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2 04:53
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行使了“源”与“汇”的双重功能,对全球碳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草地系统-大气之间的碳交换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黄土高原是世界范围内土层厚度最大、黄土面积分布最广的地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有关黄土高原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及其碳源/汇强度和分布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土高原中等强度的自由放牧和围封6年的草地为研究对象,用静态箱法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SR)和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速率(NEE)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为期1年的实地观测,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系统碳贮量以及生长季围封草地的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灌丛内外碳交换速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和碳贮量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地的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围封显著增加了草地植被碳贮量、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和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但短期围封对草地土壤1m土层有机碳贮量无显著影响。围封与放牧...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因素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测定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第三章 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样品采集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土壤理化性质
3.2.2 植被有机碳贮量
3.2.3 土壤有机碳贮量
3.2.4 生态系统有机碳贮量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选择
4.1.2 碳交换速率的测定
4.1.3 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的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日动态特征
4.2.2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3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4 草地生态系统NEE和SR年累积量
4.3 讨论
4.3.1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
4.3.2 草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灌丛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选择
5.1.2 研究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灌丛内外生物量
5.2.2 灌丛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2.3 灌丛内外生长季碳交换的日动态特征
5.2.4 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植被和土壤养分对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影响
5.3.2 环境因子对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封育对不同类型草地碳贮量及其固持速率的影响[J]. 何念鹏,韩兴国,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11(15)
[2]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J]. 刘伟,程积民,陈芙蓉,高阳. 草地学报. 2011(03)
[3]高寒草甸土壤碳和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对温度与降水量变化的响应[J]. 衡涛,吴建国,谢世友,武美香.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3)
[4]三江源地区人工草地的生态系统CO2净交换、总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J]. 吴力博,古松,赵亮,徐世晓,周华坤,冯超,徐维新,李英年,赵新全,唐艳鸿.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7)
[5]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J]. 梁宇,许嘉巍,胡远满,常禹,布仁仓.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5)
[6]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J]. 董晓玉,傅华,李旭东,牛得草,郭丁,李晓东. 草业学报. 2010(02)
[7]生态化学计量学: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理论[J]. 贺金生,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8]桂西北喀斯特地区3种灌木群落土壤有机层特征[J]. 朱双燕,王克林,曾馥平,曾昭霞,宋同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04)
[9]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夏学齐,李敏. 地学前缘. 2009(01)
[10]开垦对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J]. 张文丽,陈世苹,苗海霞,林光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6)
本文编号:318277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因素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测定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第三章 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样品采集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土壤理化性质
3.2.2 植被有机碳贮量
3.2.3 土壤有机碳贮量
3.2.4 生态系统有机碳贮量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选择
4.1.2 碳交换速率的测定
4.1.3 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的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日动态特征
4.2.2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3 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4 草地生态系统NEE和SR年累积量
4.3 讨论
4.3.1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
4.3.2 草地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灌丛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选择
5.1.2 研究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灌丛内外生物量
5.2.2 灌丛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5.2.3 灌丛内外生长季碳交换的日动态特征
5.2.4 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植被和土壤养分对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影响
5.3.2 环境因子对灌丛内外碳交换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封育对不同类型草地碳贮量及其固持速率的影响[J]. 何念鹏,韩兴国,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11(15)
[2]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J]. 刘伟,程积民,陈芙蓉,高阳. 草地学报. 2011(03)
[3]高寒草甸土壤碳和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对温度与降水量变化的响应[J]. 衡涛,吴建国,谢世友,武美香.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3)
[4]三江源地区人工草地的生态系统CO2净交换、总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J]. 吴力博,古松,赵亮,徐世晓,周华坤,冯超,徐维新,李英年,赵新全,唐艳鸿.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7)
[5]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J]. 梁宇,许嘉巍,胡远满,常禹,布仁仓.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5)
[6]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J]. 董晓玉,傅华,李旭东,牛得草,郭丁,李晓东. 草业学报. 2010(02)
[7]生态化学计量学: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理论[J]. 贺金生,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8]桂西北喀斯特地区3种灌木群落土壤有机层特征[J]. 朱双燕,王克林,曾馥平,曾昭霞,宋同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04)
[9]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奚小环,杨忠芳,夏学齐,李敏. 地学前缘. 2009(01)
[10]开垦对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J]. 张文丽,陈世苹,苗海霞,林光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6)
本文编号:3182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18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