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在犬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11 18:25
   犬乳腺肿瘤(CMT)发病率高,分类复杂,为提高CMT诊断的准确性,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常规的组织学诊断,对收集的48例CMT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PCK、CK5/6、CK8/18、a-SMA、Calponin、P63、Vimentin、Ki-67和PCNA染色,通过染色结果,来评估这些标记物在CMT诊断中的应用。48例CMT诊断结果为:良性乳腺肿瘤29例,其中腺瘤2例,纤维腺瘤2例,导管腺瘤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复杂瘤8例,混合瘤8例,导管腺瘤伴鳞状分化2例;恶性乳腺肿瘤19例,其中粉刺癌3例,筛状癌1例,导管癌1例,管状乳头状癌1例,复杂癌1例,混合癌3例,恶性肌上皮瘤4例,癌肉瘤1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应用PCK、CK5/6、CK8/18、a-SMA、Calponin、P6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3例粉刺癌的癌细胞成分不同,一例癌细胞来源于乳腺腔上皮细胞;另两例粉刺癌的癌细胞来源乳腺肌上皮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更精确地诊断出肿瘤的瘤细胞来源。对48例CMT中的8例复杂型和8例混合型肿瘤的IHC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发现,PCK、CK5/6、CK8/18均表达于腔上皮细胞,PCK、CK5/6、a-SMA、Calponin、P63、Vimentin均表达于基底型肌上皮细胞,PCK、CK5/6、a-SMA、Calponin、P63逐渐减少在间质型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Vimentin在各类型肌上皮细胞中强阳性表达并表达于混合型肿瘤中的骨或软骨成分,说明在复杂型和混合型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发生了间质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逐渐失去肌上皮细胞的特性并增加间质细胞的特性。对48例CMT中a-SMA、Calponin、P63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有11例肿瘤的肌上皮细胞P63阳性表达,部分Calponin阳性表达,a-SMA均为阴性表达,此研究结果表明a-SMA和Calponin不适合单独作为识别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P63较aSMA、Calponin更适合作为CMT中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本研究中28例瘤旁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瘤旁组织中CK5/6在导管的腔上皮细胞、基底细胞以及腺泡的肌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而在腺泡的腔上皮细胞为阴性表达,CK8/18在导管和腺泡的腔上皮细胞表达阳性。此结果表明CK5/6和CK8/18联合应用可以区分乳腺导管的腔上皮细胞和腺泡的腔上皮细胞。对Ki-67和PCNA在48例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PCNA在良性和恶性CMT中的表达均高于Ki-67的表达,在部分肿瘤中其阳性率高达90%以上,PCNA在良性与恶性CMT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Ki-67在良性与恶性CMT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Ki-67增殖指数可用于CMT良恶性判断的标志之一。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58.292
【部分图文】:

小管,结缔组织,上皮细胞,管腔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3.1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3.1.1 腺瘤(Adenoma)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周围有包膜。瘤细胞在一个扩张的大的管腔内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密集的小管结构(图 1),小管内衬多层腔上皮细胞,有的腔上皮细胞由结缔组织支持向管腔内生长(图 2)。腔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排列,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细胞核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淡染,细胞核中央或近核膜处有一清晰核仁。小管由嗜酸性的结缔组织分隔开,结缔组织量很少。肿瘤的核分裂相少见。扩张的管腔中央有细胞坏死和鳞状化生(图 3)

小管,上皮细胞,内衬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3.1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3.1.1 腺瘤(Adenoma)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周围有包膜。瘤细胞在一个扩张的大的管腔内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密集的小管结构(图 1),小管内衬多层腔上皮细胞,有的腔上皮细胞由结缔组织支持向管腔内生长(图 2)。腔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排列,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细胞核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淡染,细胞核中央或近核膜处有一清晰核仁。小管由嗜酸性的结缔组织分隔开,结缔组织量很少。肿瘤的核分裂相少见。扩张的管腔中央有细胞坏死和鳞状化生(图 3)

管腔,小管,结缔组织,上皮细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3.1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3.1.1 腺瘤(Adenoma)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周围有包膜。瘤细胞在一个扩张的大的管腔内生长,瘤细胞排列成密集的小管结构(图 1),小管内衬多层腔上皮细胞,有的腔上皮细胞由结缔组织支持向管腔内生长(图 2)。腔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排列,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细胞核较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淡染,细胞核中央或近核膜处有一清晰核仁。小管由嗜酸性的结缔组织分隔开,结缔组织量很少。肿瘤的核分裂相少见。扩张的管腔中央有细胞坏死和鳞状化生(图 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川;;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07期

2 郭艳;张长庆;;乳腺肿瘤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诊断标准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47期

3 周明亮;;浅谈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11期

4 ;《乳腺肿瘤诊断进展》已出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5 ;《乳腺肿瘤诊断进展》已出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6 张寿斌;侯宝兰;孙正船;;细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青岛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邹林华;;探讨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临床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18期

8 许健德;邓国荣;罗晓峰;;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J];当代医学;2009年10期

9 刘叶萍,刘翠珍;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1995年03期

10 曾琪;李鸣凤;杨伟萍;;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伟;面向乳腺肿瘤诊断的时域扩散荧光—光学混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冠翎;CatBoost算法在乳腺肿瘤诊断研究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周熠;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在犬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刘廷江;犬乳腺肿瘤诊断及相关因子检测[D];贵州大学;2015年

4 王思宇;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3-5级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对照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孙光;微创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瑞娟;细针穿刺在乳腺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周瑜;超声弹性成像和“萤火虫”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蒋芳艳;超声、钼钯、MRI对乳腺肿瘤诊断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李佩佩;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晓慧;决策树模型在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应用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6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36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