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高原鼢鼠创新性防控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22:40
  于2012年至2013年间,在甘南玛曲县、碌曲县境内高原鼢鼠多发区,对鼢鼠危害状况、捕捉技术、洞道结构及气体成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原鼢鼠探测与捕捉的新思路,得出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综合考虑鼢鼠洞道结构的特殊性、高原鼢鼠封洞堵洞的习性,以及野外电源的限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合高原鼢鼠洞道内放置、具有独立供电系统、利用鼢鼠堵洞习性触发开关的高压电捕鼠器技术。2.利用现代红外技术,结合鼢鼠洞道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一种洞道位置探测与捕鼠功能兼具的智能鼢鼠夹。3.高原鼢鼠有效洞道内C02气体和N20气体含量与无鼠洞道差异显著,因此,可将洞道内这两种气体的浓度作为高原鼢鼠有效鼠洞道的判定指标。4.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出一种高原鼢鼠有效洞道测量仪。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地下啮齿动物概述
        1.2.1 地下啮齿动物的分布及特点
        1.2.2 地下啮齿动物对洞道的自适应性机理
        1.2.3 地下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4 鼢鼠简述及地理分布
    1.3 高原鼢鼠概述
        1.3.1 高原鼢鼠生理特性
        1.3.2 高原鼢鼠洞系结构及特点
        1.3.3 高原鼢鼠的适应性应对策略
    1.4 课题主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鼢鼠鼠害防控研究进展
    2.2 弓箭法灭鼠的概述
        2.2.1 弓箭法灭鼠利弊
        2.2.2 弓箭法灭鼠的原理和方法
    2.3 马蹄夹捕鼠研究现状
    2.4 电捕鼠器在鼠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2.5 高原鼢鼠洞道有效性判定现状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高压电捕鼠器设计
        3.1.1 设计原理
        3.1.2 设计组成
    3.2 智能鼢鼠夹设计
        3.2.1 设计原理
        3.2.2 设计组成
            3.2.2.1 红外探测器介绍
            3.2.2.2 红外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3.2.2.3 本设计选用传感器
            3.2.2.4 机械部件设计
            3.2.2.5 配套设施
    3.3 高原鼢鼠有效洞道的气体鉴定法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试验地点概况
            3.3.1.2 材料
            3.3.1.3 气体采集试验设计
            3.3.1.4 气体测量
        3.3.2 统计方法
    3.4 鼢鼠的洞道有效性测量仪
        3.4.1 设计原理
        3.4.2 设计组成
            3.4.2.1 电路设计原理
            3.4.2.2 硬件组成部件
            3.4.2.3 CO_2传感器选用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高压电捕鼠器结果与分析
        4.1.1 设计效果图及各部件作用
        4.1.2 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4.1.3 作原理及效果
    4.2 智能鼢鼠夹设计结果与分析
        4.2.1 设计效果图及各部件作用
        4.2.2 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4.2.3 工作原理及效果
    4.3 高原鼢鼠有效洞道的气体鉴定法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CO_2气体测量结果分析
        4.3.2 CH_4气体测量结果分析
        4.3.3 N_2O气体测量结果分析
        4.3.4 CO气体测量结果分析
        4.3.5 水蒸汽含量的测量结果分析
    4.4 鼢鼠洞道有效性测量仪设计结果与分析
        4.4.1 电路仿真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器械捕鼠对高原鼢鼠防治的影响
    5.2 高原鼢鼠与洞道内CO_2浓度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J]. 杜永苹.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8)
[2]高原鼢鼠洞道空间对高寒草甸植被性状的影响[J]. 刘锦上,张卫国,江小雷,卫万荣,葛庆征.  草地学报. 2011(06)
[3]中华鼢鼠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侯国亮,张晓韡,张晓晔,马爱平,秦红娟,张志海.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3)
[4]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J]. 张淑娟,苏志锋,林泽健,许培源,黄耀棠,谢子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5]有效洞内投放新鲜葱末毒饵防治高原鼢鼠效果探讨[J]. 雷发梅,郭发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7)
[6]甘肃境内鼢鼠Eospalax亚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J]. 杨红善,何小琴,刘荣堂,张三亮,常根柱.  草业学报. 2009(06)
[7]红外光电子学中的新族——量子阱红外探测器[J]. 陆卫,李宁,甄红楼,徐文兰,熊大元.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03)
[8]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J]. 齐新章,王晓君,朱世海,饶鑫峰,魏莲,魏登邦.  生理学报. 2008(03)
[9]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肺细叶的结构特征[J]. 王晓君,魏登邦,魏莲,齐新章,朱世海,饶鑫峰.  动物学报. 2008(03)
[10]川西北草原鼠虫发生、危害趋势分析[J]. 唐川江,周俗,谢红旗,张绪校,牛培莉,刘勇,严林.  草业与畜牧. 2007(06)

硕士论文
[1]高性能非制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制备[D]. 江林.南京理工大学 2013
[2]甘南草原鼠害区划及主要害鼠防治技术与防控战略研究[D]. 唐忠民.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28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28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