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法研究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对瘤胃细菌乙酸发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09 16:18
为研究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在体外培养底物中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0%亚油酸、1.5%亚麻酸的脂肪酸组合为试验组,以培养底物中添加5%的棕榈酸钙为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培养液pH值和氨态氮(NH3-N)浓度的各时间点均值在组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试验组瘤胃发酵产生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乙酸比例都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嗜淀粉瘤胃杆菌、琥珀酸拟杆菌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蛋白溶解梭菌、降解淀粉瘤胃球菌、埃式巨球菌在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综上,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将乙酸占TVFA的比例从73.54%提高至75.59%,趋使瘤胃发酵向乙酸型发酵模式变化,这可能是通过影响相关瘤胃细菌数量所致。
【文章来源】:饲料工业. 2020,41(2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1.2 试验设计与体外培养底物
1.3 体外培养试验
1.3.1 瘤胃液的采集
1.3.2 体外培养
1.3.3 取样设计
1.4 指标的测定
1.4.1 pH值的测定
1.4.2 NH3-N浓度的测定
1.4.3 培养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测定
1.4.4 微生物的分离与测定
1.5 微生物DNA的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1.5.1 微生物DNA提取
1.5.2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
1.6 引物设计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pH值和NH3-N浓度的影响
2.2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VFA的影响
2.3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微生物蛋白和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影响
2.4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瘤胃细菌的影响
3 讨论
3.1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p H值和NH3-N浓度的影响
3.2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VFA的影响
3.3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微生物蛋白和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影响
3.4 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瘤胃细菌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脂肪酸组合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J]. 习瓒娜,高健,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 2019(10)
[2]奶牛乳脂降低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郭勇庆,邹杨,徐晓锋,曹志军,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4(13)
[3]泌乳奶牛乳腺中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互作及其研究进展[J]. 白晨,哈斯额尔敦,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
[4]体外法研究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的影响[J]. 王梦芝,程欣,谢文文,张柏松,刘翔,王洪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8)
[5]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J]. 冯宗慈,高民.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Z1)
[6]瘤胃纤维分解菌多纤维素酶体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 陈小连,刘建新,王佳堃,徐建雄.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3)
[7]不同纤维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分离获得率及DNA提取率的影响[J]. 王梦芝,李国祥,王洪荣,张洁,曹恒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8(02)
[8]日粮添加豆油和胡麻油对肉牛瘤胃发酵及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杨舒黎,王加启,胡志勇,李旦,孙宏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07(10)
[9]提高乳脂率的途径和方法[J]. 刘改枝. 饲料博览. 2004(03)
[10]绵羊瘤胃VFA吸收效率及模型参数的研究[J]. 熊本海,卢德勋,高俊. 动物营养学报. 1999(S1)
博士论文
[1]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及亚麻籽对绒山羊体组织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的影响及机理[D]. 王雪.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2]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乳腺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规律[D]. 刘帅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3]日粮添加豆油和胡麻油对奶牛瘤胃细菌及发酵参数的影响[D]. 杨舒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奶牛日粮与瘤胃纤维和蛋白降解菌多样性的关系[D]. 王丹丹.甘肃农业大学 2013
[2]植物油脂肪酸及钙盐对山羊瘤胃发酵和消化道吸收的影响[D]. 乌日娜.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7623
【文章来源】:饲料工业. 2020,41(2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1.2 试验设计与体外培养底物
1.3 体外培养试验
1.3.1 瘤胃液的采集
1.3.2 体外培养
1.3.3 取样设计
1.4 指标的测定
1.4.1 pH值的测定
1.4.2 NH3-N浓度的测定
1.4.3 培养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测定
1.4.4 微生物的分离与测定
1.5 微生物DNA的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1.5.1 微生物DNA提取
1.5.2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
1.6 引物设计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pH值和NH3-N浓度的影响
2.2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VFA的影响
2.3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微生物蛋白和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影响
2.4 乙酸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瘤胃细菌的影响
3 讨论
3.1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p H值和NH3-N浓度的影响
3.2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VFA的影响
3.3 脂肪酸制剂体外培养对微生物蛋白和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影响
3.4 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体外培养对瘤胃细菌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脂肪酸组合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J]. 习瓒娜,高健,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 2019(10)
[2]奶牛乳脂降低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郭勇庆,邹杨,徐晓锋,曹志军,李胜利. 中国奶牛. 2014(13)
[3]泌乳奶牛乳腺中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互作及其研究进展[J]. 白晨,哈斯额尔敦,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
[4]体外法研究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的影响[J]. 王梦芝,程欣,谢文文,张柏松,刘翔,王洪荣.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8)
[5]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J]. 冯宗慈,高民.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Z1)
[6]瘤胃纤维分解菌多纤维素酶体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 陈小连,刘建新,王佳堃,徐建雄. 中国畜牧杂志. 2009(03)
[7]不同纤维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分离获得率及DNA提取率的影响[J]. 王梦芝,李国祥,王洪荣,张洁,曹恒春. 畜牧兽医学报. 2008(02)
[8]日粮添加豆油和胡麻油对肉牛瘤胃发酵及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杨舒黎,王加启,胡志勇,李旦,孙宏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07(10)
[9]提高乳脂率的途径和方法[J]. 刘改枝. 饲料博览. 2004(03)
[10]绵羊瘤胃VFA吸收效率及模型参数的研究[J]. 熊本海,卢德勋,高俊. 动物营养学报. 1999(S1)
博士论文
[1]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及亚麻籽对绒山羊体组织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的影响及机理[D]. 王雪.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2]不同日粮模式下泌乳奶牛乳腺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规律[D]. 刘帅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3]日粮添加豆油和胡麻油对奶牛瘤胃细菌及发酵参数的影响[D]. 杨舒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奶牛日粮与瘤胃纤维和蛋白降解菌多样性的关系[D]. 王丹丹.甘肃农业大学 2013
[2]植物油脂肪酸及钙盐对山羊瘤胃发酵和消化道吸收的影响[D]. 乌日娜.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7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17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