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2 21:1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够直观的反应干旱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近年来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现象普遍,对植被的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探讨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以揭示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区域生态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中利用MODIS遥感数据、气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对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生长季的干旱状况和植被NPP进行模拟,对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干旱对植被NPP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主要以轻旱为主,中旱次之,重旱较少。研究区干旱累积强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典型草原地区和西部荒漠草原地区。干旱面积较广、累积强度较高的月份包括5、6、7月。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累积面积比例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研究区干旱呈缓解趋势,各月份主要以轻旱为主。(2)基于最小二乘法对锡林郭勒草原沙地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max进行模拟,所得草原沙地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为0.561g c MJ...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研究区概况

空间分布图,草原,锡林郭勒


内蒙古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4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频次空间分布图锡林郭勒草原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频次主要集中在6-16次,其次为17-25次,草地类型主要以草甸草原为主;干旱频次低于5次的草地类型主要以草甸草原和小部分典型草原为主;干旱频次较高的而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包括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此外东乌珠穆沁旗的西北部、锡林浩特市南部的干旱频次较高。轻旱频次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西部、锡林浩特市南部的典型草原地区以及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的荒漠草原地区,其他区域虽有发生,但出现的频次较低。中旱发生的频率较低,四种植被都有发生的可能性。重旱现象较为少见,发生的概率比最低,东部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容易发生重旱。3.2.2各月份干旱频次变化特征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现象普遍,几乎每月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但主要以轻旱、中旱为主,发生重旱的草地面积较校对不同草地类型而言,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干旱的频次也存在差异。5月份是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现象较为频繁的月份,这一时期的降水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7毫米,植被正处于返青状态,水分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被的生长状态。通过图5A锡林郭勒草原5月份干旱频次空间分布图发现:在过去18年的研究时间段内,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现象普遍,大部分区域的干旱频次主要集中在2-4次。而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研究区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包括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南部、太仆寺以及多伦县的西部地区,草地类型主要以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为主。第二部分是中东部地区的典型草原包括东乌珠穆沁旗的西南部、西乌珠穆沁旗的西部、锡林浩特市东北部的典型草原,这一地区的干旱现象频繁。对于草甸草原和草

空间分布图,草原,锡林郭勒,月份


第三章锡林郭勒草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15珠穆沁旗东部、西乌珠穆沁旗的大部,但发生频率都比较低,草地类型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5月份发生重旱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整体上重旱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吻合,这表明5月份是锡林郭勒草原发生重旱的主要时间段,东乌珠穆沁旗的西部、西乌珠穆沁旗的西部、锡林浩特市东北部的典型草原发生重旱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地区。图52001-2018年锡林郭勒草原5月份干旱频次空间分布图6月份,锡林郭勒草原的干旱频次有所下降,发生干旱的区域主要包括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西部、苏尼特左旗西北部、阿巴嘎旗中部、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北部、东乌珠穆沁旗西南部,特别是三个旗县的交界处的干旱频率较高,草地类型主要包括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轻旱发生的区域主要包括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西部、苏尼特左旗西北部的荒漠草原以及阿巴嘎旗中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大部以及西乌珠穆沁旗的北部的典型草原,其中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交接处属于干旱的多发地带。6月份出现中旱、重旱的概率较小,只是个别区的个别年份偶尔发生,如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的北部容易发生中旱,但频次较低。重旱在这个时间段内几乎没有发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ODIS的东北地区自然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J]. 于成龙,刘丹.  生态学报. 2019(11)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J]. 许方岳,焦鸿渤,丁雪丹,叶清,陈伏生,林宇岚.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2)
[3]中国西北地区NPP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响应分析[J]. 张振宇,钟瑞森,李小玉,孙浩.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3)
[4]高分四号卫星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J]. 聂娟,邓磊,郝向磊,刘明,贺英.  遥感学报. 2018(03)
[5]华北地区2001—2014年植被变化对SPEI气象干旱指数多尺度的响应[J]. 杨思遥,孟丹,李小娟,吴新玲.  生态学报. 2018(03)
[6]2001-2013年中国灌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王亚林,龚容,吴凤敏,范文武.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9)
[7]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张珺,任鸿瑞.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7)
[8]基于MOD10A1的草原黑灾监测方法研究[J]. 包玉龙,来全,丽娜,宋佳丽,呼格吉勒吐,包玉海,萨楚拉.  灾害学. 2017(02)
[9]基于SPOT-VGT数据的锡林郭勒盟草原返青期遥感监测[J]. 郭剑,陈实,徐斌,申格,金云翔,张玉静,杨秀春.  地理研究. 2017(01)
[10]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J]. 包刚,辛晓平,包玉海,王牧兰,元志辉,乌兰吐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10)

硕士论文
[1]基于BIOME-BGC模型对锡林河流域NPP现状研究及风险评价[D]. 刘丹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基于MODIS数据对辽宁地区农业干旱的监测研究[D]. 朱明宇.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基于MODIS数据的多种干旱监测方法及其在锡林郭勒草地的应用[D]. 赵承华.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锡林郭勒盟生态灾害风险评价[D]. 张泽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7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297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