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遗传进展
发布时间:2021-01-19 06:18
旨在对我国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于2000-2019年出生的6 837头肉用西门塔尔牛的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估计其在2007-2017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本研究利用REML算法估计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各性状遗传力,通过ASREML软件计算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再估计各性状的遗传进展。结果显示,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4、0.42、0.35、0.38和0.46,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0.32、0.36、0.39。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在2007-2017年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46、2.65、4.31、4.12和2.44 kg,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014、0.016、0.009和0.007 kg·d-1。本研究对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
【文章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20,51(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各阶段体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
图1 各阶段体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遗传进展是直接体现我国肉牛进行遗传改良效果的量化指标,自2012年我国颁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后,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明显的遗传进展(图3和图6),日增重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要大于体重性状,这是由于我国在进行肉用种公牛遗传评估中计算的性状主要是日增重性状,包括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和18~24月龄日增重,同时还包括体型外貌评分,这4项指标形成了我国肉牛选择指数(Chinese beef index,CBI),可以依据此指数进行我国肉用种牛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西门塔尔牛育种群的不断扩增,测定数据的不断积累,选择强度的逐年增加,评估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导致肉用西门塔尔牛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也逐年增加。初生重在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均有一定的增长,但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初生重过高会影响母牛的产犊难易度,因此,在肉牛生产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是西门塔尔牛的一个重要体重性状,它和断奶重有一定关联,早期西门塔尔牛在6月龄断奶,但随着肉牛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断奶日期不断缩短,而断奶后体重会有一定下降,导致6月龄体重的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缓慢。Bolormaa等[26]评估了日本褐牛和日本和牛胴体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的遗传进展后发现,随着测定站后裔测定技术的推进,大部分性状的遗传进展有一定提升,当大部分牛场都进行后裔测定时,这些性状的遗传进展又显著提升。Ferraz等[27]评估了12 737头巴西圣格特鲁迪斯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18月龄体重的遗传进展,各性状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为0.27、1.47、3.3和4.47 kg,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要高于圣格特鲁迪斯牛,而18月龄体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要低于圣格特鲁迪斯牛,对于各阶段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情况,国外少有报道。
遗传进展是直接体现我国肉牛进行遗传改良效果的量化指标,自2012年我国颁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后,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明显的遗传进展(图3和图6),日增重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要大于体重性状,这是由于我国在进行肉用种公牛遗传评估中计算的性状主要是日增重性状,包括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和18~24月龄日增重,同时还包括体型外貌评分,这4项指标形成了我国肉牛选择指数(Chinese beef index,CBI),可以依据此指数进行我国肉用种牛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西门塔尔牛育种群的不断扩增,测定数据的不断积累,选择强度的逐年增加,评估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导致肉用西门塔尔牛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也逐年增加。初生重在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均有一定的增长,但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初生重过高会影响母牛的产犊难易度,因此,在肉牛生产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是西门塔尔牛的一个重要体重性状,它和断奶重有一定关联,早期西门塔尔牛在6月龄断奶,但随着肉牛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断奶日期不断缩短,而断奶后体重会有一定下降,导致6月龄体重的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缓慢。Bolormaa等[26]评估了日本褐牛和日本和牛胴体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的遗传进展后发现,随着测定站后裔测定技术的推进,大部分性状的遗传进展有一定提升,当大部分牛场都进行后裔测定时,这些性状的遗传进展又显著提升。Ferraz等[27]评估了12 737头巴西圣格特鲁迪斯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18月龄体重的遗传进展,各性状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为0.27、1.47、3.3和4.47 kg,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要高于圣格特鲁迪斯牛,而18月龄体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要低于圣格特鲁迪斯牛,对于各阶段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情况,国外少有报道。图4 各阶段日增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黄牛ARID5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胡忠昌,曹阳,吴健,秦立红,金海国,赵玉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9)
[2]草原红牛AID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 吕阳,曹阳,高一,刘理想,薛佳佳,张国梁.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8)
[3]夏南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 黄晓燕. 中国牛业科学. 2019(04)
[4]蜀宣花牛新品种在雅安市的推广应用[J]. 姚佳,王巍,彭大才,甘佳,唐慧,易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19(05)
[5]三河牛特培本交公牛改良内蒙古本地牛群效果调查[J]. 吴宏军,刘化柱,王东生,袁鹏,姜立鑫,王景顺,乌恩旗,张绍勋. 中国奶牛. 2018(08)
[6]高通量测序研究膨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对辽育白牛肠道菌群的影响[J]. 杨淑华,陈帅,李鹏,龙淼,李林,佟翠,张诗萌,何剑斌. 饲料工业. 2018(07)
[7]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的研究[J]. 梁永虎,朱波,金生云,宝金山,徐凌洋,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3)
[8]新疆褐牛种质资源现状与群体遗传改良建议[J]. 周靖航,李鹏,刘丽元,赵国丽,黄锡霞,乃比江,夏热普·居马衣,谈锐,史远刚.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8)
[9]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品质评价[J]. 王勇峰,郎玉苗,黄必志,王安奎,丰永红,李海鹏,张松山,谢鹏,孙宝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3)
[10]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 牛红,宝金山,吴洋,朱波,张文刚,夏江威,宋禹昕,郭鹏,徐凌洋,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9)
本文编号:2986492
【文章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20,51(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各阶段体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
图1 各阶段体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遗传进展是直接体现我国肉牛进行遗传改良效果的量化指标,自2012年我国颁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后,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明显的遗传进展(图3和图6),日增重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要大于体重性状,这是由于我国在进行肉用种公牛遗传评估中计算的性状主要是日增重性状,包括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和18~24月龄日增重,同时还包括体型外貌评分,这4项指标形成了我国肉牛选择指数(Chinese beef index,CBI),可以依据此指数进行我国肉用种牛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西门塔尔牛育种群的不断扩增,测定数据的不断积累,选择强度的逐年增加,评估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导致肉用西门塔尔牛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也逐年增加。初生重在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均有一定的增长,但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初生重过高会影响母牛的产犊难易度,因此,在肉牛生产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是西门塔尔牛的一个重要体重性状,它和断奶重有一定关联,早期西门塔尔牛在6月龄断奶,但随着肉牛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断奶日期不断缩短,而断奶后体重会有一定下降,导致6月龄体重的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缓慢。Bolormaa等[26]评估了日本褐牛和日本和牛胴体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的遗传进展后发现,随着测定站后裔测定技术的推进,大部分性状的遗传进展有一定提升,当大部分牛场都进行后裔测定时,这些性状的遗传进展又显著提升。Ferraz等[27]评估了12 737头巴西圣格特鲁迪斯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18月龄体重的遗传进展,各性状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为0.27、1.47、3.3和4.47 kg,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要高于圣格特鲁迪斯牛,而18月龄体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要低于圣格特鲁迪斯牛,对于各阶段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情况,国外少有报道。
遗传进展是直接体现我国肉牛进行遗传改良效果的量化指标,自2012年我国颁布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后,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明显的遗传进展(图3和图6),日增重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要大于体重性状,这是由于我国在进行肉用种公牛遗传评估中计算的性状主要是日增重性状,包括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和18~24月龄日增重,同时还包括体型外貌评分,这4项指标形成了我国肉牛选择指数(Chinese beef index,CBI),可以依据此指数进行我国肉用种牛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西门塔尔牛育种群的不断扩增,测定数据的不断积累,选择强度的逐年增加,评估的准确性逐年提高,导致肉用西门塔尔牛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也逐年增加。初生重在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均有一定的增长,但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初生重过高会影响母牛的产犊难易度,因此,在肉牛生产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是西门塔尔牛的一个重要体重性状,它和断奶重有一定关联,早期西门塔尔牛在6月龄断奶,但随着肉牛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断奶日期不断缩短,而断奶后体重会有一定下降,导致6月龄体重的表型进展和遗传进展缓慢。Bolormaa等[26]评估了日本褐牛和日本和牛胴体重、眼肌面积、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的遗传进展后发现,随着测定站后裔测定技术的推进,大部分性状的遗传进展有一定提升,当大部分牛场都进行后裔测定时,这些性状的遗传进展又显著提升。Ferraz等[27]评估了12 737头巴西圣格特鲁迪斯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和18月龄体重的遗传进展,各性状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为0.27、1.47、3.3和4.47 kg,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平均每年的遗传进展要高于圣格特鲁迪斯牛,而18月龄体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要低于圣格特鲁迪斯牛,对于各阶段日增重性状的遗传进展情况,国外少有报道。图4 各阶段日增重性状不同年份的表型值变化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黄牛ARID5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胡忠昌,曹阳,吴健,秦立红,金海国,赵玉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9)
[2]草原红牛AID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 吕阳,曹阳,高一,刘理想,薛佳佳,张国梁.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8)
[3]夏南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 黄晓燕. 中国牛业科学. 2019(04)
[4]蜀宣花牛新品种在雅安市的推广应用[J]. 姚佳,王巍,彭大才,甘佳,唐慧,易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19(05)
[5]三河牛特培本交公牛改良内蒙古本地牛群效果调查[J]. 吴宏军,刘化柱,王东生,袁鹏,姜立鑫,王景顺,乌恩旗,张绍勋. 中国奶牛. 2018(08)
[6]高通量测序研究膨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对辽育白牛肠道菌群的影响[J]. 杨淑华,陈帅,李鹏,龙淼,李林,佟翠,张诗萌,何剑斌. 饲料工业. 2018(07)
[7]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的研究[J]. 梁永虎,朱波,金生云,宝金山,徐凌洋,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3)
[8]新疆褐牛种质资源现状与群体遗传改良建议[J]. 周靖航,李鹏,刘丽元,赵国丽,黄锡霞,乃比江,夏热普·居马衣,谈锐,史远刚.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8)
[9]云岭牛不同解剖部位肉品质评价[J]. 王勇峰,郎玉苗,黄必志,王安奎,丰永红,李海鹏,张松山,谢鹏,孙宝忠.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3)
[10]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 牛红,宝金山,吴洋,朱波,张文刚,夏江威,宋禹昕,郭鹏,徐凌洋,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9)
本文编号:2986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8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