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脯氨酸参与调控环江香猪胎儿发育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16:00
   脯氨酸为环状α-亚氨基酸,在蛋白合成、机体的新陈代谢、伤口愈合、抗氧化及免疫反应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外源性添加适量的脯氨酸,可以促进胚胎、胎盘和孕体的生长发育,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fetal growth retardation,IUGR),并且在新生儿发育的初期阶段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脯氨酸影响胎儿发育及胎盘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以便为应用脯氨酸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探讨了在环江香猪日粮中添加1%脯氨酸对妊娠70日龄胎儿和胎盘发育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脯氨酸试验组的平均胎儿为122.07±29.43g,显著高于对照组(96.06±11.62g,P0.05)。脯氨酸试验组的平均妊娠胎儿数为7.87±0.35个,与对照组的6.87±0.40个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脯氨酸试验组的胎盘组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含量为20.34±0.24 ng/mL,空白对照组的为21.31±0.31 ng/mL,即脯氨酸显著下调了胎盘组织的GC含量(P0.05)。脯氨酸试验组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相对表达量为0.67±0.02,空白对照组为1.10±0.01,说明脯氨酸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的GRα和G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2和1.21±0.01,而对照组GRα和G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3和1.11±0.01,即脯氨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GRα和GRβ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猪表达的7种GR exon 1变体检测中,只发现GR exon 1-5和exon 1-9在环江香猪胎盘组织中有表达,且脯氨酸试验组中GRexon1-5的mRNA水平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GRexon1-9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以体外培养胎盘绒毛膜细胞(BeWo)为模型,初步探讨了脯氨酸调控胎盘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用添加不同浓度脯氨酸(0μg/mL、2.5μg/mL、5μg/mL、7.5μg/mL、10μg/mL、12.5μg/mL 和 15μg/mL)的培养液培养 BeWo 细胞24h、48h和72h后,结果发现用添加2.5μg/mL和5μg/mL脯氨酸的培养液培养BeWo细胞48 h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采用此浓度和时间组合分析了脯氨酸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QRT-PCR分析结果显示:添加2.5μg/mL和5μg/mL的脯氨酸可显著提高BeWo细胞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OLR1)和抗凋亡基因 B 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12)的mRNA表达水平(P0.01),而对凋亡基因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和Bcl-2 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处理组的GR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调控GR表达的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protein1,Sp1)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 mRNA 表达亦均显著下降(P0.05),而转录因子Sp1的负调控因子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p53)mRNA 表达显著上调(P0.05)。添加 5μg/mL 脯氨酸对BeWo细胞的氨基酸转运蛋-5(Amino acid transporter-5,SLC7A5)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 mRNA 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2.5μg/mL脯氨酸则显著上调BeWo细胞的SLC7A5和mTOR 表达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脯氨酸可能是通过下调exon1-5mRNA的表达,抑制GR mRNA的转录,导致胎盘组织中的GC含量下降,从改善了环江香猪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现象。脯氨酸促进胎盘绒毛膜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下调转录因子Sp1和CREB mRNA的表达,上调Sp1的负反馈调节因子p53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抑制了 GR基因和GR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引起了信号通路上mTOR和SLC7A5表达上调实现的。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828
【部分图文】: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转录水平,转录因子


3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图.??ig.?3?The?mechanism?of?glucocorticoid?regulation.??.4转录因子对GR转录水平的影响??.4.1?Spl对GR转录水平的影响??

负反馈调控


增殖与凋亡等一系列细胞生理周期过程。当机体不受到外界应激的情况下,p53以一种非活??性的状态存在细胞质中,但当受到压力、环境等应激,它的非活性状态则转化为活性状态,??通过与特异性靶基因结合的激活来诱导其生物学作用。GR与P53的负反馈调控如图3所示,??当GC进入细胞质内,激活与GR的结合位点,形成GR-GC复合物进入细胞核,激活p53,??相互抑制各自与靶基因结合的转录,同时也形成GR-p53复合物,通过MDM2信号通路调控??该复合物蛋白的降解。此外,p53还可以通过抑制p53反应元件的选择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细胞增殖或凋亡等生i里活性。Nishimura_等在海马上的研究表明,p53基因的表达增加.??会促使GR基因的表达下降,说明p53与GR存在着拮抗调节的关系。p53除了对GR转录水??平进行抑制外,还抑制GR的功能例如负反馈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MurphyllMI??等研究发现p53蛋白通过GC削弱了炎症因子NF-kB目标基因的表达,而p53的损伤突变也??削弱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转录靶基因。其他研宄小组报道

窝重,仔猪,特异性,引物


基于QRT-PCR定量引物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利用Oligo?7.0并结合Primer?5.0软件,??严格按照设计引物的各参数要求,进行引物设计,之后利用在线网页NCBI工具进行Primer??blast,检测引物的特异性,特异性良好之后才能合成。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洛阳;梁祥焕;王梦芝;张军;王洪荣;周刚;张鑫;徐巧云;;颈静脉灌注精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06期

2 李建慧;苗志强;车向荣;杨玉;;精氨酸对畜禽营养调控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6年02期

3 查伟;孔祥峰;谭敏捷;耿梅梅;许丽卫;游金明;;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繁殖性能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年02期

4 曹艳霞;;补充精氨酸对力竭性运动后氨代谢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5 王小城;熊霞;杨焕胜;高巍;龚敏;印遇龙;;腐胺和脯氨酸对哺乳期仔猪空肠绒毛-隐窝轴上皮细胞的多胺代谢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6 谭敏捷;孔祥峰;刘庆友;石德顺;;多胺与哺乳动物的孕体发育[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01期

7 欧德渊;万洁妤;李秀富;李诗举;艾淼;施云刚;;精氨酸对孕鼠子宫NO和微血管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12期

8 向睿;何珲;康波;姜冬梅;马容;刘月;;多胺调控动物繁殖的作用及其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11期

9 林可;;氨基酸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0年05期

10 刘俊锋;胡慧;孔祥峰;吴琛;何若钢;;母猪精氨酸营养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宝林;NO/NOS在侧支血管生长中对血管VE-cadherin表达及通透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2 郁博;糖皮质激素及TNF-α对人角质形成细胞GRα/GRβ、NF-κB/IκB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天佑;精氨酸对脂多糖诱发泌乳奶牛炎性反应的缓解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扬州大学;2016年

2 肖亮;精氨酸、N-氨甲酰谷氨酸、谷氨酰胺对大鼠营养代谢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赵宏丽;精氨酸对细毛羊肠道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转运蛋白mRNA表达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郑亚婷;猪脂肪组织中ZAG及GR变体的表达及其调控[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黄雪新;IUGR对新生仔猪肝脾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7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37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