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过敏毒素C5a和C3a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中的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6 06:21
【摘要】:为明确过敏毒素C5a和C3a在小鼠感染和清除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为研究对象,以BALB/c小鼠为感染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C.parvum感染小鼠的小肠相关淋巴组织和脾脏中过敏毒素C3a、C5a及其相应受体(C3aR和C5aR)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在脾脏和小肠中,不仅过敏毒素C5a和C3a在感染后出现了显著上调表达,其受体C5aR和C3aR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亦显著上调表达(P0.05),并呈现动态变化。这些研究结果提示C5a/C5aR和C3a/C3aR信号参与了宿主抗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过程。
【图文】:

电泳图,脾脏,小肠,电泳图


1.4.5数据分析利用GraphPad5.0采用One-WayANOVA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2结果2.1C5a和C5aR在小肠相关淋巴组织和脾脏中的表达变化提取的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图1)质量良好,能够用于随后的分析。感染C.parvum的BALB/c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图2A、B)和脾脏(图2C、D)中C5a和C5aR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在小肠相关淋巴组织中,C5a表达水平在6,24,48h和7d显著上调(P<0.05),48h达到峰值(P<0.01)(图2A);C5aR亦在24h及7,21d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24h达到峰值(图2B)。在脾脏中,C5a的mRNA表达水平于感染后6h(P<0.05)开始显著升高,在感染后的12,24,72h及7,14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72h达到峰值(图2C);C5aR的mRNA表达水平也在感染后12h及14,21d显著升高(P<0.05),并于感染后14d达到峰值(P<0.01)(图2D)。图1脾脏和小肠相关淋巴组织的总RNA电泳图1.脾脏总RNA;2.小肠相关淋巴组织电泳图;M.分子质量标准2.2C3a和C3aR在小肠和脾脏中的表达变化感染C.parvum的BALB/c小鼠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图3A、B)和脾脏(图3C、D)中C3a

脾脏,小肠,感染后,先天免疫


4,48h和7,14,21d均显著上升(P<0.05),在6h已达到峰值(P<0.01)(图3B)。在脾脏中,C3a的mRNA表达水平于感染后的12h和7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12h达到峰值(P<0.001)(图3C);C3aR的mRNA表达水平也于感染后6,12,72h及14,21d显著升高(P<0.05),并于14d达到峰值,并在清除感染后(21d)仍然显著上升(图3D)。图2C5a和C5aR在C.parvum感染鼠小肠相关淋巴组织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A.小肠相关淋巴组织的C5a;B.小肠相关淋巴组织的C5aR;C.脾脏中的C5a;D.脾脏的C5aR;注:*代表P<0.05,**代表P<0.01,***代表P<0.001。下同3讨论C.parvum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严重威胁着人和家畜的健康。其感染会导致剧烈的水样腹泻,严重脱水甚至死亡[16],而未弄清C.parvum感染后宿主的免疫防御机理是现阶段无法控制和预防隐孢子虫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C.parvum入侵机体后,机体自身的免疫效应是清除C.parvum感染的关键,而先天免疫的发挥对于控制急性感染具有重要作用[17]。补体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组参与介导免疫应答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及其它组织液中,其活化时产生的过敏毒素C5a和C3a也广泛分布于全身及局部感染部位,两者又可通过与其受体C3aR和C5aR的相互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艳琴;杜帅之;郭雅旭;林青;赵光辉;;不同Ⅱd亚型微小隐孢子虫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雅旭;吴飞;方艳琴;林青;赵光辉;;过敏毒素C5a和C3a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中的表达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Gordon J Leitch;;Cryptosporidiosis-an overview[J];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陈玉凤;秦元华;任一鑫;郑莉莉;陶林;戴晓冬;崔昱;;小鼠隐孢子虫感染模型建立[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0期

3 陈甫;黄克和;;建立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方法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宏轩,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杨举,刘明远;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5期

2 何宏轩,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杨举,段明星;应用间接ELISA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6期

3 秦培兰;米荣升;黄燕;周鹏;张国恩;苏庆美;呼高伟;曹薇;陈兆国;;微小隐孢子虫CP15-P23-CP15/60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7期

4 任保彦;陈玉兰;宫鹏涛;李巍;李建华;苏利波;李赫;杨举;刁玉梅;张西臣;;微小隐孢子虫黏附相关蛋白基因CP21的原核表达及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1年08期

5 任保彦;陈玉兰;宫鹏涛;李建华;杨举;张西臣;;微小隐孢子虫重组蛋白CP21的免疫特性[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杨晓娇;周鹏;米荣升;黄燕;石凯;王晓娟;王向佩;刘宇轩;雷晓思;陈兆国;;微小隐孢子虫类钙调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14年05期

7 满达;兰丽;王艳霞;王敏;格日勒图;;牛微小隐孢子虫表面抗原CP15基因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6期

8 黄燕;米荣升;周鹏;曹薇;杨晓娇;王向佩;王晓娟;石凯;陈兆国;;微小隐孢子虫P23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初步应用[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2年06期

9 何宏轩,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杨举;以CP23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3年01期

10 宁良辰;张颖;赵权;;微小隐孢子虫LCCL结构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惠民;;微小隐孢子虫病[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2 尹继刚;张西臣;李建华;何宏轩;杨举;田宗成;万敏;王延钊;;抗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秦培兰;米荣升;黄燕;周鹏;张国恩;苏庆美;呼高伟;曹薇;陈兆国;;微小隐孢子虫CP15-P23-CP15/60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姚龙泉;尹继刚;张西巨;李建华;宫鹏涛;陈玉兰;;微小隐孢子虫粘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卢思奇;张可;徐莲芝;王凤云;;腹泻AIDS病人微小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基因检测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耿艺介;高世同;黄达娜;黄薇;张锦周;孙微;张仁利;;食品水源中微小隐孢子虫18S rRNA鉴定方法的研究[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温少芳;丁慧萍;卢思奇;王凤云;;以18SrRNA基因为分子标记的微小隐孢子虫系统发育研究[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建华;张西臣;尹继刚;杨举;田宗成;;微小隐孢子虫病毒S-dsRNA基因在大肠 杆菌中的高效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薛霞;张西臣;李建华;尹继刚;杨举;阎广谋;;微小隐孢子虫Cpgp40/15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于慧珠;陈兆国;岳城;米荣升;夏延富;;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壁蛋白CP4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明英;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姚龙泉;微小隐孢子虫粘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世杰;微小隐孢子虫cp966基因重组乳酸杆菌口服活载体疫苗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肖丹;微小隐孢子虫粘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驰;微小隐孢子虫粘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及免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玉兰;微小隐孢子虫表面粘附相关蛋白基因的筛选和免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刁玉梅;微小隐孢子虫病毒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秦培兰;微小隐孢子虫CP15-P23-CP15/60三价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杨晓娇;微小隐孢子虫烯醇酶特性的初步研究及类钙调蛋白基因的真核和原核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6 吴玲;微小隐孢子虫Rhomboid蛋白抗原定位与免疫保护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兰丽;微小隐孢子虫Cp23基因在短乳杆菌S-层蛋白中的嵌合型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静;微小隐孢子虫部分含TSP1结构域蛋白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范大为;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对微小隐孢子虫感染BALB/c鼠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余裕强;微小隐孢子虫刺激对宿主细胞TLRs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81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81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f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