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草地土壤固碳能力与机制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12.2
【部分图文】:
图 1-1 土壤碳饱和模型(杜章留等 2015)Fig1-1 The soil carbon saturation conceptual model第二种类型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植被恢复初期略有下降,而后逐渐增加并最终超过恢复前有机碳含量(Zhang et al. 2010)。例如刺槐未成熟林(< 10 a)0~20 厘米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略低于耕地,而刺槐成熟林(30 a)有机碳密度相较于耕地增加了 59.54%(Yunbin et al. 2014)。第三种类型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植被恢复初期,变化不显著,而后呈显著增加的趋势(Deng et al. 2015)。撂荒初期有机碳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植物凋落物等有机质输入量与输出量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撂荒初期由于减少了外源有机质(化肥等)的输入以及植被恢复类型的不同,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引起了有机碳含量的不同变化情况。随着植被恢复后期,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凋落和腐解,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有效提高(马祥华和焦菊英2005)。1.2.2 土壤有机碳分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2 撂荒草地恢复过程土壤固碳过程与形式研究土壤活性有机碳、难降解有机碳碳、颗粒态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有机碳所占比例,揭示撂荒草地恢复过程中有机碳的主要组分;分析各组分对总有机碳增加的贡献量,从而揭示恢复过程中土壤固存碳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矿化培养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有机碳组分所占比例得到的有机碳稳定性特征,进一步说明土壤固碳的过程与形式。1.3.3 撂荒草地土壤碳累积的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分析通过冗余分析法,分析不同土壤环境因子(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子)对有机碳库及其组分影响的强弱关系,探究影响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阐明土壤环境因子对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机制。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究材料研究区域概况究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镇境内的五里湾流域,流域面积5.标为东经 109°13′56″~109°16′03″、北纬 36°46′42″~36°46′18″,属延河支原最核心的区域(图 2-1)。该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 1000~1350包含沟、谷、梁、峁和塬等,以沟、梁为主,多为深 V 形沟谷,塬面区域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为 8.8 ℃,最高,为 35.3℃,最低温出现在冬季,为-20.3℃,年内>0℃和>10℃的积3℃和 3283℃。年均降水量约为 505 mm,70 %的降水集中在 7-9 月,干年平均无霜期约为 160 天,全年日照时数在 2500 小时左右,每年 2 月日平均约为 170 小时,5 月最长,平均约为 247 小时,年总辐射量约为 550 K土壤以土质疏松、极易侵蚀、基础肥力低下的黄绵土为主(Selcer 2015发育而成,黄土层厚度为 30~80 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蒙;李晓兵;;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相关过程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8年02期
2 徐均华;黄国强;菅攀峰;胡庆辉;李智勇;郭松;柳立;江智敏;;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J];耕作与栽培;2018年02期
3 黄锦学;熊德成;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杨玉盛;;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7年01期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方面取得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7年02期
5 马昕昕;;温度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6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李翔;韩燕梁;;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J];山地学报;2017年03期
7 邓飘云;陈建国;闫文德;;武陵山脉龙山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控制机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8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王欣;常伟东;;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J];土壤;2014年05期
9 王东波;陈丽;;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7期
10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平春;;赤峰市小流域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义亮;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婧;全球和样带尺度森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阿里凯(KASHIF ALI KUBAR);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黄金权;水力侵蚀作用下小区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湖南大学;2014年
5 魏宗强;城市封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年
6 张勇;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7 黄晓磊;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文娟;气候变化与放牧管理对三江源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9 任立宁;川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10 沈雅飞;除灌、采伐处理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过程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梦娇;半干旱黄土区退耕林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2 覃乾;黄土丘陵区侵蚀坡面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杨轩;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生产力及根系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戴银月;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草地土壤固碳能力与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张倩;长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6 张瑶瑶;甘南州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7 张锐;土壤有机碳Vis-NIR光谱信号挖掘及其预测精度提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王永慧;华北潮土不同地力土壤有机碳特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9 张美玲;西南沿边南卡江支流土壤有机碳格局及其影响因子[D];云南大学;2017年
10 刘梅;大兴安岭地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空间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1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4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