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连城国家级保护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4 20:34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与生态系统本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以祁连山东北缘牧区典型高寒草甸为例,通过样带观测选择、野外采样和室内化学分析,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为高寒草甸区草原放牧和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的初步结论如下:1.高寒草甸牧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裸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和碳储量均呈现明显的层次性。0-20cm土层中,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20~60cm土层中,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2.不同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呈现明显垂向层次性。3.不同坡面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半阴坡(东东北坡)高于半阳坡(东南南坡和南南西坡),地形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4.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最高,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次之,裸地最小;草地和灌木林地是高寒草甸区的主要土壤有机碳汇区,草地退化会大...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1.2.3 青藏高寒区土壤有机碳研究主要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人文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带布设
    3.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3 土壤有机碳测定指标与方法
        3.3.1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3.3.2 颗粒有机碳测定
        3.3.3 轻组有机碳测定
        3.3.4 碳水化合物测定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4.1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
        3.4.2 标准误
第四章 坡顶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1 土壤有机碳变化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4.2 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4.3 土壤轻组有机碳变化
    4.4 土壤碳水化合物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坡面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1 不同坡面样带土壤有机碳变化
        5.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5.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化
    5.2 不同坡面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5.3 不同坡面土壤轻组有机碳变化
    5.4 不同坡面土壤碳水化合物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坡位与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
    6.1 坡位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影响
    6.2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影响
    6.3 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坡顶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变化
    7.2 不同坡面及土地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变化
    7.3 地形和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变化
    7.4 主要结论与建议
        7.4.1 主要结论
        7.4.2 主要建议
    7.5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亚高山-高山土壤表层有机碳及活性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 秦纪洪,王琴,孙辉.  生态学报. 2013(18)
[2]不同状态高寒草原主要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变化[J]. 蔡晓布,彭岳林,于宝政,刘合满.  土壤学报. 2013(02)
[3]黑河中游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赵锐锋,张丽华,赵海莉,姜朋辉,汪建珍.  地理科学. 2013(03)
[4]增氮对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J]. 郑娇娇,方华军,程淑兰,于贵瑞,张裴雷,徐敏杰,李英年.  生态学报. 2012(17)
[5]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草业科学. 2011(08)
[6]黄土高原中部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碳储量[J]. 刘伟,程积民,陈芙蓉,高阳.  草地学报. 2011(03)
[7]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分异特征[J]. 李鹏,李占斌,薛萐,郑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S1)
[8]模拟升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 王蓓,孙庚,罗鹏,王萌,吴宁.  生态学报. 2011(06)
[9]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孙文义,郭胜利.  生态学报. 2011(06)
[10]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量与氮矿化的潜力[J]. 陈懂懂,张世虎,杜国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D]. 海龙.兰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祁连山草地管理方式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库的影响[D]. 曹静娟.甘肃农业大学 2010
[2]藏北高寒草原植被和土壤碳空间分布格局[D]. 常天军.西藏大学 2008
[3]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D]. 赵锦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5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65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