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8:09
【摘要】: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向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的近代化改进过程中。而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近代化转型可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时间节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在蒙藏牧民逐水草而居牧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自然缓慢地发展着。这一历史时期,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表现出蒙藏牧民凭借畜牧经验和智慧来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传统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和方式逐渐传播至青海地区,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因此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和转变。随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近代化改进,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并由此推动了皮毛贸易的繁荣,继而引起了青海地方社会方面的近代化变革。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可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章主要论述青海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畜牧业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状况,牧业区的分布状况以及民国初年青海牧区蒙藏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等。第二章主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牲畜养殖、草场使用等方面来论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传统性。这一时期,青海地区的蒙藏牧民在逐水草而居牧的活动过程中依靠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智慧来从事畜牧的生产,畜牧业生产方式表现出传统性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国家与青海政府的推动下,青海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始了近代化改进的历史进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与青海地方政府的推动下,青海地区开始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近代化的尝试和转变,在畜牧业生产的畜种培育方法、畜疫防治技术、牧场管理方式和畜牧职业教育方面引进了一些近代化技术和管理方式。这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相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近代化特征。第四章主要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对青海地方社会方面的近代化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海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改进的直接利益下牲畜的繁殖率和存活率提高,这势必引起牲畜和畜产品数量的增加。因此,其一方面保障了蒙藏牧民的生活和生产,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继而推动了皮毛交易数量和皮毛贸易集散地分布地域的逐步扩大化,以及因此而带来青海地方社会中“歇家”行业、筏运行业和邮政事业的兴盛。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1-09;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春娥;白雪梅;;民国时期青海地区职业教育的兴办[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刘慧敏;;试论民国时期青海的职业教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姜洪源;;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J];山西档案;2011年06期

4 马安君;;民国时期青海城镇市场述论[J];西藏研究;2008年03期

5 胡铁球;;近代西北皮毛贸易与社会变迁[J];近代史研究;2007年04期

6 胡铁球;;近代青海羊毛对外输出量考述[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李群;我国近代畜牧科技的引进与畜种改良实践[J];中国农史;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2753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53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