻能量负平衡状态;胆固醇通过上调APOC3,下调FABPS,进而激活PPAR通路,促进VLDL合成加快TG清除,减少脂质沉积。
【图文】: 图 2-1:标准曲线Figure 2-1: Standard curve曲线公式:y=0.7348x2+0.467x,,R2=0.9983公式计算各样品蛋白浓度(见表 2-6)
胆固醇对能量负平衡奶牛肝脂代谢的影响21图3-1 生物进程富集统计(P< 0.05)Figure 3-1 Biological process gene ontology statistics(P< 0.05)通过对细胞组分富集统计分析,差异蛋白显著富集的有17个(P<0.05),其中极显著富集的有8个(P<0.01),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核、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内质网上(见图3-2)。图3-2 细胞组分富集统计(P< 0.05)Figure 3-2 Cellular component gene ontology statistics(P< 0.05)通过对分子功能富集统计分析,差异蛋白显著富集的有12个(P<0.05),其中极显著富集的有5个(P<0.01),主要分子功能包括甘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建丰;李林林;孙敏华;董嘉文;胡奇林;;iTRAQ标记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比较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年10期
2 陈静廷;马露;杨晋辉;张娟霞;李发第;卜登攀;;差异蛋白质组学在乳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3年08期
3 柳童斐;宋保亮;;胆固醇合成途径的负反馈调控机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张庆华;柴旭;冯志伟;;奶牛脂肪肝病因及防治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1年12期
5 王力清;陈洪涛;廖继承;刘嘉亮;郦明浩;杨天奎;;同位素稀释GC-MS/MS方法测定油脂中3-MCPD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总量[J];农业机械;2011年23期
6 豁银强;;奶牛脂肪肝的病理学观察与诊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3期
7 赵和平;梁利群;;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动态表达[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09期
8 刘军莲;李勇枝;高建义;盖玉清;王静;薛春美;辛冰牧;;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2期
9 冯仰廉;;奶牛干奶期和围产期的营养及其调控[J];饲料研究;2009年02期
10 王维忠;艾润华;秦尚升;;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病症及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晓倩;脂解诱导的巨噬细胞聚集机制和海参皂苷对其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王建国;围产期健康奶牛与酮病、亚临床低钙血症病牛血液代谢谱的比较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王晓旭;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敏;能量负平衡奶牛肝脂沉积过程中SREBP-1c/Cidea通路的作用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岳;胆甾醇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3 孙丹丹;C_(60)、脂质纳气泡与类细胞膜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彭婷;基于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分类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
2680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8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