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蜜蜂肽对湖羊生产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9 16:20
【摘要】: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作为抗生素的新型替代物,具有抗多种病原性微生物,提高家畜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猪、鸡养殖中。在集约化养殖中,反刍动物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从而导致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变,生产性能下降,上述情况受到饲料添加剂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型饲料添加剂AMPs——蜜蜂肽的抑菌效果,及其对育肥湖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蜜蜂肽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育肥绵羊提供参考。试验一体外法研究蜜蜂肽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所用蜜蜂肽由甘肃奥林贝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大肠杆菌ATCC10003和沙门氏菌ATCC10467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通过药敏试验确定蜜蜂肽对大肠杆菌(E.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抑菌效价;体外发酵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3个处理,分别添加0、0.75 mg、1.5 mg蜜蜂肽,每个处理7个重复。在试验前,在每个玻璃发酵瓶内准确称取1 g饲粮,进行体外发酵,发酵24 h冰水终止发酵,收集产气和发酵液,测定瘤胃发酵液pH,确定蜜蜂肽对发酵液气体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部分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蜜蜂肽对于E.coli、salmonella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625 g/mL,最低抗菌效价均为533.33 AU/mL。体外发酵24 h,0.75 mg的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比(P0.05),显著降低丙酸浓度(P0.05),提高CH_4产量(P0.05),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含量的趋势(P=0.078)。试验二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2月龄断奶、体重在25-30 kg的湖羊公羔180只。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30个试验栏位,每个处理6个栏位,每栏饲养6只羊。蜜蜂肽配合饲料时以预混料形式添加到日粮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无抗生素及蜜蜂肽添加日粮)、100 g/T组(基础日粮+100 g/T蜜蜂肽)、200 g/T组(基础日粮+200g/T蜜蜂肽)、400 g/T组(基础日粮+400 g/T蜜蜂肽)、800 g/T(基础日粮+800g/T蜜蜂肽)。试验过渡期14 d、预饲期14 d,正试期63 d。试验结果如下:1.湖羊饲喂蜜蜂肽显著增加全期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P0.05)。全期的体重随饲料中蜜蜂肽添加量的提高,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随饲料中蜜蜂肽添加量的提高,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料重比与饲料中蜜蜂肽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2.饲料中添加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随蜜蜂肽浓度的增加,两种菌数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二次变化(P0.05),普雷沃氏菌的数量变化显著(P0.05),且随蜜蜂肽浓度的增加,该菌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变化趋势,嗜淀粉瘤胃杆菌的数量和内厚壁菌门的丰度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添加蜜蜂肽显著提高无壁菌门的丰度,而且随饲料中蜜蜂肽含量的提高,该菌丰度呈现降低后增加的变化。饲料中的蜜蜂肽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酸比例和降低丙酸比例(P0.05),且随蜜蜂肽含量的增加,比例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变化;能显著降低瘤胃内异丁酸的比例(P0.05),随蜜蜂肽含量的增加,异丁酸呈先降低后增加的二次变化;还能显著提高瘤胃内乙丙比(P0.05),乙丙比随蜜蜂肽浓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变化。综上所述,蜜蜂肽能特异性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还可以提高乙酸比例,降低丙酸比例,提高乙丙比,促进瘤胃乙酸型发酵;给育肥湖羊饲喂添加有蜜蜂肽的饲料,能够提高育肥湖羊的生产性能,调节其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发酵。
【图文】:

划线培养,沙门氏菌,湖羊,兰州大学


沙门氏菌的划线培养结果

划线培养,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


13图 2-2 大肠杆菌划线培养结果Fig.2-2 Marking and culturing results of E.coli配置 LB 液体培养基 30 mL,121℃高压灭菌 15 min 后,分装在 10 mL 试管中。用牙签蘸取单菌落,丢入试管中,,37℃、225 r/min 摇菌 8 h。配置 LB 液体培养基 100 mL,121℃高压灭菌 15 min,取 1 mL 菌液加入到LB 液体培养基中,37℃、225 r/min 摇菌 15 h。将加热融化的 LB 固体培养基 15mL 注入到无菌平皿中,待其凝固后于表面放置内径 6 mm,外径 7.8 mm 的牛津杯,分别吸取活化好的 E.coli 和 Salmonella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G.Cuero;张凯;;Υ辐照和次氯酸钠对玉米种子微生物区系和发芽的影响[J];核农学通报;1987年02期

2 彭春明;饲料因素对动物体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邵阳高专学报;1994年03期

3 罗玉衡;朱伟云;;消化道微生物区系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7年06期

4 李有业;动物的正态微生物区系及其用益生素的矫正[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1年11期

5 徐秀容,龚月生;低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J];饲料工业;1999年06期

6 彭春明;饲料因素对动物体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饲料工业;1994年09期

7 徐良玉,陈芬;深耕施肥对小麦田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J];土壤通报;1961年02期

8 贞妮·波瓦松;B·卡哈尼也;冯家yP;;用有机酸控制潮粮微生物区系的问题[J];四川粮油科技;1977年04期

9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袁红霞,岳红宾;植物微生物区系和植物抗病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10 崔青曼,袁春营;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调控技g.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技情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春红;陶志云;刘宏祥;宋卫涛;章双杰;徐文娟;李慧芳;;鸭不同肠段微生物区系特征和多样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李巧贤;Sun Hai Zhou;;羔羊消化道正常微生物区系机制的研究[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曹宁坤;杨新宇;吴峰洋;陈宝江;;无氮饲粮对家兔肠道消化酶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8年

4 刘霜;包正喜;李鲁鲁;张萍;王同心;黄飞若;;不同粉碎粒度小麦对猪养分消化率、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5 黄海洪;伍莹怡;类延菊;陈倩;邹万生;杨品红;;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展望[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王一臻;李洋;林聪;张幸怡;张永根;;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6年

7 李碧波;张科;周小敏;陈玉林;;0~56d下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小肠内容物中微生物区系研究[A];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7年

8 林波;张勤;黄春花;梁辛;李丽莉;韦升菊;杨膺白;;水牛和娟姗牛瘤胃发酵指标及其微生物数量与区系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王禄山;;天然玉米秸秆堆肥中降解纤维素的原位微生物区系的群落表征[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陈宝江;于会民;梁陈冲;孙展英;;酸化剂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微生物区系及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唐婷;微生物区系分布同动植物一致[N];科技日报;2016年

2 刘惠芳;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与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黄瑞贤;老参地再栽参研究有新进展[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雪;不同剩余采食量羔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及肝脏转录组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图雅;虎粪细菌区系16SrDNA动态[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学峰;外源寡糖在绵羊消化道内的降解、转化、利用和流通规律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营养物质消化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4 于卓腾;大豆黄酮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和雌马酚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常维毅;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婷婷;稀土元素镧、铈、镨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丁传雨;生物有机肥对土传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控技术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国春艳;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后备奶牛生长代谢、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吴海燕;黑土磷素有效性的微生物调控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薛树媛;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易;蜜蜂肽对湖羊生产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2 孔祥杰;饲粮纤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3 颜志成;大黄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与甲烷生成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二永;甘氨酸铜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2年

5 王冬;绵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与宿主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6 马海霞;堆肥生境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和优势丝状真菌胞外酶系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7 乔宗伟;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区系解析[D];四川大学;2005年

8 高雨飞;高精料日粮条件下烟酸对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蔡凤仙;丁酸钠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内环境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2年

10 毛莹;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与黑色素、脂肪酸及与周围土壤微生物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4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04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