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干旱区5种栽培草地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04 02:05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北内陆干旱区是我国栽培草地的主要生产基地,本研究以一年的单播草地黑麦、多年生的单播草地无芒雀麦和苜蓿及多年生苜蓿的混播草地苜蓿*无芒雀麦与苜蓿*高羊茅5种栽培草地为实验组,天然草地为对照组,于2016至2017年连续两年测定生长季内三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通量。确定草地在不同生长季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变化特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明确土壤理化性质、水热条件及地上生物量与温室气体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不同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子。本研究可以明确不同栽培草地与天然草地在整个生长季,CO2、CH4、N2O的排放规律与特征,为减排提供合理的科学数据,同时对干旱区盐碱地的改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草地在整个生长季CO2与N2O均为排放源;5种栽培草地均表现为CH4的...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地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排放机理
2产生/排放"> 2.1.1 CO2产生/排放
4产生/排放"> 2.1.2 CH4产生/排放
O产生/排放"> 2.1.3 N2O产生/排放
2.2 影响草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因素
2.2.1 土壤温度
2.2.2 土壤含水量
2.2.3 土壤有机质
2.2.4 土壤pH值
2.2.5 生物因素
2.2.6 人类活动因素
2.3 温室气体常见的测定方法
2.3.1 静态箱法
2.3.2 动态箱法
2.3.3 涡度相关法
2.3.4 其他方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技术路线
3.3 试验设计
3.3.1 采样气样与测定
3.3.2 采集土样与测定
3.3.3 采集生物量与测定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不同栽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月动态
2排放的月动态"> 4.1.1 CO2排放的月动态
4吸收的月动态"> 4.1.2 CH4吸收的月动态
O排放的月动态"> 4.1.3 N2O排放的月动态
4.2 整个生长季温室气体的平均排放通量
2排放通量"> 4.2.1 CO2排放通量
4吸收通量"> 4.2.2 CH4吸收通量
O排放通量"> 4.2.3 N2O排放通量
2排放当量"> 4.2.4 CO2排放当量
4.3 不同草地在生长季内的增温潜势
4.4 土壤水热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
4.5 土壤水热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10值的特征分析"> 4.6 不同草地土壤温呼吸温度系数Q10值的特征分析
4.7 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指标的月动态
4.7.1 有机碳含量
4.7.2 铵态氮含量
4.7.3 硝态氮含量
4.7.4 全氮含量
4.8 土壤理化性质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9 不同草地温室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4.10 地上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栽培草地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5.2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响应
5.3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次降水对高寒草地温室气体通量昼夜变化的影响研究[J]. 谢青琰,杜陈军,张梦瑶,高永恒.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9)
[2]氮素化学形态及添加剂量对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许可,王春梅,张艺,杨欣桐,韩金锋,桂蓉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3)
[3]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汪澜. 园艺与种苗. 2017(03)
[4]我国北方温带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方圆,王娓,姚晓东,彭晓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西北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边荣荣,孙兆军,李向辉,李惠军. 宁夏工程技术. 2016(04)
[6]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J]. 曹铨,沈禹颖,王自奎,张小明,杨轩. 草业学报. 2016(08)
[7]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生态学报. 2017(02)
[8]甲烷氧化菌分类及代谢途径研究进展[J]. 蔡朝阳,何崭飞,胡宝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3)
[9]围封年限对内蒙古草地甲烷氧化菌氧化能力的影响[J]. 马田莉,陈槐,康晓明,王艳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1)
[10]施用有机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 沈仕洲,王风,薛长亮,张克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6)
博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异养呼吸特征[D]. 田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2]华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规律的研究[D]. 杨新明.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人类活动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D]. 周文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4]施氮和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姜继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5]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土壤碳氮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D]. 徐坤.宁夏大学 2014
[6]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D]. 王晓亚.中国农业大学 2013
[7]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D]. 苑亚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8]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碳过程的影响[D]. 文海燕.兰州大学 2013
[9]黄河三角洲土地盐渍化格局的遥感监测及盐渍化过程的空间分析与评价[D]. 张婷婷.复旦大学 2011
[10]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 张志栋.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西北干旱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总硝化过程和呼吸作用的研究[D]. 陈璐.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放牧方式对温带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D]. 岳泓宇.内蒙古大学 2016
[3]内陆干旱区栽培草地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D]. 宁娇.兰州大学 2016
[4]人工草地与林地土壤CO2和CH4通量研究[D]. 史常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人工草地建植对典型矿区新构土体影响研究[D]. 杨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6]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呼吸速率特征的研究[D]. 高希旺.甘肃农业大学 2016
[7]荒漠草原土壤特性对增温和施氮的响应[D]. 张宇.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8]蚯蚓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 冯雯.南京农业大学 2014
[9]粪便管理对露天奶牛场下垫面甲烷和N2O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D]. 李泱孜.河北农业大学 2014
[10]中国东南三种典型湿地土壤CO2、CH4排放通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D]. 连煦.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5593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地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排放机理
2产生/排放"> 2.1.1 CO2产生/排放
4产生/排放"> 2.1.2 CH4产生/排放
O产生/排放"> 2.1.3 N2O产生/排放
2.2 影响草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因素
2.2.1 土壤温度
2.2.2 土壤含水量
2.2.3 土壤有机质
2.2.4 土壤pH值
2.2.5 生物因素
2.2.6 人类活动因素
2.3 温室气体常见的测定方法
2.3.1 静态箱法
2.3.2 动态箱法
2.3.3 涡度相关法
2.3.4 其他方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技术路线
3.3 试验设计
3.3.1 采样气样与测定
3.3.2 采集土样与测定
3.3.3 采集生物量与测定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不同栽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月动态
2排放的月动态"> 4.1.1 CO2排放的月动态
4吸收的月动态"> 4.1.2 CH4吸收的月动态
O排放的月动态"> 4.1.3 N2O排放的月动态
4.2 整个生长季温室气体的平均排放通量
2排放通量"> 4.2.1 CO2排放通量
4吸收通量"> 4.2.2 CH4吸收通量
O排放通量"> 4.2.3 N2O排放通量
2排放当量"> 4.2.4 CO2排放当量
4.3 不同草地在生长季内的增温潜势
4.4 土壤水热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
4.5 土壤水热条件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10值的特征分析"> 4.6 不同草地土壤温呼吸温度系数Q10值的特征分析
4.7 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指标的月动态
4.7.1 有机碳含量
4.7.2 铵态氮含量
4.7.3 硝态氮含量
4.7.4 全氮含量
4.8 土壤理化性质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9 不同草地温室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4.10 地上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栽培草地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5.2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响应
5.3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次降水对高寒草地温室气体通量昼夜变化的影响研究[J]. 谢青琰,杜陈军,张梦瑶,高永恒.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9)
[2]氮素化学形态及添加剂量对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许可,王春梅,张艺,杨欣桐,韩金锋,桂蓉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3)
[3]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汪澜. 园艺与种苗. 2017(03)
[4]我国北方温带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方圆,王娓,姚晓东,彭晓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西北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边荣荣,孙兆军,李向辉,李惠军. 宁夏工程技术. 2016(04)
[6]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J]. 曹铨,沈禹颖,王自奎,张小明,杨轩. 草业学报. 2016(08)
[7]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生态学报. 2017(02)
[8]甲烷氧化菌分类及代谢途径研究进展[J]. 蔡朝阳,何崭飞,胡宝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3)
[9]围封年限对内蒙古草地甲烷氧化菌氧化能力的影响[J]. 马田莉,陈槐,康晓明,王艳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1)
[10]施用有机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 沈仕洲,王风,薛长亮,张克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6)
博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异养呼吸特征[D]. 田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2]华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规律的研究[D]. 杨新明.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人类活动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D]. 周文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4]施氮和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姜继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5]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地土壤碳氮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D]. 徐坤.宁夏大学 2014
[6]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D]. 王晓亚.中国农业大学 2013
[7]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D]. 苑亚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8]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碳过程的影响[D]. 文海燕.兰州大学 2013
[9]黄河三角洲土地盐渍化格局的遥感监测及盐渍化过程的空间分析与评价[D]. 张婷婷.复旦大学 2011
[10]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 张志栋.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西北干旱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总硝化过程和呼吸作用的研究[D]. 陈璐.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放牧方式对温带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研究[D]. 岳泓宇.内蒙古大学 2016
[3]内陆干旱区栽培草地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D]. 宁娇.兰州大学 2016
[4]人工草地与林地土壤CO2和CH4通量研究[D]. 史常青.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人工草地建植对典型矿区新构土体影响研究[D]. 杨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6]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呼吸速率特征的研究[D]. 高希旺.甘肃农业大学 2016
[7]荒漠草原土壤特性对增温和施氮的响应[D]. 张宇.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8]蚯蚓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 冯雯.南京农业大学 2014
[9]粪便管理对露天奶牛场下垫面甲烷和N2O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D]. 李泱孜.河北农业大学 2014
[10]中国东南三种典型湿地土壤CO2、CH4排放通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D]. 连煦.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55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559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