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的纯化及重组蛋白FlaB多抗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1-02-01 18:55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能够感染多种水生和陆生动物,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的细菌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使淡水鱼类发生疖病和败血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人感染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后会发生腹泻、食物中毒、继发感染的临床症状,严重威胁到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鞭毛是嗜水气单胞菌的一个特殊结构。鞭毛在细菌的运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使菌朝着更加有利的环境运动或者避开不利的外界条件,增强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能力。此外,鞭毛在黏附、生物膜形成以及病原菌定植中起关键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提取和纯化了嗜水气单胞菌天然鞭毛蛋白,透射电镜初步观察鉴定了鞭毛的形态,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的鞭毛蛋白在40kDa处有一条蛋白带。并用天然鞭毛蛋白免疫了鲫鱼,纯化鲫鱼免疫后血清中的IgM,制备了HRP标记的兔抗鱼免疫球蛋白抗体,为鱼类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工具。另外,根据GenBank上已经公布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克隆了嗜水气单胞菌鞭毛flaB基因,序列长度为912bp。双酶切后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30a-flaB,并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菌鞭毛结构示意图
鞭毛蛋白SDS-PAGE分析
图 1.1 鞭毛蛋白 SDS-PAGE 分析 Marker(14-100kDa);1:鞭毛蛋白;2:粗提取Fig.1.1 SDS-PAGE analysis of flagellinin molecular marker;1:purified flagellin; 2:imp胞菌鞭毛透射电镜样品稀释到适当浓度,用 H-7650 型透射电镜进在一起,见图 1.2M140kD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蒋启欢,叶应旺,胡王,江河,陆剑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6)
[2]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J]. 李文艳,张伟伟,马秀娟,于建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3]应用电镜负染色技术检测嗜水气单胞菌[J]. 张文丽,张玉芬,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7)
[4]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纯化及其溶血特性分析[J]. 龚晖,林天龙,徐长安,张晓佩,杨先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05)
[5]水产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J]. 吕爱军,胡秀彩,李槿年,余为一.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2)
[6]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J]. 沈锦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7]黄鳍棘鲷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J]. 刘振兴,张殿昌,苏天凤,姜巨峰,龚世园,江世贵.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1)
[8]鳜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的鉴定、毒力及溶血性[J]. 潘厚军,吴淑勤,董传甫,石存斌,叶美茜,林天龙,黄志斌.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01)
[9]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J]. 朱大玲,李爱华,钱冬,汪建国. 水生生物学报. 2004(01)
[10]西藏雏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J]. 查果,索郎斯珠,李小军,亢小飞. 畜牧与兽医. 2001(06)
本文编号:301326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菌鞭毛结构示意图
鞭毛蛋白SDS-PAGE分析
图 1.1 鞭毛蛋白 SDS-PAGE 分析 Marker(14-100kDa);1:鞭毛蛋白;2:粗提取Fig.1.1 SDS-PAGE analysis of flagellinin molecular marker;1:purified flagellin; 2:imp胞菌鞭毛透射电镜样品稀释到适当浓度,用 H-7650 型透射电镜进在一起,见图 1.2M140kD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蒋启欢,叶应旺,胡王,江河,陆剑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6)
[2]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J]. 李文艳,张伟伟,马秀娟,于建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3]应用电镜负染色技术检测嗜水气单胞菌[J]. 张文丽,张玉芬,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7)
[4]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的纯化及其溶血特性分析[J]. 龚晖,林天龙,徐长安,张晓佩,杨先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05)
[5]水产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J]. 吕爱军,胡秀彩,李槿年,余为一.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2)
[6]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J]. 沈锦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7]黄鳍棘鲷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J]. 刘振兴,张殿昌,苏天凤,姜巨峰,龚世园,江世贵.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1)
[8]鳜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的鉴定、毒力及溶血性[J]. 潘厚军,吴淑勤,董传甫,石存斌,叶美茜,林天龙,黄志斌.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01)
[9]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J]. 朱大玲,李爱华,钱冬,汪建国. 水生生物学报. 2004(01)
[10]西藏雏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J]. 查果,索郎斯珠,李小军,亢小飞. 畜牧与兽医. 2001(06)
本文编号:3013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1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