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抗药性沙门氏菌及其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发布时间:2020-09-08 18:30
   沙门氏菌病是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是种禽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抗生素一直以来被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首选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抗生素滥用,细菌抗药性居高不下,多重耐药细菌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抗生素种类有限且新型抗生素研发困难,使得噬菌体作为一种抗菌药重新受到关注。噬菌体对菌种或菌株具有高专一性,并且具有自我复制、治疗所需剂量小、可随着宿主菌的变异而变异等优势。本文通过分离山东省沙门氏菌流行菌株,针对性筛选沙门氏菌噬菌体并测定了生物学特性、测序并分析了基因组;设计不同组合方式的、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的传代培养实验,以及宏基因组测序分析SPF鸡肠道微生物组等验证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网络,为后续噬菌体治疗抗药性沙门氏菌感染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显色培养基和PCR鉴定从养殖场病料和环境中分离到100株沙门氏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实验共获得3个普遍流行的ST型,其中ST11占96%;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沙门氏菌株对9种广泛使用抗生素的抗药率都高于50%且对多粘菌素B的抗药率高达98%。利用双层平板法针对上述菌株筛选得到噬菌体94株,挑选宿主为ST11且多重抗药性具有代表性的5株噬菌体进一步纯化、电镜观察、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显示有 3 株肌尾噬菌体(vB_SalM_XF、vB_SalM_smc、vB_SalM_LYw)、2株长尾噬菌体(vB_SalS_DZ、vB_SalS_97),均为二十面体头部与细长尾部结构;5株噬菌体效价均高于109pfu/rml,最适生长温度在37℃左右,最适pH值范围较广,pH3时效价变化不太显著,最佳感染复数≤10-5,潜伏期与裂解期时间差异较大。设计“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组合方式进行噬菌体与细菌的传代培养实验,模拟噬菌体-细菌的共进化进程,探索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发现:(1)噬菌体与竞争菌株共存时可以协同抑制宿主菌的生长;(2)多种噬菌体与对应宿主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可以平衡各菌株之间的生长优势,稳定体系结构—我们称之为“滞稳网络”。本文还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 SPF鸡肠道微生物组,发现丰度较高的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对比使用抗生素前后肠道细菌与噬菌体丰度,研究临床剂量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得到结论,噬菌体与细菌相互作用网络—“滞稳网络”可以平衡体系中各菌株之间的生长优势,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冲外来因素对肠道体系造成的波动和影响。未来我们还将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并利用分离到的噬菌体开展噬菌体治疗。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852.61
【部分图文】:

抗药性沙门氏菌及其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图2-3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引物/wc?和电泳图逡逑Fig.2-3邋Electrophoretic邋map邋of邋specific邋primers邋nuc&mecA邋for邋S.aureus逡逑

抗药性沙门氏菌及其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图2-2沙门特异引物/mvl部分电泳图逡逑M邋为邋DL2000邋DNA邋Marker逡逑

抗药性沙门氏菌及其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图2-5沙门氏菌ST型分布逡逑Fig.2-5邋STsf邋distribution邋of邋S.enterica逡逑从上图可看出,沙门氏菌的ST型分布非常集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祥莹;张灿;刘文华;邹玲;孙虎芝;任慧英;;鸡白痢沙门氏菌及其噬菌体vB-SpuS-Spp4的分离鉴定[J];病毒学报;2018年02期

2 王龙光;姜雯;逄春华;胡学远;赵思俊;王娟;黄秀梅;盖文燕;刘焕奇;曲志娜;;利用MLST技术探讨不同地区致病性耐药鸡源大肠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J];中国兽医学报;2017年09期

3 赵翠;张庆;郭树源;李璐璐;刘玉洁;王永明;常维山;刘玉庆;;山东省动物源沙门氏菌MLST和血清分型与分布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09期

4 张璐;张雪伟;袁宗辉;黄玲利;王玉莲;;畜禽沙门氏菌病防制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7年07期

5 龙门;詹歌;金双潮;周卉;杜庆飞;王冉;;JS25噬菌体生物特性及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生物防治[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22期

6 盖文燕;王娟;曲志娜;王君玮;黄秀梅;王玉东;赵思俊;洪军;;山东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年02期

7 包红朵;张鹏禹;周艳;张莉莉;张辉;陶明煊;王冉;;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食品科学;2015年05期

8 江艳华;李风铃;王联珠;翟毓秀;姚琳;;一株沙门氏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5年03期

9 齐静;王守荣;李兰波;骆延波;李璐璐;胡明;王进文;李虹达;贾纪美;赵敏;杨胜福;李玉保;单虎;刘玉庆;;山东省肉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抗菌药物的筛选[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7期

10 邹尚书;许家园;翁亚彪;林瑞庆;;1株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的污水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小玲;杜加法;蔡亚娜;胡明;白华;齐静;刘玉庆;;动物源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抗药性的快速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昌保;沙门氏菌噬菌体fmb-p1生物学特性与噬菌机制及其在冷藏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2 刘玉庆;表征抗菌药物杀菌动力学的新方法以及细菌抗药性与耐药性区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艳杉;山东地区死亡鸭胚中细菌分离鉴定及沙门氏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2 陈健皓;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筛选与应用和鸡源、猪源菌株MLST分子溯源及耐药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3 王杰;种鸡场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析与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7年

4 袁玉玉;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张玉;山东省肉鸡中沙门氏菌的定量风险评估[D];山东大学;2015年

6 荣蓉;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Pp1在牡蛎净化中的应用及其规模化制备和保存[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李梦哲;宽谱沙门氏菌噬菌体STP4-a的发酵制备及其在蛋鸡体内的抑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张鹏禹;噬菌体对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生物防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彭勇;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裂解性能及其在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庞亮亮;猪链球菌噬菌体SMP的抑菌作用及其增殖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4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14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