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食品源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0-09-15 13:5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人兽李斯特菌病的致病因子。它可以穿越宿主的肠道屏障、血胎屏障和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胃肠炎、败血症、脑膜炎、流产等疾病,易感性人群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可达20~30%。人类感染李斯特菌病常与食用被LM污染的肉类,奶制品等生食或即食食品有关。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或滥用,许多LM分离株的抗性水平逐渐升高,不断出现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耐药菌株感染将对该病治疗产生很大影响。目的:对食源性LM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及耐药性研究,掌握我国新疆地区LM的耐药谱和部分耐药基因,指导抗生素在人类临床和动物饲养中的合理应用,为控制耐药基因的传播提供重要的参考性数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4789.30-2016方法对新疆地区常规送检的1222份食品样品进行LM的分离鉴定。用MIC法及K-B琼脂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18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和序列分析;通过LM和肠球菌间的滤膜接合试验,检测LM耐药基因tetM、ermB的水平转移能力。结果:从新疆部分地区1222份食品样品中共分离61株LM,总污染率为4.99%(61/1222)。送检食品中生禽肉、调理肉制品及动物性水产品中受LM污染程度较高,检出率分别为23.07%(18/78),14.39%(19/132)、10%(6/60)。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29.51%(18/61)的菌株MIC法检测耐药,21.31%(13/61)菌株K-B琼脂扩散法检测耐药,对四环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菌株高于强力霉素、卡那霉素耐药菌株。MIC法检出的3株氯霉素耐药、2株红霉素耐药以及1株头孢噻吩耐药菌株,K-B纸片法未检出。采用PCR方法对61株LM分离株的部分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5%(13/20)表型耐药的菌株检测到相应的耐药基因,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M为主,红霉素耐药基因为ermB,氯霉素素耐药基因为cat。在41株非耐药表型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cr和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的检出率分别高达53.65%和36.58%。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5~100%。耐药基因定位发现tetM,tet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DNA中,tetS、cat、ermB主要存在于质粒上,而aac(6')-Ib-cr于染色体和质粒均有分布。2株耐四环素,1株耐红霉素的LM供体与肠球菌进行接合试验,分别获得17、23、28株接合子,接合转移率分别3.4×10~(㧟7)、4.6×10~(㧟7)、5.6×10~(㧟7),接合子ermB或tetM基因检测阳性,其序列与LM的耐药基因序列一致,药敏试验分别出现四环素或红霉素的耐药表型,说明LM的ermB或tetM基因可以通过水平传递给肠球菌。结论:新疆送检食品受到不同程度LM污染,且部分LM出现耐药性,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携带不完全相符,LM耐药基因tetM和ermB可实现种间水平传播。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52.61
【部分图文】:

食品源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tetM耐药基因PCR扩增结果

食品源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tetA耐药基因PCR扩增结果

食品源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tetS耐药基因PCR扩增结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英;;冰淇淋、香肠、火腿中这种菌会致病[J];食品与生活;2015年09期

2 闫韶飞;裴晓燕;杨大进;余东敏;甘辛;王伟;白莉;胡豫杰;李凤琴;徐进;;2012年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年06期

3 翁幸鐾;糜祖煌;;可移动遗传元件:耐药基因的载体[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04期

4 王天姝;王艳;贺春月;叶正兴;王毅;许柯;俞骅;汪永禄;张兰荣;曾莹春;许学斌;王红;陈伟伟;王和;叶长芸;;中国部分食品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J];疾病监测;2013年03期

5 吴玉红;白丽霞;杨虹;;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及其aac(6’)-Ib-c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6期

6 柯春林;方维焕;;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6期

7 王珊;郑波;李耘;刘健;薛峰;吕媛;;耐红霉素屎肠球菌耐药基因及其水平转移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年12期

8 邵美丽;杨帆;刘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及耐药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21期

9 邹若飞;赵丽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6期

10 沈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近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诗;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谋通;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群体感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杨洋;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殷月兰;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减毒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文燕;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筛查[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何建华;一株多重耐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基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悦;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与毒力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本文编号:2819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19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